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高句丽 (八)
偶尔得闲
其实,东北工程把高句丽跟高丽割裂开来,并没有抓到问题的点子上。我们不能孤立地把高句丽看做是一个独立于其他国家的民族,从血缘的角度山看,没有一个高句丽民族,只有扶余民族。高句丽,新罗,百济,还有渤海,以及渤海国更北面的靺鞨,都是扶余人的后裔,或者说跟扶余人都血缘关系。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国家可以构成一个扶余文化圈。这个文化圈内的居民,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从血缘上都是很相近的。严格来说,高句丽只是一个国家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民族的概念。扶余文化圈中的不同国家都有着相近的血缘关系,有点类似于我们汉文化圈中的春秋战国,南北朝十六国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那样的同一民族多国并存的局面。现在的阿拉伯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况。
我们炎黄子孙有这古老的民间传说,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等。而扶余文化圈也有他们的传说。这些传说记载于高丽人编写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我们汉文化的二十四史中也有提及。
据民间传说,朱蒙的父亲是扶余国的金蛙王。金蛙王的父亲叫解夫娄,原来是北扶余的国王,后来被檀君朝鲜的后裔所逼迫,搬到海边上建立了东扶余。北扶余就拱手相送了。不光如此,还得向北扶余俯首称臣。
解夫娄老年无子,有一天去散步,看见一块大石头在流泪,就把那石头翻过来看,底下藏着一个浑身金色,长得像青蛙的男孩,解夫娄觉得这是上天赐给他的儿子,就带回家抚养,后来就把王位传给他了,后人就称 他为金蛙王。这个金蛙一即位,就结束了跟北扶余的隶属关系。
金蛙王有一天也去散步,碰见了河伯的女儿柳花。柳花跟他诉苦,说自己跟天帝的儿子解慕漱私通,被赶出来了,无家可归,金蛙王就把她带回家,关在一间屋子里。柳花坐在屋子里,被日光照到,觉得不舒服,就躲开坐到别处,但那日光追着她照,后来她觉得身上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就怀孕了。到了生产的时候,生出一个大卵子来,也可以说是下了一个巨大的蛋。走兽见了这个蛋都躲着走,飞禽见了就衔来草给它盖上。这巨蛋坚硬无比,刀砍不裂。后来巨蛋自己崩开,里面跳出一个男孩来,就是朱蒙。金蛙王就把他当儿子养了。
朱蒙有三个父亲。因为是日光调戏河伯的女儿生出的孩子,所以他的老爹是天上的太阳,又因为他妈妈曾经跟天帝的儿子私通,所以天帝的儿子也是他爸爸,而他是生在金蛙王的王宫里的,被金蛙王当作儿子养,因此金蛙王是他的养父。
因为天帝的儿子和金蛙王的爸爸都姓解,所以有人认为朱蒙应该姓解。
朱蒙长大后,因为遭到金蛙王的七个亲生儿子的嫉妒,就离开了东扶余,又回到北扶余,就是他爷爷原来被迫离开的地方,自己建立了一个国家,就是后来的高句丽。也有人说是他爸爸解慕漱先在那儿建了个据点,他投奔过去的。据说最开始建国的时候也是叫北扶余的,后来才正式称为高句丽。我估计可能是北扶余这个名字太容易引起歧义,或者是会带来不愉快的回忆,用一个全新的名字,会给人以全新的印象。
扶余人的分布北到西伯利亚,东到滨海,西到辽东,南到朝鲜半岛南端的百济,是一个独立与中华汉文化圈的古代文明。只不过因为没有书面语言,所以很多历史没有保留下来,直到高丽时代,才用汉语写出了历史。
从语言来看,扶余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从扶余语言衍化出来的通古斯语和朝鲜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属于同一语系的还有突厥语,藏语,蒙古语,达斡尔语等,还有日本语。其中突厥语又包含了回鹘语,维吾尔语,保加利亚语,阿塞拜疆语,乌兹别克语,甚至土耳其语等等好多好多种语言。阿尔泰语系从中原的西面到北面再往东,饶了大半个圈,基本上包围了汉文化圈。为何所有华夏周边之地都属同一个语系,而我们炎黄子孙却跟他们大厅相径,自成一个语系,这是个很有趣的课题。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