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记得在我小时候,当时的流行音乐还刚起步,大多有名的歌手也都是来自于香港,台湾。在我初三的时候,国外的流行音乐慢慢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当时还在学习钢琴,不过在我的WALKMAN里面却早已经换成了POP MUSIC, 偶尔在家的时候会听点古典音乐,大多是钢琴,其次是歌剧,交响乐之类的。到现在为止我都有一个疑问就是教过我的四位钢琴老师她们在家是否也听流行音乐呢?
小时候每年过节,我都会去拉小提琴的姐姐家去玩,那个时候,四位大人都会在一起要求我们合奏一首歌曲。然后在吃饭的时候,也会放些交响乐。姐姐的爸爸十的有趣,他那时讲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因为这句话着实有点过头---流行歌手都挺垃圾的,不知道恩啊哈的在干吗。当时的我当然笑的不行。看他投入听音乐的样子,我在想着,这是否就是跳鸿沟永远都无法跨越呢。网上,电视上,电台里,都可以看到两种都称之为音乐的音乐永远都打着擂台赛。
长大以后,特别是进了大学以后,和同学最多的娱乐活动就是唱K,不过上戏有一点比较特别,音乐,表演,主持的同学基本都会点乐器,所以在大一的好男儿比赛上,钢琴一直放在了舞台上几乎没有一个节目是不用它的。群文系的一个女孩子感叹道:哎,是不是**的人都会弹钢琴啊。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欧美的,日本的,港台的,无所不包。或许有时候唱K并不是在表演,要求完美的演出。和朋友在一起,无论唱的好坏,总是一种情绪的抒发。那时候****,**和我是三个大麦霸,快乐的时候,有人失落的时候,总是会去K一把。最后一次当然就是快毕业的时候啦。
喜欢流行音乐可能并不会太在意它有多么的深奥,或是有多大的意义。主要是旋律顺口,歌词顺心。在某个特定的情绪下,你会特别的需要一种共鸣,这就是失恋的人为什么不能多听那种《离人》类的歌曲--越听越伤心,恨不得找个地方痛哭一场。当然啦,这类的歌曲大部分的内容比较相似,想想看,一般流行歌曲的主题莫非就是恋爱,分手,外加我现在想到周杰伦的一首描写家庭暴力的歌曲。像爸爸妈妈那个年代,歌曲的主题或许还多一些,比如打仗,友谊,或是建设祖国江山什么的,当然现在的我们是不会去唱的了(唱也是觉得好玩)。如果是这样的话,好的歌词就更能触动你的心弦了。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恋人分手的理由大同小异。恋爱的感知也是不分国界的。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古典音乐那严格的定律,以及有点抽象的意义。一首曲子放完,或许你是感受到了什么,可是却没有具体的东西存在。旋律里面似乎有点悲伤,有点无奈,可是听了也不觉得特别难过,很容易的就把你带到17世纪的欧洲。记得以前看了恐怖电影以后,我总是有个习惯要听点钢琴曲入睡,原因就是听了之后我不会再害怕,不会被影片弄的睡不着觉,这个很有用的。
即使是歌剧有着一句一句的台词,因为年代比较的久远,要和你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那时比较困难的。《浮士德》,《托斯卡》,《卡门》,这些看起来的确是在看其他人的故事,非常的戏剧化,男高音,女高音的嗓音无人比拟。。。这些都不能成为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欣赏更为实际。
所以以此来讲,听音乐最主要的是一种感觉,无论它是哪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