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高句丽(十)
偶尔得闲
东北地区的历史变迁很复杂,当时的国家跨越了现在中国,朝鲜跟俄国三国的地盘,所以不好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去讲哪块地方的历史。其实我们现在说东北地区也是不合适的,我们说东北,只能包括现在属于中国的东三省,但原来属于满清,后来割让给俄国的一大块土地在历史上跟东北,特别是吉林跟黑龙江,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国际史学界曾经有一个不正规的称呼, 把我国东北地区跟后来划给俄国的地区统称满洲,把割让给俄国的那块地区叫做外满,把属于我国的满洲地区,包括东三省,内蒙东四盟以及河北北部原来属于热河省的那一部分地区叫做内满,就跟现在的外蒙内蒙的区别类似。但是中国人似乎不是很喜欢满洲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日伪的时候有个满洲国,所以就用东北把满洲给取代了,外满这个概念也逐渐没人使用了。但严格说来,东北跟满洲不是同一个概念。
外满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加上江东六十四屯和库页島合计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上和东三省的面积总和差不多。广义的外满,还包括从贝加尔湖到额尔古纳和之间的地区,大概有二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所以广义的外满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这个地区,应该都属于扶余人以及血缘相近的各种民族活动的范围。
有人把外满叫做外东北,这名字有点不伦不类,让人想起北京的六环路东北角来。在中国,凡是以方位作为地区的名字都是站在中原的角度,以汉文化圈作为世界中心而起的名字,大汉族沙文主义的色彩太强烈,对与历史上那块地方的居民不太尊重,也不容易为国际所接受。当然了,如果这块地现在是我们的了,我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这是我们的主权,别人谁也管不了。但是如果希望跟国际接轨,还是用中性的称呼比较好。
我建议恢复使用内外满的概念,这样有助于讲清那个地区的历史。现在的东北史对内不讲满洲,只说东北,对外不提外满这个概念,只讲国境线以里这一部分,这样历史是讲不清楚的。我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很多讲历史的网页只画出一个现在的中国地图,然后在里面划出一块来,说这是历史上某某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而国境线外面就没有图了。这样做容易给人以错觉,认为现在的国境线是自古以来一成不变的,那些少数民族因为手里没有护照,所以从来不会出境。
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我建议使用文化圈的概念而不是国家的概念来介绍历史。讲述东北亚的历史,应该使用扶余文化圈,这个文化圈,包括了内满,外满以及朝鲜半岛。讲述这个地区的历史的时候,没有必要跟现在的中华民族结合起来,也没有必要去争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化遗产。
有些人可能对文化圈的这个圈字不太喜欢,因为当初日本人侵华的时候搞了个大东亚共荣圈。这没有关系,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无比,我们可以找一个类似的字来代替这个圈字。
介绍扶余文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占到地理上的便宜。扶余文化的中心是在现在中国的境内,这是朝鲜跟韩国也不否认的。到现在吉林省还有一个扶余市,就是扶余过当年的王宫所在。我们把扶余文化的牌子打响以后,可以把扶余市变成一个旅游中心,把高铁修到那里,吸引国内国际游客,让他们到这里来经历穿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说不定以后扶余可以变成国际级的经济中心,升格成为直辖市。如果只宣扬高句丽不宣扬扶余,很多游客就跑到平壤去了。
其实话说到这里,高句丽跟高丽的承传关系已经基本上讲完了,那一段历史我们大家也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既然说到这儿了,我就继续往下讲讲这个地区以后的演变经过。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