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的新博文里有一段开场白,让我曲解后,大意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有大腕们撑着呢;我等就于细微处小资享受就可以了。这是不是春阳的本意,我不敢确定,但我的确是抱着这个态度开博发文的。所以如海归海待之类的话题,即便因涂序新事件急遽升温之后,我都从未细细想过。倒不是不想关心国家大事同胞疾苦,实在是这类话题远远超出我的认知能力范围。从读书的时候起,我就对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学之类的科目,有一种距离感。尽管字都认识,靠着死记硬背也门门混优,但学的东西基本不进入大脑皮层,总是有那么点儿似是而非。日积月累,不要说谈论此类话题,我连读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今天是哪根神经搭错了,自己来挑这个话 题, 凑这份热闹呢?是昭君有关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博文。 昭君的文章里说起她们系新招的一位教授,年轻时没把书念完,工作二十多年后,不仅回去读完大学,还一口气念了博士,最后成了她们系里的新聘教授。这让我想起我的学生里,那些年纪一大把的“非传统”学生。每一年在我教的几百位未来医生的班级里,总有那么个别两个年龄超出大多数学生甚或两倍还多的人,他们有的曾经做过小企业家,音乐家,编辑,有的已经读了博士或硕士有过正常供职,有的不仅儿女成人,要按中国的常规标准,是差不多等读完就接近退休年龄的人了。但他 们选择来读书,为一个要搭进很多时间和精力,更不用说昂贵学费的学位。 对于他们来说,希望未来的工作能给他们一份好的生活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他们中大多数就是为了学知识,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来吃苦的。他们的勇气和对未来的信心可以说如同他们的年龄一样超出寻常。 我对这类学生是另眼相待敬重有加的,但令我更有感触的是,这个社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学校不但录取他们,还有一套软政策允许他们(及其他学生)在多至八年的时间内完成正常情况下四年可以完成的学位。每次见到这种个案,我都难免感慨一番这个社会给予人的自由和机会, 以及这种自由和机会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的可塑空间。最近我也参与过几个教职的招聘。一次我们招聘组里有一位老同事在讨论会上指出一位申请人的年龄过高, 她刚说道old,在场的年轻院长马上打断她的发言,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申请人的能力和经验上。这一件小事也不难让人体会这种自由和机会的宽容度在求职场合里的体现。 记得很多年出国前,我去会一位回国探亲的师姐,问她美国到底有什么好。那还是一个冰箱彩电属奢侈品,私人轿车房屋几乎是闻所未闻的年代。她没提美国物质丰富半个字,而是平静清晰地回答我:那是一个把人当人的地方。这句话烙在我脑子里, 几十年不曾褪去。现在说起海待海归,我想,海带也好,海龟也罢,很多人当初出国的念头里或有好奇的成分,或有攀比的嫌疑,或有追求丰厚物质生活的企盼,但 是不是更有对西方思想自由人文价值的向往呢?!这些出得国门的人中,很多人是相信并愿意以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理想中的成功的,他们之中似乎有很多人是比较淡薄社会名利的,似乎更喜欢以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公民来尽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当人们象浮萍一样,顺着时代潮流漂到有营养的环境,他们象海草一样开始生根, 等长成海带,已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虽然可能看上去不那么辉煌灿烂,举足轻重,但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种无形的已经象呼吸一样的自在及保障,只有在他 们回国之后,在因不合潮流的服饰受到白眼甚至轻蔑时,在白纸黑字的合同转眼变成废纸时,在承诺只不过是飘过的空气时,才会让他们再一次触摸并且庆幸拥有。 我承认我就是这样一丛麻木知足的海带。 相比之下,可能很多的海归是比较愿意承载更多的社会意识和作用的。我有一位至友,在出国读书的第一天就定好回国的日子:拿到博士的第二天。她从头到尾就没考虑过自己会定居海外。记得她当时跟我说过一句话:“只要中国不打仗,我不会离开。我相信中国会强大,会变好,我要在这里目击这种变迁。”我一直很佩服她的 胆识,在这件事上尤其是。我相信在看到今天中国的巨变时,她和我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我是羡慕的惊叹,她一定是由衷的自豪。如今中国的变迁已经不单是高楼的数量,美食的流量,影视歌作品的产量,中国也成了一个机会遍地的地方,一个能让某些人大有作为的地方。或因对机会的敏感和向往,或因根深蒂固的祖国情 结,海归的潮流一波接一波。是做海龟,还是海带,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想不管海归的结局如何,作为海带,我能给予的是对他们勇气的钦佩和对他们选 择的未来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