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何新算是比较仗义执言的一位,特别是他公开挑战当时【权高势大】的【清官】朱荣鸡,指出:朱的子女替外国机构在中国做事,领取如此高薪是对改革开放的污染和亵渎,容易让别人有想法。何新公开实名挑战朱荣鸡,即便被和朱同样【子女当买办】的【改革派】李瑞环从全国政协排挤出去,也在所不惜。这和那些偷鸡摸狗写匿名信的【忠诚的共产党员】们形成鲜明对照。(关于这一点我十分不解:为什么那些挑战江泽民、朱荣鸡的人都敢署名,而挑战习近平的人都是匿名??改革派既然真理在手究竟怕什么???) 去年,何新针对国内的对粟裕的【造神运动】连续发表博文驳斥。我本人也痛感一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对粟大将的造神已经到了可笑的地步,【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把粟裕当了现代钟馗。为了使后代不至于以诈传诈,颠倒历史,应该公平地还历史的真实面目,不能谁的嘴大、声音高、脸皮厚,谁就可以扬名青史。何新老大哥的资料全,论证全面,所以特地在此转载,但因为何新老大哥在国内,有一些话大概不合适讲,或者欲言又止的地方,我加了自己的理解,有不对之处,我负责任。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五大根据地的基本组织结构都是:中央局、边区政府、军区、野战军。其中中央局是核心机构,政府和军区统管军政事宜,野战军是军区管辖的一部分,军区除了管野战军外,还要管二级军区和地方部队。例如:东北局(林彪)、东北行政委员会(高岗)、东北军区(林彪)(所有部队叫东北人民解放军其中包括东北野战军)。再如:晋冀鲁豫中央局(邓小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杨秀峰)、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晋冀鲁豫解放军,包括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几个二级军区及地方部队)。。。五大根据地除华东以外,都没有部下和主帅争功的情况,华东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有几个原因: 1) 华东主帅饶漱石和陈毅不和,过早被拿下,群龙无首,各说各话。 2) 华东由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一部组成,新四军主导了华东的领导层,但是几个最能打仗的兵团、纵队却是山东的部队。
3) 国民党因为山东离蒋统区近,又靠近海边,交通便利,所以选了山东作为进攻的重点方向,毛和中央军委相当重视山东的战局,而山东战局又有几次反复,最严重的时候失去胶东、鲁南根据地,中央军委相当担心山东的局势,甚至不惜让刘邓大军外线作战来策应山东。军委频繁调兵遣将,调整华东的阵容,所以部队的归属问题变化频繁,造成一些误解。 4)有人故意忽视重要的历史事实,想改写华东战史,故意利用一些混乱的称呼,突出某些个人 我个人认为,这第四点是自邓小平去世后,一些新四军的人在江泽民大力吹捧江上青(声明:我完全无意贬低江上青烈士,他和其他烈士一样值得尊敬,是那些拉大旗做虎皮的人卑鄙)为自己树立威望的形势下,借机抬高自己分不开的,至少是同步的。因此,更需要彻底搞清华东解放战争的历史,还原事实真相。
粟裕并未指挥过华野全军
先看两封中央军委的电报: 第一封:周恩来副主席代表军委关于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的电文。
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刘邓,徐滕薄,陈粟,张(云逸)邓(子恢),饶(漱石)黎(玉)张(鼎丞)曾(山)并转许(世友)谭(震林),并告朱(德)刘(少奇),叶(剑英)杨(尚昆) : 由于目前华东地区与渤海隔断及陈粟西兵团之执行新战略任务,特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重新区分如下: 一、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 ,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除现辖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原刘邓属下冀鲁豫军区)纵队划归其直辖。 二、渤海区暂时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 三、陈、粟、张(云逸)、邓(子恢)四同志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负责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 四、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在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可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 五、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即,由许、谭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中央军委 第二封是毛主席亲自代表军委给陈粟的命令: 中央关于(华东解放军)东西兵团的指挥和建制等问题给陈毅粟裕指示(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五日) 陈粟:(一)我们意见,许谭东兵团〔2〕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让漱石〔3〕学习战争指挥甚为必要。胶东此次防御部署及反攻部署均甚适当,再过若干时期,漱石及黎玉〔4〕均可在军事指挥上锻炼出来,你们有意见向饶、黎提出。你们则集中精力,指挥西兵团〔5〕及规定区域一切武装之作战,该区一千万人民群众之发动,党及政权之建立与发展,部队给养之筹划等事项。 (二)你们部队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对内则属晋冀鲁豫建制,以利部队补给及地方工作之统筹。一切后方补给事宜及地方工作干部之派遣等事,你们应尊重徐滕薄〔6〕意见,向他们报告情况,请他们指示办法。 (三)因胶东、渤海、鲁中三区现在已可打通,渤海武装应即向黄河以南发展,故将原决定改变,渤海仍归华东局管辖,但该区对于你们的补给事宜,则仍归邯郸局统一筹划,以免分歧。 (四)战局可能发展得快,六个月内(十月至三月),你们各纵在河淮〔7〕之间作战,另准备以原淮南独立旅恢复淮南。六个月后(约在明年四月),你们须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不是闽浙赣)边区。那时拟由刘邓〔8〕方面派一个或两个纵队出湘鄂赣边区。当你们派部出皖浙赣时,拟由许谭所部四个纵队中抽出一个加强你们西兵团兵力,但此是预计,须待那时考虑方能决定,现时不要通知他们。 (五)我们发给你们电报中,有许多未接你们复电,不知你们是否收到及是否同意。嗣后,你们收到我们电报,请复电说明收到某日某时电,同时对该电内容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具体意见。 毛 泽 东 十五日二十二时
编者注:此二电说明(1)军委指定饶漱石指挥华野东兵团和其他华东解放军部队,陈粟有意见向饶漱石、黎玉提;(2)撤销华野西兵团建制,陈、粟隶属【邯郸局】(晋冀鲁豫中央局)刘邓建制,是刘邓的部下。不但如此,还要“尊重”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的意见。成为刘邓大军的一个“兵团”。(3)陈粟接到周副主席的电报后,拒不回电。军委对陈粟【不回电】很不高兴,责令陈粟必须回电。(4)别说粟裕,就是陈毅也只是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二副书记】排在薄一波之后。粟裕更连个常委都不是,只是一个委员。
【历史资料】 关于华东野战军的曲折历史变迁过程 第三野战军(即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及政治原因,其组织及领导变更的过程曲折复杂。以至关于其统属和组织,都存在许多扑朔迷离的迷雾。 现在修华东军史者,以华东野战军代替华东人民解放军,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代替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并抹去饶漱石两度长时间担任的华东野战军政委的历史事实,过度放大粟裕的地位,似乎粟裕是解放战争华东战场的决定性指挥者;这是扭曲历史真相,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饶漱石倒台后,华东军史被后人不断篡改。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被无视。由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兼充的华东军区,被用来取代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并将其贬为地方性质;实际上是将华东人民解放军最高指挥机关即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功能抹杀掉。由于当时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主要是由饶漱石、张云逸等主持,抹掉华东局领导下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存在,那么功劳就全归华野,再将饶潄石华野长期担任的政委职务抹掉,再抹掉山东战区的指挥员谭许王,则华东以及淮海战役战功全归在陈、粟名下,然后再否定陈毅,就只有一个战神粟裕大将军了。可惜,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图一,1947年华东人民解放军(注意:不是野战军)颁发的优待证】 (1)华东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之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罗荣桓等率领山东军区部赴东北,新四军政委饶潄石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第7师、第2师第4和第5旅、第4师第9旅、苏浙军区第2和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等部,由华中地区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同时,中央派遣陈毅、宋时轮等则直接从延安到达山东加入领导。 (2)新四军军部及主力北上山东后留在华中地区的新四军部队,按照中央指示,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华中军区,以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辖苏中、淮南两个军区及四个军分区。华中全部兵力约13.5万余人。同年11月10日,华中抽调主力部队正式组建华中野战军,以粟裕任代理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下辖: 第6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 第7纵队,吉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8纵队,陶勇任司令员; 第9纵队,张震任司令员。 全部兵力约4.7万余人。 华中野战军在建制上属华中军区,在战略行动上统一受华东局陈毅、饶漱石指挥。 (3)1946年1月7日,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合并。 华东局副书记、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饶漱石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副军长张云逸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黎玉任新四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任新四军参谋长兼山东军区参谋长,舒同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山东军区辖滨海、鲁中、鲁南、胶东、渤海等五个二级军区,全部兵力约20万人。 与此同时,组成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下辖: 第1纵队(含第1、第2、第3旅),叶飞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 第2纵队(含第4、第5、第6旅),罗炳辉任司令员,赵启民任政治委员; 第7师(含第19、第20、第21旅),谭希林任师长,曾希圣任政治委员; 第8师(含三个团)何以祥任师长,丁秋生任政治委员。 总兵力约7.4万余人。 (4) 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我军在统一编组的同时,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 向日伪军进行大反攻,并回击国民党军的进犯。经过五个多月的作战,歼敌近4万人,解放县城及重要市镇约90处,巩固和发展了华中与山东解放区。1946年2月, 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饶漱石奉命赴北平军调部任中共团书记,负中共代表团内部之责,同时主持中共在东北的军事调停事务。新四军参谋长兼山东军区参谋长陈士榘任北平军调部任中共代表团参谋长。从1946年3月起,山东和华中野战军在进行“百日”大练兵运动以后,进一步调整了部队的战斗序列。 5月间,中央军委任命: 罗炳辉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韦国清为第2纵队司令员。 同时,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改为第1师,粟裕兼师长和政治委员;第6纵队改为第6师,谭震林兼师长和政治委员;第7、第9纵队番号不变;华中第5军分区基干武装及向我投诚的赵云祥部改编为第10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治委员。 6月2日,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决定: 以第7纵队兼苏中军区,第9纵队兼淮北军区,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7月,东江纵队等部和中原军区第13旅,先后到达胶东和苏皖解放区,分别编入山东和华中我军。至此,山东与华中野战军13万余人,军区部队26.6万余人。 (5) 1946年夏季,蒋介石集中约占其进犯解放区总兵力三分之一的正规军,即62个旅(师)约50万人开始向我华东解放区进攻。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山东、华中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分数路迎击进犯之敌。 (6) 由于饶潄石此时不在华东,陈毅难以有效地统一领导华中、山东两部,甚至发展到山东、华中两部的主要领导相互指责。因此中央在1946年9月曾下电文要求组建统一的华东野战军,并建议陈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但此议遭到华中方面的拖延阻扰。华中、山东两方面给中央发电报,盼饶潄石回华东主持大局。 (7) 1947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兼山东军区政委饶漱石从延安赶到临沂,撤销了华中分局。邓子恢、张鼎丞、曾山三名中央委员调到华东局当常委(邓任副书记、张任组织部长);从组织上整合山东、华中两方面军事,组建华东军统一的指挥机关。1947年1月(农历46年除夕傍晚),华东军整合大会召开时(此时鲁南战役已结束),陈毅、粟裕并不在场,大会由饶漱石政委一手组织,饶政委在会上宣布了整军结果。农历46年除夕,这一天应是统一的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成立的日子,也是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成立的日子。而胶济线指挥所此时虽有了名称,但其所属的华东人民解放军8、9、10三个野战纵队尚未开始组建。华东人民解放军特种兵纵队亦未组建(1947年3月由张云逸负责、周骏鸣具体操办组建)。】 重新整编组建后,华东全部解放军部队的建制情况大致如下(1947年初): 一、第一级指挥 设立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政委饶漱石、司令员陈毅统一指挥华东华中地区全部野战军及地方部队 二、第二级指挥 (1)特种兵纵队(主要为炮兵、装甲车及坦克部队) (2)华东野战军指挥部 (3)胶济线指挥所 (4)直属机关部队 三、第三级指挥 (1)特种兵纵队:榴弹炮团、野炮团、骑兵团、工兵团、汽车大队、战车营 由张云逸负责 (2)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粟裕、谭震林负责):下辖一纵、二纵、三纵、四纵、六纵、七纵 (3)胶济线指挥所(许世友、王建安负责):八纵、九纵、十纵、 (4)直属机关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司令部、军政大学、特一团、特二团 需要说明的是: 1、当年组建的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是华东我军最高统一指挥机关,实际上就是后来所说的华东军区; 2、当时华东组军时,并没有另设统一的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此时华东人民解放军所属的野战部队分成了三部分,即: 特种兵纵队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粟谭部) 胶济线指挥所(许王部)。 此三部皆为华东解放军总部下属的、互相之间平行的二级指挥机构。粟裕、谭挥震林的位置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但他们不能直接指挥特种兵纵队和胶济线指挥所。 3、所有部队的纵队系列编制均为隶属华东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即: 华东人民解放军1、2、3、4、6、7、8、9、10纵队及华东人民解放军特种兵纵队等,而非指华野某纵。 同时间确定建制的华东人民解放军11纵、12纵,则属苏北地方部队;直到1948年3月组建苏北兵团时,11纵、12纵才编入野战部队。 4、另外,原来属于山东八路军的8、9、10纵分别是由鲁中军区(司令王建安)、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渤海军区(司令袁也烈、副司令宋时轮)的主力部队组建。 直到莱芜战役时,胶东许世友部仍称东北民主联军,而特种兵纵队是在1947年3月由张云逸负责组建。 5、可以看出,当初华东整军时,组建了统一的华东人民解放军,但并没有组建所谓“华东野战军”。 【图二,解放济南以后华东军区的安民布告。注意华东军区副司令是张云逸(七大中委)根本没有粟裕的名字】 (8)1947年4月,中央决定以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兼属华东军区,华东军区成立。
可能在此前后,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与胶济线指挥所合并,而成立了统一的华东野战军。而特种兵纵队则仍然隶属于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 从当时的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在有关孟良崮战役中的报道内容来看,此时华东野战军政委是饶漱石,司令员为陈毅。 (9)七月分兵: 1947年7月初,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电报指示,将全军一分为三: 由陈士榘、唐亮率领第三、第八、第十等3个纵队向鲁西挺进, 由叶飞、陶勇率领第一、第四等2个纵队向鲁南出击,以上称为华野外线兵团; 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直接指挥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等4个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在沂水地区待机出击,称为华野内线兵团。 8月初,华野内线兵团再次分兵,陈粟带六纵及特纵主力往鲁西南与陈唐部汇合,组成华野西兵团;饶漱石许世友谭震林等带2、7、9纵加上临时组建的13纵,组成华野东兵团。 华东局此阶段也一分为三: 此时山东兵团由饶、黎、张(鼎丞)在前方直接指挥进行胶东保卫战,粉碎国军的重点进攻。
邓子恢到渤海区担任华东局工作委员会书记,张云逸到渤海区担任华东局后方委员会司令。 (10)1947年9月22日,在胶东保卫战最紧张的时刻,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华东解放区及渤海区重新划分如下: (一)陈粟西兵团改为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辖第一、三、四、六、八、十纵队及原冀鲁豫的王秉璋纵队。 (二)渤海区暂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 (三)陈毅、粟裕、张云逸、邓子恢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负责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之党政军民工作;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 (四)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 (五)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世友、谭振林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 从中央这份电文中可知,此时中央军委已撤销了“华东野战军”番号,并对华东局及华东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肢解,原华东野战军建制至此已不复存在。 (11)但是,中央军委的这一意图似乎遭到了华东局和华野的抵制。 因此,1947年10月15日毛泽东致电陈粟,发布“中央关于东西兵团的指挥和建制等问题给陈毅粟裕指示(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五日)"。 【对1947年10月15日毛泽东致陈粟的电文解读: 一、有关背景 1、七月分兵后,陈粟领华野主力出外线,战绩不佳,临麻战败。 山东內线仅二、七、九三个纵队,后华东局临时将一些地方部队组建成13纵;由谭震林、许世友指挥。由于华东局部置得当,将士用命,胶东战况已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2,中央军委周在胶东危急的时候即9月22日发了一个电文,把当时华东唯一还算完整的根据地渤海区划给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其次把华野外线主力也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取消了华东野战军番号。西兵团号晋冀鲁豫野战军,东兵团番号改叫华东野战兵团。在人事上把陈、粟、张(云逸)、邓(子恢)四人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 此时胶东、鲁中南根据地皆入敌手,而渤海区又给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华东局及华野前有强敌,存亡未卜。 3,但中央此议遭到了华东局和华野的抵制。47年10月10日,在渤海区主持工作的张云逸、邓子恢与在华东局的饶漱石联手,成功使渤海区回到华东局领导下;而陈粟部直到10月14日给中央的电报仍自称华东野战军,不用军委给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番号。 这些行动明显跟中央指示矛盾,因此才有了10月15日的电文。】 (12)从47年9月22日起,由于原华东野战军在建制上实际已不复存在;所以从1947年10月15日起,对外号称“华野”的陈毅粟裕部队,实际仅仅是隶属晋冀鲁豫建制的陈粟西兵团。 而饶、谭、许指挥的东兵团,则称“华东野战兵团”。此时原华东两部成为各自独立、互不隶属的两个兵团。陈粟管不着华东野战兵团,而饶也管不着陈粟部。 1947年11月,中央计划由邓子恢领华东局、苏北工委牵头成立豫皖苏中央分局,并明确表示豫皖苏中央分局不归华东局,而是隶属晋冀鲁豫局。在此前后,中央又准备将山东纳入计划成立的华北局。但是此举遭到华东局和饶漱石的反对,故上述中央意图未能完全实现。 1948年1月26日,中央又计划成立华中分局,由陈毅任书记、邓子恢为副书记。 1948年1月中央任命华野西兵团陈毅为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同时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叶飞为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粟裕为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金明为副书记,准备渡江跃进开辟新区。 因此此时的华野西兵团(对外号华野)中的粟叶兵团有了新番号: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但此番号并未真正使用过。) 【1948年5月9日,中央决定: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到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第二书记陈毅,第三书记邓子恢。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先念、宋任穷、粟裕、李雪峰、陈赓、张际春、谢富治、刘子久等12位同志为中原局委员。 关于军队方面的职务任命:刘伯承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陈毅仍兼东南(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并代理陈毅兼任的职务,宋任穷任副政委。 可以看出,此时的正史中所谓的华东野战军(实际上是东南野战军或原华野西兵团)中,副政委是宋任穷而非谭震林;其建制是属于中原局而非华东局。 而华东局的苏北工委及苏北兵团,此时在理论上也被中央划归中原局范围之內,只不过中原局无法实施有效管辖,中央只好接受苏北工委及苏北兵团继续归华东局管辖这个事实。 当时陈毅、邓子恢到中原局时,从华东局带过去了4700多干部;陈毅是咋想的不知道,而刘邓肯定是想把中原局做大做强,但从华中过去的饶政委的支持者邓子恢在中原局时间不长,后来邓子恢带两广纵队到四野了。 华东战史乱糟糟,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篡改历史,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的身份被改得一塌糊涂。 一、1948年5月9日,华野西兵团被划分为中原战区 1948年5月9日,中央重新划分战区,华野西兵团被划分为中原战区,中原局的宋任穷被任命为华野西兵团的副政委。这封电报是已经披露了的。 二、1948年5月30日,中原局的华野西兵团中的职务重新做了安排 5月30日,中央军委就华野西兵团的职务重新作出规定: (1)任命粟裕同志兼华野副政委,担负副政委各项工作责任,并于陈毅同志不在华野西兵团工作时,代理华野西兵团政委职权。 (2)谭震林调任中原局华野西兵团担任华野西兵团第一副政委(谭震林没有赴中原局西兵团上任,还是在山东兼任山东兵团政委) (3)宋任穷担任华野西兵团第三副政委(宋任穷是否到任,不得而知)。 (4)华东野战军西兵团三位副政委的排列次序是:谭震林为第一副政委,粟裕为第二副政委,宋任穷为第三副政委。 以上电文没有披露,在粟裕年谱中有此电文的小部分内容,但大部分真相还是被掩盖。】 中央将华中分局隶属华东局。中央实际意图应是以山东华中为后盾,为陈粟兵团进军江南作准备。 同时中央要求华东野战兵团的七、九两纵队出苏北作战。 华东方面对此的回应是,以华东野战兵团的七、九、十三纵三个纵队组建山东兵团,以华东野战兵团的二纵加在苏北的十一纵十二纵组建苏北兵团,仍然以山东兵团留在山东作战。 中央对此表示认可,2月2日复电华东,同意成立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但同时指示苏北兵团由陈粟指挥,山东兵团受华东局节制。 此考虑应有以苏北兵团策应陈粟兵团过江作战之意图。 1948年3月苏北兵团组建完毕后,一直接受华东局指挥,而中央原计划成立的华中分局则未得落实。 (13)由于粟裕反对率部渡江作战,军委同意采纳其方案二暂缓渡江。1948年5月底,陈毅到中原局就职,粟裕暂时代理了陈在西兵团的司令员职务。 由于陈粟西兵团对外仍称“华野”,此后粟裕因此也就成了隶属晋冀鲁豫局建制领导下(后属中原局建制)下的“华野代司令”。 而同时期的山东兵团,则在山东齐鲁大举攻城略地,对外则号称华东解放军山东兵团。山东兵团与晋冀鲁豫局建制下的粟裕西兵团的华野,基本上是两不相干。 【历史资料: 9月22日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陈毅、粟裕,张云逸、邓子恢,饶漱石、黎玉、张鼎丞、曾山并转许世友、谭震林并告刘少奇、朱德,叶剑英、杨尚昆:“ 由于目前华东地区与渤海隔断及陈粟西兵团执行新战略任务,特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重新区分如下: 一、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除现辖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纵队划归其直辖。 二、渤海区暂时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 三、陈粟张邓四同志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负责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 四、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应。在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可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五、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谭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9月22日】 (14)豫东战役后,中原局建制下的粟裕统帅的“华野”西兵团损失极为惨重。粟兵团不得不撤退回到山东根据地休整。 其所属陈唐兵团则继续留在中原。到九月后,奉军委令而赶回山东参加济南战役。 此时,一年多前分兵时只有3个主力纵队的东线山东兵团,则在饶漱石、谭震林、许世友等的苦心经营下,发展成为包括10个纵队(含山东地方纵队和苏北兵团)的军力,战力相当强大。 而顶着“华野”名号的西兵团,虽然有华东局和晋冀鲁豫局的大力支持,但部队当初出外线时有18万主力,一年后回家时却折损严重。名义建制(6个纵队)虽仍然完整,但实力已经减半。 (15)济南战役前的曲阜作战会议是华野再次改组的一步。但此时的粟裕华野部,名义上仍属于中原局领导。 在济南战役开始前,华东局下属的山东兵团与中原局下属粟裕部西兵团,实际上仍为两部,领导组织体系不同,只是名义上对外则合称为华东野战军。 【1948年3月11日 山东兵团发起胶济路西段战役,至21日攻克周村、张店、博山、淄川等地,歼敌3.8万余人。 3月24日 中共中央为山东、苏北作战胜利发出贺电。电文称: “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陈毅、张云逸、饶漱石诸同志,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许世友、谭震林诸同志,人民解放军苏北兵团韦国清、陈丕显诸同志及两兵团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们:庆祝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及苏北的伟大胜利。我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自去冬在胶东半岛歼灭大量敌人之后,此次又在胶济路西段歼敌三万余人,攻克及收复周村、张店、临淄、淄川、邹平、桓台、长山、章邱、明水、龙山、齐东、博由、莱芜、蒙阴诸城镇。我人民解放军苏北兵团长期坚持苏北地区,半年以来歼灭大量敌人,收复许多城镇,如此次又歼敌——个旅,收复阜宁。当此全国各战线屡开胜利进攻之际,我山东、苏北捷讯纷传,闻之极为喜慰,特向你们致慰问之童,尚望团结全体军民为歼灭山东与苏北全部敌军而奋斗。” 注意:中央电文不是“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或者“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现在的一些回忆录以及毛军事文选等的注解,都在造假!】 直到1948年中央“九月会议”上,饶漱石的华东局才再次把粟裕的西兵团华野,从中原局建制下归队统属于华东局。 (16)济南战役后,9月24日饶漱石再次兼任华东野战军总政委。在曲阜二次会议上,经过整顿,一个真正完整的华东野战军改组完成。在尔后不久的淮海战役中,这支合并后重组的新军事力量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17)1949年2月9日,华东野战军经过整编,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下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达58万人。 另有华东军区部队42万人,也在陈、饶麾下。在渡江战役前夜,华东军已是百万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