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回北京,看到街上到处是黑出租车,今年似乎更多了。
正月十六早晨,天特冷。母亲生病需去医院。部落婆把母亲搀到小区大门,我跑到街上拦出租车。几分钟内,有七、八辆出租车从我眼前过去,没一辆空车。无奈,要了一辆停在小区门口的黑车,看不懂是什么牌子的车。黑车司机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
母亲家离医院也就三四里地,打白车十元。黑车司机跟我们要15元。一听15元,原本打蔫的母亲一下来了精神头,拒上黑车,说她有老年证,可免费坐公车。治病要紧,我没听老太太的,连捧带抱把老人家塞进黑车后座。部落婆坐在老太太旁,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车还没动,一司机熟悉的人要搭顺便车,开后车门要往后座上挤。我太太到痛快,不过要司机减车费。我怒,训斥司机,部落婆无语。搭顺便车的人知趣,离开了。司机一脸不高兴。要不是着急给老太太看病,我肯定要跟那黑车司机娘们儿说道说道。
我是第一次坐黑车,不想坐,但没时间选择。据说,黑车也有规矩。每辆黑车的后视镜下都挂着一个显示灯,灯没有统一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可能。挂了指示灯的车都可能是黑车,那灯告示人们可以拦之。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我搭黑车时没注意黑车的后视镜下面有没有挂着个指示灯。
黑车自然没有里程表。好处是,可先与黑车司机谈好价。这对乘客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管街上怎样堵车,价格是固定的。要是坐白车,赶上北京这样的首堵城市,乘客只得焦急地看着里程表上的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蹦。
我不了解北京黑车市场,但有一点似乎是清楚的,即黑车的泛滥公开的秘密。据说,从事黑车行业的什么人都有,包括失业者、家庭妇女、白领或退休者。
黑车屡禁不绝,必有原因,价格高应是其一。对大多数普通人,出租车价格超出承受力,偶用可以,不可常用。在城里坐出租车走一、二十公里,要三十元。随便坐出租在城里转一会儿,下车交给的哥一张百元票子是很正常的。即便如此,出租车也不是好打的。很多时候,打一辆出租车要等上十几分钟,甚至更长。
市府好像没人管黑车的事,至少我没看到。在我看来,市府对黑车的存在是睁只眼闭只眼。街头巷尾到处趴着黑车,这总比到处站着鸡要让市府官员的面子好看些。其实,政府不作为有时比作为更好。黑车的存在,能够让一些人有饭吃或挣些补贴家用的钱,也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