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半天,能闲谈的题目差不多谈完了。再写就要朝深度广度高度方向努力了。那就要端起专业作家的架子。可满肚子要说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成作家的梦很遥远,但没必要实现。做梦的好处是做的过程,令人有无限遐想高潮迭起的。一旦梦醒了,就觉得没啥意思了。没办法,为了给苦闷的生活多点乐趣,还得接着侃。直到有一天有人给咱写悼词,给个网络作家秃某人的追封头衔,那才算革命到底马到成功么。不过,您也知道,这年头,网络上码几个字的都算作家,就跟小胡同学封的刘上将毛少将那样容易。您要是不能把俺们网络作家当文学大师父,也不能真把红朝刘上将毛少将当块料。用现在流行话说,神马全是浮云。网络上,说你什么你就是什么。红朝中,封他什么他未必是什么。俺们自称是网络作家自己玩,人家是红朝戏子穿军装—上台现眼。区别在于,一个自娱,一个误国。后果大大不同。对了,知道什么叫现眼吗?老北京人把在人前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进退分寸洋洋得意的行为叫“现眼儿。” 看看刘上将毛少将这几块料,不是典型的现眼么? 得,跑题了。这就是俺为什么这辈子只能做网络作家。不能成为党领导下的中国文联作家的重要原因。文联作家除去不跑题外,最重要的是听党的话,写党让写的题目和情节,为党歌功颂德吹喇叭抬轿子。写得怎么样还在其次。这又是俺成不了文联作家的另一大原因。唉,成作家难,成中国文联作家更难。不是没那二下子文笔问题(这个可以商量),而是放不下脸面把屁股献给党的问题啊(这个没法儿商量)。 中国人因为历史悠久地区广大交通不便而造成方言众多各地人民习俗行为乃至思维有很大不同。俺发现,各地人民最常用的骂人字眼也不同。所谓常用的,就是当地人张口就来的骂人字眼儿。红朝文坛中的老偶像,毛爷最欣赏的三十年代刺头儿作家鲁迅曾早在二十年代中期就码字考究过“他妈的”是中国的国骂。我也好奇地股沟了一下“他妈的”来历。发现其实这字眼儿文化含量还挺高的。据考证,真正来源是著名经史《战国策—赵策》中的一段: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 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蕃之臣田婴齐后至则靳之。’(齐)威烈主勃然怒曰: ‘叱嗟!而母婢也! 这最后一句话就是出处。据好事者翻成现代话就是“你妈是下人。” 至于原来是“你妈的”后来怎么演变成“他妈的”也倒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考据而发现咱们全国百姓文化水平挺高的。开口是有历史典故啊。这文学修养,真是俺中学老师嘴里常唠叨的“文明古国”而当之无愧么。借用毛爷的话说,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撒江天,咱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见过那个国家民族人人开口就能引用几千年前的典故呢。看完这段引文后,原本我使用这个字眼儿还有点儿不好意思的惭愧感觉顿时就烟消雾散了。今后咱要理直气壮地使用老祖宗的语言,开口就先一句“他妈的”表示“咱是有文化的”。要是谁谁的听不惯,指责俺粗俗没文化,那他肯定是不知道“他妈的”出自战国策这种经典史籍,显然墨水儿不够嘛。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俺中学语文老师赵先生。老先生胖呼呼,一脸和气。说话很有文学素养。当年被俺们班上的坏学生气得直哆嗦,也不说一个脏字。老先生是传统中国儒雅分子。涵养极好。因为被毛爷划拉右派而被贬到中学教语文,还是在俺那个东直门内烂中学教一帮胡同串子。这“他妈的”三个字儿,要是从老先生嘴里说出来,那才叫令人吃惊呢。我估计老先生肯定不知道”他妈的”会来自战国策的。学校里还有另外一个郭老师,也是教语文的。明显没啥文化。起码长相上比较吃亏,总沉着脸,一副凶狠的样子。学校里的小流氓们全怕他。他对小混混们很严厉。传说他把小混混们叫到屋里关门踢打小混混们。自然,郭老师也不用骂“他妈的”表示气愤,只用拳头就可以了。 “他妈的”到底如何逐渐在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时间内扩散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这实在不是俺能考究出来的。要是北大中文系能够把这考究立项,从中国文联那里拿到点研究经费,估计可以养活不少人。 从俺个人经历看,小时候,主要是小学阶段,基本不敢使用这个字眼儿。怕大人听到后挨揍。等上初中之后,才学着使用。开始用的时候,心里还很不习惯,觉得在学坏。所以使用的频率也不多。等上了高中后,早已经没有任何忌讳了。跟同学们说话打闹基本上每天要听到,说出这国骂了。不过,也因为每天使用,个人感觉上那骂人的意思反而减少。似乎成为一个”语气助词“ 表示惊叹,愤怒,高兴,生气等需要让别人知道,可又不想正儿八经地述说的感觉。简单一句”他妈的“就把人生所有的感触总结出来了。英文中的D字眼儿也有同样的功能。老美们常在生气,愤怒,挫折,倒霉时候脱口而出这个D字眼儿。大凡一个字眼儿成为全民共有的,一定是发音简单,说起来响亮,让人说完有解气的感觉。我早年学点法语,觉得法语语调很优雅,尤其听女人讲法语最好听。法语似乎不适于用来骂人。而听德国人讲话,觉得这德语似乎很适合诅咒,表达生气,愤怒的情感。估计德语中会有类似我们的国骂词汇。其实,所有语言中一定会有自己的独门绝技用来咒骂的。人类的基本感情就那么几种,表达方式也一定会大同小异的。 中国人的国骂,如果用各地方言说的话,可能在俺这个北方人听来很滑稽。俺认识一个南方朋友,还是女性。有次听她使用国骂表示对某件事情的生气。听到这国骂从她嘴里说出来,把我笑得肚子疼。北京人用这个字眼儿,稀里哗啦地从嘴里喷出。让你感觉那字眼而就是语言的一部分,自然顺畅。而俺这位朋友后用这个字眼儿,咬字清晰,字正腔圆的,跟念圣经那样认真,一板一眼的。我跟她说,你肯定是不常用,刚学会吧?果然,人家总听我用,觉得很带劲儿,也照葫芦画瓢想跟着痛快一把。我说,嘿嘿,你说话温文儒雅,清晰好听。这词汇不适合你的风格。其实我这论点是对的。骂人时候,也不是所有人可以使用一个词汇,一齐都觉得解气的。像俺这位朋友,从她嘴里说出”你坏蛋“就已经是骂人了。她用国骂反而达不到效果了。 国骂因为它的咒骂内涵而不能在人际随便使用。毕竟国骂算是一种粗俗的语言。也和使用者本人的格调有关。偶尔为之嘛,听众们也就当做说话者偶尔失态。经常使用则一定会得罪人。谁要是整天把它挂在嘴边随时使用,肯定会档次很低。即便这国骂使用主要在男人之间,还是很熟悉的,人家知道你的底细,那也不能当喝水那样随便。 中共总理周恩来在文革动乱期间被毛爷宠信的头目们逼着写检查。他的秘书亲耳听到他这一辈子唯一的一次使用”他妈的“表示愤怒。我看了很多有关毛爷的回忆,似乎没有人提到毛爷曾用过这国骂表示啥。 有时候细想一下,生活中有没有其他词汇可以表达愤怒,生气,挫折的感触呢,?还真没有想到类似词汇能够取代国骂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呢。上海人常说的”小编三“只能上海宁用。北方佬用起来就是不解气。广东人用的”丢“词汇只能让老广们用。生活中大众约定俗成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早年毛爷时代总是吵嚷着要移风易俗改朝换代。毛爷进了中南海坐北朝南称帝,朝代倒是换了。可中国人的习俗基本没有改变。红卫兵们取代了清末的义和团,照样是愚民。跟西太后玩弄义和团一样,毛爷最后把红卫兵们也赶到乡下刨地去了。可是国骂依然延续下来了。不论上一代,我们这一代还是年轻的一代们,照样每天重复着国骂,宣泄着我们各自的感触。 码字码到这里,有点烦了。别讲究写起来有始有终,起承转合地”磨叽“起来没玩没了的。TMD,到此为止吧。 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