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上的共产党高层官员及其智囊、枪手们等,除了口是心非的笃信马列主义外,是最不愿意看到和听到自己的政治体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来作比较的,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而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所以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司法独立、舆论监督等也都是不适合中国这个有着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的,因而也是无法比较的。 既然洋不可为中用,那么就来古为今用吧,这里来把习近平的执政能力、理念等不作横向的比较,而只和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各封建朝代中一些帝王及历史名人们的各种治国理念等,来作一个纵向的比较吧,比较一下和那个空洞无实的中国梦是否有何区别。 就先从中国历史上的黄老之术治国理念等开始说起吧,黄老之术主要是讲中国古代的黄帝和老子等人的各种治国理念、方法等,这主题思想和理论等也就是无为而治,这无为而治当然不是用无所作为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而是说作为一个国家最高地位的帝王〔或按现在的说法称为国家主席、元首、总统等〕在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中,是不必要事必躬亲的,像习近平如今弄了不少个小组长的职务,要把自己的权力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种情况,这在黄老之术治国理念的时代,那是完全不必要的。 在韩非子的著作中,他的一些治国理念和黄老之术的治国理念也是相同、相通的,在帝王治理国家的无为而治理论中,他也有这么一段话,“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这段话的意思主要是讲,君主的治国之道,以在幕后操纵为善道,不自己操纵国事,〔有安插在各处的耳目反馈来的各种信息〕可以知道臣下们办事的好坏与高低,自己不必用计用谋略,就可分析出臣下们提出的计谋是吉还是凶。 之所以在纵向比较中,一开始要用中国古代的黄老之术治国理念,来和习近平的所谓中国梦治国理念作比较,这是因为在习近平的各种场合的讲话中,总会讲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及韩非子的著作中都能找到。 然而习近平把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讲出来的意思,和老子、韩非子著作中的原意是背道而驰的,甚至也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 来说习近平对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的理解吧,在2014年4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报上引用习近平的话是如此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大的成就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中国这条大船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 现在把习近平的这段话分成三部分来理解和分析,〔一〕即使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到了13亿老百姓的手中,也会变得很小。这言外之意是完全可以被大多数老百姓理解的,那就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是永远存在的,假若取得很大的成就,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当官的是得大头、大部分,而13亿中的老百姓只能是得小头、小部分; 〔二〕第二部分的话也是一目了然的事,小问题〔非政治的事〕如果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也会变成大问题。这话的最后目的和结论是,仍然还是要用周永康在台上时的一套方法——必须加强维稳才能够不出现大问题; 〔三〕第三部分就是个归纳、总结前两个部分的,不能犯颠覆性错误——那就是中国大陆仍然必须是共产党领导一切。 党领导一切这句话,老百姓其实是很反感的,就像大陆老百姓中流传的一句讽刺话一样,称共产党是除了要管人,还上要管天、下要管地、当中还要管空气。但结果却是一样也没有管好。 分析了习近平对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的理解,那就再来分析老子、韩非子著作中,中国古代的名人、学者是如何来注解和分析这句话的,先从老子的《道德经》说起,为老子《道德经》注解的是王弼,王弼是三国时代的魏国人,官职做过尚书郎,在当时也是一个研究黄老学术和玄学的权威人士,他给“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的注解是这样的,“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烹小鲜时,〔小鲜的意思是小鱼〕应该不要扰动它,多翻动它是不行的,静静地烹它,熟了之后就是一条完整的小鱼,〔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因此国家越大,其君主就越要用平静的方法来治理,〔静的主题思想,也就是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然后才能够广得老百姓的心了。 再把现在出版的《道德经》对这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注释和译文放在一起,小鲜,解释为小鱼。译文是,治理大国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扰动它〕。 而在韩非子的著作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是有前半部分的,“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先来把韩非子的这段话解释一下,然后再来把习近平对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断章取义的理解分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