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妈必备: 藤语&藤问 (下) 4/24/2011 Light Rain 59° / 50° 时间有点久了才码字继续,先回忆一下。本文上半部规范了部分藤语、对学校作了分流、通过问答澄清了藤世间的一点是非。也算是偶在碌碌无为的日子里对海内外爬藤界“整”了点贡献。在欣慰之余再读原文,发现藤语之“母藤”还没有给出定义。先来试着解决它。 家有推妈,就有了藤苗。这个因果关系不用像鸡生蛋和蛋生鸡那样兜圈子。一般情况下,推妈先从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整起。当子(女)去折腾后,推妈就成了藤妈。在正式场合,比如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藤妈被尊称为“藤母”。 藤母的子女曾经折腾的地方,就叫母藤。 如果藤妈做事低调不喜欢用“母藤”这个词来称呼子女折腾过的地方,可用“母牛”。藤校毕竟是众牛校的一个子集。说某某的母校是一头“母牛”,可能比母藤要隐蔽,显得不张扬。对绝对多数的来自“母猪”的芸芸众生,和“母鸡”的唐俊博士之流来说,母牛特亲切,因为大家有了一个共同之处--都变成了主妇菜板上的一块肉。 **** **** 爬藤或是不爬藤? 爬藤或是不爬藤,是一个决定。这件事当子女的学业水平到了能傲视周围同学,就有了谈论的意义。平时可能这样比较明智:把藤校看成一个卓越的标志,把爬藤当成激励子女上进的一个口号 — 喊不喊都行。 折腾或是不折腾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爬藤但不折腾,不少。不去粗藤折腾的人,也有,虽然这事就像是在击败情敌把全村最美的姑娘搞到手后,在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消失了,让人感到有些闹心。 在网上听到一小中把芝加哥大学的全奖(不多的有体面 [merit ]奖学金的牛校)退了,要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折腾,和与之相关的无条件的、视金钱如粪土的中国父亲的唠叨。感动!另一个传说是一小印家。这家比那一家底子要厚实些。同是芝加哥大学,不同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变成了家门口的普林斯顿大学。老印度要小印度折腾。他家的老美财务顾问听说了,直摇头,把“蠢货”说了好几遍。 也听说了几起不去哈佛去杜克的事,都是获得了杜克的体面奖学金。Make Sense。 爬藤靠神马? John Nash (约翰.纳什,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的主角)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只用了三年。他的指导教授给他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这个人是个天才 (This man is a genius)”。哈佛和普林斯顿争着要他去读PhD。John Nash去了他认为较看重他的普林斯顿。22岁时,他的一篇只有28页文章让他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和后来的诺贝尔奖。 如果藤苗像是John Nash之流的天才,爬藤不在话下。但是,这种人到哪都可以,也就不需要爬藤了。 这个世界上天才少有,但聪明又用功的人不少。一大堆高中名列第一,标准考试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小老中挤在一起爬藤,藤校学生的亚裔比例又有限制,取舍的确很难。 有几点是肯定的:高中第一和1~2%的名次对多数高中来说,在招生官看来没有区别;标准考试满分和非满分区别不大。名门望族的后代,加分;父母糙蛋到极致,如无家可归,加分。家境殷实,不要资助,进一步还可捐助,加分。关于这点,有人会有异议,觉得藤校还有好多牛校都是“Need Blind”。话虽没错,但绝大多数学校是要控制资助比例和总额的。 申请人一切都好,也有可能是一切都不突出的代名词。 哈佛大学的招办主任不厌其凡地说过,如果把录取的整个一千多新生不要,再从余下的申请人中还能组成一个同样出色的新鲜人年级。 哈佛如此,YPS和其他 也不例外。 因此,爬藤靠运气。 有多少人在爬藤? 把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加上,每年有17,506上下要去折腾。 2011年是创纪录的一年。有近三十万人次在爬藤。假定平均每位申请人从这十校中报5所,有近六万人在爬藤。 大学 | 申请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到人数 | 哈佛大学 | 34,950 | 2,158 | 1,664 | 普林斯顿大学 | 27,115 | 2,282 | 1,300 | 耶鲁大学 | 27,282 | 2,006 | 1,344 | 哥伦比亚大学 | 34,587 | 2,386 | 1,790 | 达特茅斯学院 | 21,700 | 2,178 | 1,049 | 布朗大学 | 30,948 | 2,692 | 1,500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31,651 | 3,893 | 2,584 | 康奈尔大学 | 36,273 | 6,529 | 3,483 | 斯坦福大学 | 34,348 | 2,427 | 1,672 | 麻省理工学院 | 17,908 | 1,715 | 1,120 | | | | | 总数 | 296,762 | 28,266 | 17,506 | 相关博文: 推妈必备: 藤语&藤问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