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班的路上,听到一则广告:把一个全聋的孩子,教育成美国博士,赏识教育专家 - 周弘老师教你怎样把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赢在终点。。。 这则广告的说法,让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有几点想法,不吐不快。 周弘老师的书,我读过。我承认,他教育女儿很成功。 1)但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家有残疾孩子的父母,也不是只有几家。这些家庭中,尽心尽力,不离不弃地照顾残疾儿童的占多数。但能把残疾儿童教育成博士的,寥寥无几。成功率低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家长没尽力,而可能是孩子的潜力有限。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有健康儿童的家庭更是主流,这些健康的儿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一定都能成为博士/名人。更何况他们也不一定都想要成为博士/名人。 2)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谁定的起跑线? 人生的路千万条,每个人只能选择走其中一条。这条路,布满其独特的景色,通到终点。尽管我们内心深处,无法完全摆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结,而这个社会也在某种程度上,实践着这个信条。但是,今天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主流,努力读书,进名校,成为人上人。他们也可以选择林荫小道,按自己的步伐,走自己的路。没有选择主流,并不代表输在起跑线上,只是选择不同的跑道。 3)什么叫赢在终点? 终点在哪里?终点是以最后的财富来定义?还是以最后的地位来定义? 在人生的路上,能有足够的财富,衣食无忧地走过人生的单行道,当然很好。如果能在众人之上,前呼后拥,可能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没有巨富,没有显赫的地位,并不代表就枉过了一生。 人生是由起点和终点组成。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出生和死亡。连接这两点的路有无数条,而每个人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并且这一条是单行道。所以,无论我们选择哪一条,都无法评价他人是否输赢,因为无法真正地比较,因为我们无法过他人的生活。只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评价他人的输赢,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满足的做法。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赏识他们,关爱他们,是每个父母应该做的。从他们来到我们身边的那一天,我们陪伴他们,领着他们走过一段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扶他们一把;在他们伤心的时候,递上一张纸巾;在他们起飞的时候,在旁加油喝彩;在他们快乐的时候,一起party共庆。不是把他们送到竞技场上,逼他们竞赛。 最后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是他们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祝福他们一路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