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什么是扭曲的人性?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国文化的延续历史,它仅仅比如埃及文化,印度文化等的时间短,比其他多数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都长。这么长时间的文化发展,如果说没有对人类的文明发展有任何意义是不可能的。如果将人类文明所组成的文化看作一个系统,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其中任何一个分子,都会对系统本身造成影响,不是正面的就是负面的。因为的这个分子的存在,要消耗系统作为整体的能量。 中国文化,从人类文明的整体上看,就是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遗憾的事实是,它不是积极的,也不是单纯消耗能量混饭吃。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负面榜样:它告诉全人类,人性如何可以被一个群体的文化扭曲。中国文化对人性的扭曲,一直持续到今天:凡是沾染中国文化的人,都受其明显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消极的影响表现在下面这些大的方面。中国文化是如何扭曲人性,可以分成这些大的方面:思想;道德;物质;社会。 I思想: 1) 它反对创新,赞成守旧,崇拜权威,崇拜古人,崇拜名人,崇拜制度和物质,主张维护现存,反对变化; 2) 它主张服从一切现存的状态,从社会规范,制度规则,到道德人伦,到工作和家庭生活; 3) 它的眼界只在天地之间,只在感官所至,只在人生在世。它不探讨这些眼前事物的原因; 4) 它重在虚荣“面子”,宁愿扭曲事实,如指鹿为马;它以胡说为“伟大”,如“舵手”频出等; 5) 它以感觉代替哲学的理性发展,以技术应用代替科学,以任意,无知,虚伪,代替科学的社会管理,如“治大国如烹小鲜”; II 道德: 1) 它扭曲家庭关系,如父母和儿女(用“孝”),男女关系,如“节”;对先人,如“祠奉”;中国人只刻意关心自己的小家庭,对社会他人疾苦,麻木无动于衷; 2) 它无视社会集团的存在,没有“公德”的概念;整个集体只对一个人负责,既“皇帝”; 3) 它没有人类共同体的感念,没有准则需要遵守;视其他集体和自己关系为“父子”关系; 4) 它的皇权至上,主张其他一切人,生为奴才,死要鞠躬尽瘁到最终,既“赐死”为止; III 物质: 1) 它不区别动物与人,遵从他们的圣人教导:“食色,性也”。 它视物质,既钱,为人生的唯一目的。钱为一切,一切为钱。没有其他任何原则;物质和身体的享受(性刺激)为中国人的人生唯一目标;
2) 它将世界其他一切科学探索与研究归节为利益需要和物质享受或与物质享受有关; IV 社会: 1) 他们的个人社会生活准则是“好死不如赖活”,没有任何人的尊严,只有“面子”; 2) 他们的人生态度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不仅无耻还咄咄逼人地找出理由。 3) 他们没有原则,没有现代知识。如他们的专制头领对原则的理解如同“土匪之交”,“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中国)说三道四。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对苏联东欧共产党集团的垮台,理解为性激素缺乏的原因:“竟无一人是男儿”。 为什么世界上如今90%的国家都摆脱了专制的政治制度,而中国这个显赫的世界大国没有?是中国人笨吗?也许。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比其他民族负有“难以承受的历史包袱-中国文化”。如果你理解为什么我说西方的“贩奴制是普世价值的先驱”,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坏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也比虚无有价值的原因。我认为,每个受过中国文化影响的人,都有责任洗新革面“重新作人”。肃清自己思想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中国文化的奴役影响:没有重新审视过的生活不值得继续 - 苏格拉底。
附:什么是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现代华人 儿子藤校毕业后执意要去非洲做义工 华裔妈妈崩溃 一篇来自宾大18届华裔学生妈妈的肺腑之言: 心碎的妈妈 作者 Fela 我这两天担心得快要睡不着觉了。我家大儿子Michael,申请到了克林顿基金,很快要去西非的塞拉里昂(Sierra Leone, 也译为狮山共和国),做4个月义工——就是那个爆发伊波拉病毒、前两年刚刚结束内战、医疗条件差到去年才进口了全国第一台CT扫描仪、疟疾横生、死亡率超高……的国家。
我咬紧牙关表示支持,其实心里很害怕,我怕他不能平安回来。我先生个性极其温和,从不干涉孩子的决定,但这一次他也问儿子,能不能换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医疗条件太差了!儿子回答:就是因为医疗条件太差,他才要去做义工,帮助那个国家改善医疗环境。 当地没有电讯条件。4个月内,孩子和父母基本失联,父母无法知道孩子的消息。只有患上重病时,国际组织救援组织会把孩子送回美国来。 我起初对大儿子说:你能不能不去?结果我小儿子Richard回答:妈妈,你认为应该谁家的儿子去? 我不得不说,因为这件事,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开始关心世界的贫困和不幸的人,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仅仅是跟着教会捐款。 我给儿子发短信说,这件事让我反省自己两点: 1. 我过去并未真正关心贫困的人,我只愿意付出自己多余的去帮助他们,并没有准备好牺牲自己。 2. 我目送你进藤校的时候,是希望你将来有更好的生活(you have a better life),最后却变成,你想要一个更好的世界(you want a better world)。是我没有跟上你的成长。 是的,当我们这些家长送孩子进入美国最好的学校、希望他们受最好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并未真正明白那意味着什么。所谓的精英教育,不仅让孩子成绩更优秀、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更将“以世界为己任“的价值观,放在了孩子心中,包括:牺牲自我、付出代价,去帮助不幸的人。这会成为他们终身的价值观,指导他们一生的生活方式。 我们这些家长,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了吗? 愿上帝保守Michael平安回来。愿他在西非的经历,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这是一个最近几天在美国华人论坛上饱受争议的帖子,尽管都同样对妈妈的担忧表示理解,但在是否支持儿子去非洲做义工的问题上,大家的观点却壁垒鲜明地形成对峙。 支持派 有些网友感动于儿子的选择,认为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美国藤校的精英内涵,认为一向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理念的华裔群体应该出现更多这样有勇气有担当的孩子,才能让华裔在美国真正融入主流文化,也被主流文化认可。他们也非常认同这位妈妈的反思,觉得华裔不能在一边绞尽脑汁费尽心血推娃进藤校的同时,又鄙视藤校的文化和精神,如此一来教育出来的不过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罢了。 比如网友dingdingdddd的留言:“当你为了更好的学业和人生进入西方的这些大学,并不明白它们希望塑造的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这种志之高远是言行一致的,所以能够感召一代又一代的学子青出于蓝。” 反对派 反对派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小家还是大家?一个孩子对于世界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他的父母而言无异于是整个世界。一旦孩子在非洲有个三长两短,父母该是何等的绝望。而一位网友提供的真实案例,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我邻居一家,孩子在斯坦福读研究生,2014年去了肯尼亚做义工,传染了某种不知道的病毒,送回美国,但抢救无效死亡了,年仅23岁。留给父母的是无尽的伤痛。”
形式大于意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非洲做义工四个月到底能对当地人有多大的帮助,到底能够创造多少价值?毕竟,想要改善当地的医疗环境,靠大学生的一腔热情还不如多捐些医疗设备和药品,或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毫无经验的刚毕业大学生要么是在当地走走过场积累简历素材,要么是莽莽撞撞地好心办坏事。 何况,为什么爱世界不能从爱自己的父母、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爱所处的社区城市开始?为什么不能去当地的孤儿院、老人院、老兵中心和无家可归者的免费食堂做志愿者?或者,也可以去城市贫民区和阿巴拉契亚大山里的贫困农村支教。为什么只有去非洲才能体现“大爱”? (2018/05/17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