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不善饮 by老冷 说到中秋,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月亮,月饼,菊花,螃蟹,酒之类的东西。这些佐料儿常被文人们用来做诗。特别是酒。几千年来,文人们以酒酿诗,诗助酒兴,诗酒结缘的风流韵事,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故事太多,咱就不去凑热闹了。 值得一问的是,纵观历代耆宿硕儒的诗词,涉及喝酒的作品到底有多少呢?好像没人清楚。 不过,单揪出某个诗人的作品来分析一下,是不难发现其酒精含量的。就拿人称诗仙的李白来说吧,据郭沫若先生考证,老李的1040首诗歌里,沾着酒的有170首,算起来大约是16%的度数。 传说李诗仙嗜酒如命,无酒不能食,无酒不能诗。一天到晚酒气熏天的。他的哲学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与曹操当年站江边上,一手酒杯一手红缨枪,高唱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谓异曲同工。 “诗仙”的名号,是别人送给老李的,他本人未必稀罕。人家不是说了嘛,“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什么“诗仙”,谁能保证几百年后还有人记得。不如先带上“酒仙”的帽子,名垂青史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李白曾自诩“酒仙”,有杜甫的诗句为证。老杜有首“饮中八仙歌”,赞赏了八位嗜酒才子,其中就有李白。他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皇帝面前敢拍胸脯子自称酒仙,没点儿量怕不敢如此自信。而且,杜甫和李白见过面,哥儿俩“论交入酒垆”,一块儿喝过,眼见为实。众所周知,老杜为人很实在。他既然说老李自称酒仙而且斗酒诗百篇,应该不是瞎侃。 那么李酒仙到底有多大的量呢?老李说他自己“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是多少不好定量。取决于杯子的大小。再说老李豪迈惯了,自吹自擂在所难免。还是以老杜所说为据吧。 按老杜的证词,老李喝一斗酒能做一百首诗。唐代的一斗是多少?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大唐网--度量衡),大斗合6000毫升,小斗合2000毫升。咱们就用大斗量吧。算下来老李平均每做一首诗喝60毫升酒,不到二两。就算喝的是”老烧刀子“之类65度白酒。也没什么了不起吧。况且,据专家们考证,制取高度数酒的蒸馏技术,到宋代才开始普及,唐代人喝的大多是曲酿的粗糙水酒。度数不超过20%。所以二两水酒最多相当于一小瓶“长城红葡萄”。 而老杜竟然羡慕老李的这点儿量,可见老杜亦不善饮。尽管他自称“性豪业嗜酒”。 李白那170首沾着酒味儿的诗歌当中,不乏言醉的辞句。这说明二两水酒下肚后,他老人家常会昏昏然,决非海量。就拿那首著名的“月下独酌”来说吧: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明是月下独扪儿,哪来三个人呢? 最常见的说法, 是老李邀请明月,与他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个人。这种解释不太合逻辑。影子虽像个人,但月亮是圆的,离人形儿差得太远,将月亮比作人未免牵强。还有人说,李白是邀请月亮里的那两个人。嫦娥和吴刚,加一块儿就是三个人了。这也不合情理。这三个人原本没什么关系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妮子吃了不死仙丹升天,肠子都悔青了,尽管与老公后羿天人两隔,但情深似海,日夜思念,决不会不守妇道,去赴李白的约会。而伐木工人吴刚是个蓝领,也不会和李白有什么共同语言,坐不到一块儿去的。 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几杯下肚后,老李已是醉眼昏花,喝高了!于是把眼前的身影瞧成了双,月朦胧,鸟也朦胧了。 再看后面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不仅醉了,而且发了酒疯,载歌载舞起来。一壶未尽就如此醉态可掬 ,怎能配得上酒仙的称号? 不过话说回来,诗仙借酒成诵,是因为酒能刺激神经,酊酩之际,神思缥逸。若是真能牛饮,百杯下肚仍若无其事,灵感何来?所以,我们应该庆幸诗仙不善饮,不然会少了许多千古绝唱,岂不遗憾。 其实,真能喝的著名诗人很多。比如陆游,此人文风浪漫豪放似李白,思想上忧国忧民像杜甫。所以后人将他“小李白”“小杜甫”的一通乱称呼。他说自己“百岁光阴半归酒”“一醉须一石”。瞧瞧,一石十斗。十斗方醺,算得上猛男了。不过陆游是南宋的人,和李白不好比。否则就是玩”关公战秦琼“了。 毛主席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别的不敢说,若论酒量,此言绝对不虚。看看如今的酒产量和如林的酒肆,与李杜的时代相比,犹如云泥。有没有酒仙问世不晓得。酒鬼酒徒现在随处可见。如今的酒也越发精致了,土的洋的,千姿百态。包间里还有陪着灌的。所谓小姐陪酒,越喝越有。不知“有”的是什么。反正没有 “诗”。茅台老窖人头马全算上,白粉儿黑冰,再加上摇头丸,要多刺激就能有多刺激,可愣是没整出个像样的诗人来。唉!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