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没形成统一的国家? 从疆域来看,欧洲和中国差不多大,如果说中国被太平洋,西伯利亚,青藏高原隔绝了和世界其他发达文明的交流机会,那么欧洲同样也被大西洋,北冰洋,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隔绝了和世界其他文明联系的机会。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一直在和阿拉伯世界争夺文明的主导权,而中国的儒家文化圈也受到印度的恒河文明影响。 瓦斯弹在前几篇博文中讲过,“大一统”的政治伦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只有一个天子的天下代表着秩序与和谐,甚至是道德。而这个天子的来历是可以忽略的,是鲜卑人还是蒙古人,是穆斯林还是满人,都没有关系,当然天子是不是被日元或卢布养大的就更不成问题了,但只要谁赢了,大家就会死心踏地效忠了,鲁迅怎么说来着?中国只有两种人,做了奴才的和想做但还没做成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那欧洲为什么最终没有形成这个普世价值呢?千百年的演变,欧洲人却有一套不同于“大一统”的政治伦理,那就是“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出发点就是生存竞争,民族认同的程度有多高,民族团结的力量就有多高,在生存资源的争夺中就会增加优势。即使有的时候,运气不佳,被打败了,民族也不会迅速消亡,比如说波兰,他处于列强的包围中,多次被灭,但波兰这个民族国家却生存了下来,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横扫欧洲,但欧洲却没有被真正统一过,即使是罗马帝国的长期征服,也没能作到像中国这样的文化同化,如果没有民族主义,这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部“和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的话,欧洲就是一部民族征服和反征服的历史,人类的技术能力越强,损失就越惨痛。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欧洲战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早年,当欧洲各国探险者用他们的爱国热情横行世界时,各地没有经过民族主义历练的很多弱小民族,纷纷惨遭灭种。其实,在欧洲,早有人开始思考民族主义的弊端了,马克思,这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成就最高,他想出了一招,“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阶级兄弟是跨国界跨民族的,当一战还在如火如荼时,布尔什维克士兵可以把俄国军官集中起来就地枪决,而我党当年也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拿着卢布反华,这些都是马克思试图弱化民族大义的证明。 民族主义除了他的侵略性,也有温和的一面,那就是契约精神,我自己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同时我也承认其他民族国家的权利,有了这个伦理,我很难被灭的同时,我也很难去灭了别人。二战后,受欧洲文明的影响,世界各地民族主义觉醒大爆发,殖民地纷纷独立,而本来也有某种古老形式的政权也完成了现代化的改造(西方化)。这个局面,欧洲人普遍接受和支持,这未尝不是民族主义价值观的作用。 当亚洲,因为刚学会爱国,还像当年的法国或德国一样,随着国力的消长,正准备为领土和资源摩拳擦掌时,在欧洲,各个民族国家已然放弃历史恩怨走到一起,欧共体,是民族主义的可喜发展,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不知在人类自我毁灭前,还能不能看到“亚共体”“非共体”甚至“世共体”? 瓦斯弹 2009/10/09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