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的李鸿章诗(五之二) 聲明﹕本文具學術挑戰性﹐純粹消閑者不宜﹐幸勿誤入。 又中文简体字无法完整表达本文所讨论之内容,特以繁体字出之。 面目全非的李鴻章詩 (五之二) KC 醇親王不識黏對﹖ 《走向共和》電視劇中﹐醇親王奕譞所吟七律﹐有若干用詞極度費解﹐遍查典籍亦不得要領﹐例如“繡襄”﹑“切雪”﹑“弋望”...這些問題﹐在臚列確鑿證據以前﹐暫且不論。 然而﹐另有兩處錯誤﹐則無須深究﹐即可斷言。 此詩有兩處失黏﹐是律詩的大忌。 律詩有所謂“黏對”的規則。“對”﹐是說每聯出句和對句﹐相同位置的字應平仄對立。例如﹕ (1)假設上聯出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2)則上聯對句應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黏”﹐是說下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上聯對句第二字平仄一致。仍用上例闡釋﹐則 (3)第三句應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4)第四句則成﹕ 平平仄仄仄平平 《走向共和》的“雕弓”詩中﹐第四句第二字“雪”是仄聲﹐第五句第二字“攜”則是平聲﹔第六句第二字“拜”是仄聲﹐第七句第二字“飛”則是平聲。此二處顯然違反了律詩“黏”的規則。再看第二聯﹐出句起首二字“照海”(仄仄)與對句起首二字“切雪”(仄仄)﹐也不符合“對”的要求。 已故詩詞音韻學大師王力教授說﹕“黏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黏’﹐前後兩聯的平仄又雷同了。”“違反了黏的規則﹐叫做失黏﹔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在王維等人的律詩中﹐由于律詩尚未定型化﹐還有一些不黏的律詩...到了後代﹐失黏的情形非常罕見。” “雕弓”詩既失黏(雪與攜﹑拜與飛)﹐又失對(“照海”﹑“切雪”)﹐以奕譞攝政王之尊﹐豈會自暴其醜﹐失禮如斯﹗此詩是否為後之不知詩律者所妄作﹐大有可疑。加上怪詞迭出﹐又無從查考﹐欲釋疑解惑﹐非窮究原詩不可。 尋根究柢﹐明日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