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主旨:物到极处特性会有反方向的表现。有天道和人两个力量可致某一事物到极处。来自天道的作用带有巨大的能力,行山川如履平地,世间无物能阻碍。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等,都是来自天道。美善达极处,世俗的观点看,只是低调不彰显。
来自于世俗的“有为多动”,如达极处则是“躁之极”。天道性静而厌躁,故没有承接上文说“大躁若寒”。但可以说“躁极则寒”。寒则没有能量,不能影响事物,非道所欲也。意思是多令多为到极处,则天下不再有回应。
但静极则表现为热,而这个热是有能力,有能量的,能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至静是道所喜悦的。当以至静的态度治理天下时,反而是效果卓著。
“躁胜寒,静胜热”是本章的疑难关键句。这两句通了,本章就迎刃而解了。诀窍仍然是抓住属天道的线,明白事物的发展走向。再看世俗之眼对事情的观感解读。穿过世俗表像,定睛道的观点旨意,文意就大白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为天所成就的大人物,谦下低调,工作使用起来,却可以担当大任,可作栋梁使用。
有道之人道盈其心,充满了属天的智慧。时与天感,随通天下。睿智无穷尽之时。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天成大直之人,心底灵魂洁净如雪,凡事唯道是遵,大直公正。但不与世俗争竞辩论,故若屈—-大直若屈。
天成大智慧之人,唯大是大非面前,乱世之下,才发挥威力。平日里不示人以智巧,与众人无异。又因不争不抢,满足于基本的生活,可能看起来更如俗人中的拙人. —-大巧若拙。
浸于道中之人,即浸于真理之中。一是一,二是二,不屑与心底弯曲的人斗嘴争辩,不屑于平日里的文字游戏。安静寡言,示人以讷—-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躁动浮躁之人非道悦见,多躁多动多言语,本意是想靠这些属血气的外在努力,去推动成就点什么事情。事实却是躁动愈甚,他人愈是漠视。他的行为愈是没有力量。因为没有道的成就,做再多也是妄为。本句可以这样说:躁极若寒,躁大若寒。
静乃道所乐见,宁静至笃方有机会见道。愈是宁静,距道愈近。如果能像一只“刍狗”一样,宁静无我,你会大有力量。“刍狗”被焚烧祭天,就成了大有能力的天狗。意思是有两层:天可以用最卑微的东西去成就大事;人愈是谦下顺天能力愈大。
基督徒常祷告说,把自己献给上帝当作活祭,也是同一个意思。无我顺道,没有自己的主意,完全按照上帝的旨意行。这个时候道在你的心中,在你的灵魂中,具体地引导你的思想行为。清净为天下正的逻辑是:人清静后,道入人心。有道之人的行为,思想将是代表道的意思。“天下神器”告诉我们天下的主人是神,是道。那么有道之人去管理道的产业,岂不是天经地义?有道的能力与支持去治理,天下也将凡事顺利。
总结:道所成就装备的人大有能力。外看却低调平俗不起眼。反之,没有道的装备,仅凭肉体血气,虽焦躁劳作却是没有能力,不能成就。要想成为天下之才,宁静进道可也。(2018年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