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主旨:对于君王来讲,对道要有顺服的态度,对百姓要有谦下的态度。对道无我的顺服,才可以成为圣人,也才会被道护佑引领,才配得君位。对百姓尊重谦下不争利,并待之以道,授之以道,百姓方能乐推而不厌。
“不争之争”不是态度,而是一种素质,是道本身的要求。其中没有丝毫谋略的意味。当人完全顺服于道之后,不争之争将是一种属天层次的自然流露。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因为最低,故能容最丰富的水,而达到最深。最根本的是能守低,是他成为百谷之王的原因。海倒空自己则可以被水充满,人能倒空自己,则可以被道充满。“倒空”一词大有深意。可以把自己倒空到完全无我的地步,那时便是凡事道做主,而自己仅仅是一个容器。容器价值表现就是里面的水,即里面的道。所以人虽虚己如刍狗,价值聊聊,但里面是创造天地万物的道,价值无限,虽刍狗却能行大事。
倒空这个过程,就是对自己损之又损的过程。犹太版道德经干脆说:把肉体的老我钉在十字架上,以道镇之,确保老我死亡。随之而来的就是基督的灵内住,也就是道内住。从而我将不再是我,而是道的化身——基督。也就是人谦下之后被道充满,而表现出来的,是道的智慧与能力。
所以谦下有两个层次。上对道谦下无我,则被道充满,被道使用。下对众人百姓谦下,持有服侍之心,是道的要求。对人如不能谦下,道也将离开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上民”讲的是处高位治理天下;“先民”讲的是处前以引领天下,作倡导,先导,领头羊。
有道君王,或圣人的处上,本是秉道而来,是奉上苍之命来引领服侍百姓。本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渔利百姓。圣人能先民,有先民的资格与能力。必是因着道,从形而上看问题。故圣人的视野是道的视野,而不是形而下的功名利禄。
在这个道的背景之下,圣人在高位能够做到对百姓:言语上尊重不欺,行为上处后而不争利。行事以道为准则。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所以,圣人处君位时百姓得帮助。前面有圣人带领,因为方向正确,行在道中,是处于一个无往而不胜的状态,是一个得胜的生命。更不用说圣人去与世俗争利了。这样的君王必是人神共推的理想人选。
道要培养君王,会把他们的视野从世俗拉到天上。世俗的功名利禄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吸引力。道会把世俗看重的东西,从他们身上,心上全然剥去。诚如犹太版道德经中:“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分。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产业。” 这可是那位造天造地的道说的,必有巨大的能力蕴藏其中。因此圣人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快乐(happy),而是圣洁(holly)。这个圣洁就是自己全然归道拥有,是道手中的工具。当一个人如此要求自己时,道会找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从上文一路走过来分析,圣人难以与世俗的人相争,功名利禄只是他们的累赘。正如雄鹰不与燕雀争一枝,争一虫。外形都是人,但灵魂确定他们的生命全然的不同。虽然圣人不与世俗争什么,但天下是道所有,道把圣人从天下拉到天上。所以圣人的份,天下之人也是无法企及的。这里不争之争说的是天道,与技巧谋略毫不相干。谋略的层次远在大道之下。
圣人的“不争”不同于软弱,因为大道的圣洁公义,决定了圣人必须以守圣洁,行公义作为行事准则,他们也必不能容许污秽罪恶的肆虐。把在位圣人当成老好人,和事佬的想法,肯定是天方夜谭。他们是持有来自道的权柄,必将以公义,圣洁为目标,治理社会。“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
总结:不争之争是道的常德。先求道,而后有不争之德。把你的心灵浸在大道之中,大道将使之圣洁,使之辽阔能容。当道对一个人如此炼净的时候,他将会圣化归道。他的就位得天下,也将是从天上而来。那种把不争之争当谋略技巧去学的人,白白浪费了光阴。当你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信念读书时,道与国均将与你无缘。你把被造物,有形的当成你的最高目标,那形而上你连见连明白的缘分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