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观的错位
由《特洛伊》和《奥德修斯》组成的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的基础,讲故事就成了西方文学的主流,即使是《新约》《旧约》,也多喜欢用故事和对话来讲道理。到了近代,讲故事就讲到头了,到了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儿斯泰以后,再也没有故事可讲了,这就像古典音乐,古典形式的音乐已经被先人写完了,现代人顶多能赶上肖邦的水准,无法比肖邦更好了。于是,人们就说,从《尤利西斯》《似水流年》开始,西方人开始玩形式了,“意识流”,“新小说”,“后现代”,五花八门,好像是黔驴技穷了,不过,我倒认为,不能这样理解。
要说讲故事,小说讲不过电影,你景色描写的再优美,比不过一张照片,你的故事再跌宕起伏,比不过一组镜头。但是,你演员表演得再好,也比不过文字对心情,意识的描述,这就是西方严肃文学家的毕生致力的工作,而这和剧本作家,畅销书作家是有严格区分的。我们常看到,一些现代获诺贝儿奖的作品描述的对象尽是精神病,弱智,有个性缺陷的教授,极端暴力者,自私自利的小人,当然,也有以很传统和正常的小说形式对一些并不具典型意义的个体进行的研究。总之,纯文学的方向已从讲故事变成了说心情,从对历史,社会的关注转向了对个人的关注,瑞士科学院在几乎所有文学获奖者的评语中,都有这么一句,“对人类的关怀”。前几年,我们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西方当代纯文学的理论就是说,“个体的就是人类的。”
中国文学的起点和西方荷马时代差不多,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就是楚辞,屈原描述自己多么胸闷,多么心堵的《离骚》同荷马史诗具有同样的文学地位,不同的是,讲心情从一开始就成了中国文学的主流。(因为西方也有史书和哲学,我把史书和宣讲道德的策论从文学中分离出来,便于对比)从此以后,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形式不断在变,但有一样不变,无论是酬友,思春,怀古,游历,都是通过文学表达个人心声和感受。(有人把明清的小说去攀比西方的文学,本人以为完全不能比,因为小说被主流认定是巧言淫词,从事创作的正统文人很少,《红楼梦》这样高质量的作品竟然会流失不全就是明证。)
不过到了近代,中国人说心情也说到头了。陈独秀和鲁迅为首的一批新派文人搞了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文学风气完全改变,文学以白话文为标志完全西化了。文学的主流由讲心情变成了讲故事,经过大概20年左右的酝酿,以茅盾,老舍为代表的打批作家和作品涌现了。即使是以后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学,改革开放文学,直至今天的盛世文学,思路都未曾转过这个弯来。
令中国人不能释怀的是连文化传统和底蕴比中国差了老远的南美,非洲都得了文学奖,日本人也得了N次文学奖了。不过我倒要说一句,日本文学师从中国一千多年了,即使被西方降伏了以后,还是喜欢描述一些变态心理,有时一把小梳子,一个小灯笼,都可以写成洋洋洒洒一大片,这和中国的诗歌重抒情轻叙述是一脉相承的,这很符合诺贝尔奖的口味。
竞技体育的科举思维对此很想不通,就是奥林匹克作文比赛,搞个5年计划,投资几亿也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老跟中国无缘。前几年得了一个,也得的不爽,高行健是用中文写作的法国作家,没中国什么事儿,最后只有骂人家“利用小说反华,是一项发明”了。高行健会画画,作品以描述在国内经历的心灵磨难为主,才气可能不一定比得上一些中国当代作家,但他个人了,所以人类了。
西方的古典绘画很精细,很费功夫,照相机发明以后,画家们傻眼了,结果就是画主观世界的梵高吃香了,画变形物体的毕加索发达了,道理是一样的,“个人的就是人类的。”毕加索结识齐白石,认识中国画以后,又惊又奇,“中国画这么高级,中国人为什么还要来学西洋画呢?”
瓦斯弹 于厨房
2008-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