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冲突以来这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不少文章分析冲突背后的原因,总的讲大陆经济崛起致使香港特殊角色地位褪色,大陆中产生活水平反超香港中下层,多数港人不能面对现实遂把不满发泄在大陆人身上。
支持占中在海外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就是它占有道德制高点,这一点国内人可能想像不到。听一听占中组织者在美国之音等媒体的表白,占中归根结底不是什么普选不普选而是“反抗中共专制争取民主权利”。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只要高举反专制争民主的大旗,基本上就没人敢反对了。(不过占中组织者和支持者最希望的还是中国政府出兵出坦克镇压,这倒是有点一厢情愿。)
自从占中成为话题以来,我犯了俩个错误,一是讲港人占中怎么怎么样,其实“港人”并非铁板一块,并非所有港人都支持占中,反占中的港人也不在少数。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了港人的立场,反占中的基本是香港的富有阶层精英阶层。而占中的主要力量基本是社会中下层的,尽管占中的组织者也来自精英阶层不过他们获取政治资本的目的比较明显。另外一个错误就是高估了可能实际参与占中的人数。
讲到可能的占中人数,现在的估计越来越保守。当年北京的游行示威事件为什么总是参加者众多呢?主要还不是北京人口比香港多,而是北京的高校多也就是学生多。但凡是这种反政府的示威活动,永远都是年轻学生是主力军,至少近代中国都是如此。学生最容易理想化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学生参加示威的成本也最低。顶多是挂一两科补考,延长半年学业而已。所以当年64即使到了最后也没有多少工人工薪阶层出来罢工(一些文化人自由职业者除外)。
香港人也一样,人是现实的,罢工一天少挣一天钱。时间长了还丢饭碗。关键是完事之后呢?该干啥还干啥,原来开出租的还得开出租,卖肉的还得去卖肉。美国占领华尔街的也都是一些失业无业游民比较多,谁整天有班不上吃饱了去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 当然,占中的发起人和一些政党政客很可能功成名就,就像台湾太阳花运动的陈为廷现在比马英九名气大多了。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讲述乱世枭雄混战,老百姓虽说受黄四郎欺压但却坐观姜文(演麻匪)与其恶斗。电影里的姜文就讲了一句话说:“他们就等着看谁能赢就帮谁”。我觉得这句话对民众的描写真的是入木三分。要我说香港的民众大多数也在一直观望,看这场占中到底反政府与政府的博弈中究竟谁能占上风?要知道占中和反占中出来游行的,就算各有100万,还只是香港500多万合法选民中的少数,多数人还在观望。不过人大决议出来之后,表示会加入占中的人数已经大大减少了。
占中何时正式登场还不知道,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