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谭岳的博客
  丘山上的闲聊
我的名片
谭岳
注册日期: 2013-04-05
访问总量: 71,25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音乐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 早春花*除夕调*新年曲
· 流行风,古典韵
· Test
· 芭蕾舞剧《牡丹亭》观后感
· 谈谈钢琴的前世与今生
· 赞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闲杂感】
· 音乐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 谈谈钢琴的前世与今生
【春之声】
· 赞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
· 听拉赫玛尼诺夫的《春潮》
【照片集】
【观舞台】
· 芭蕾舞剧《牡丹亭》观后感
· 天之骄鹅: 马林斯基的《天鹅湖》
【点歌堂】
· 流行风,古典韵
· Test
· 披头士名曲“Hey Jude”的歌中之
· 两个披头士 一对舒伯特
【赏音苑】
· 勾魂之曲
· 听老金童玉女的灿烂琴声 谈莫扎
· 此曲只应天上有,怎知人间有夜莺
【听乐感】
· 孪生姐妹的心灵感应
· 钢琴魔指王羽佳 琴键未老殷承宗
【读文感】
· 早春花*除夕调*新年曲
· 闲聊样板戏
·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畸形与魅力
· 世界舞台与交响乐队
存档目录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4/01/2013 - 04/30/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畸形与魅力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畸形与魅力 -- 闲谈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访美巡演的评论之二

谭岳


《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今年在美国商业巡演的曲目之一。由于所产生的时代政治背景和禀承国家官员旨意的集体创作方式,这首乐曲有很强的特定性。在中国很受欢迎,但不太适合到西方国家作为艺术交流和商业演出的曲目。二月三号华盛顿邮报的音乐评论将其称为是大约七个作曲家在中国文革鼎盛时期共同制作的一个大杂烩(the concerto, a broth of kitsch from approximately seven composers concocted at the height of China’s infamous Cultural Revolution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style/music-review-china-national-symphony-orchestra-at-strathmore/2013/02/03/f162b828-6e23-11e2-b35a-0ee56f0518d2_story.html )。另一位华盛顿的乐评人在IONART艺术论坛里写到,每一位教授在解释由国家控制的艺术的缺陷时,《黄河钢琴协奏曲》应该是一个首当其充的例子(The Yellow River Piano Concerto should be every professor's first example when explaining the artistic shortcomings of state control of the arts http://ionarts.blogspot.com/2013/02/china-national-symphony-orchestra-on.html)。这些评论虽然听起来尖酸刻薄,但并非胡说八道。《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畸形产生,在艺术上命中注定要引起诸如此类的负面评价。

两种因素造成了《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畸形。

畸形的历史现象:解救文革前期被打入冷宫的钢琴。要明白这个奇怪的特殊现象,得从头说起。文革初期,钢琴和其它西洋乐器都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不准学习和演奏。这对那些以弹钢琴为生的钢琴家来说,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为了能继续弹钢琴,当时仅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钢琴家殷承宗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绝招,把钢琴搬运到天安门广场,在那里弹奏当时的“主流音乐“毛主席语录歌和革命歌曲。为什么不在家里或乐团里,而要到大街上,并且是在引人注目的天安门广场这个文革发源的中心地点,用钢琴弹奏毛主席语录歌?这就是要在红色海洋的聚集地向红卫兵小将和革命造反派显示,钢琴这个西洋乐器是可以用来为文化大革命服务的。从钢琴上奏出来的毛主席语录歌不是比毛泽东思想为宣传队的二胡笛子要雄壮的多吗?更显革命气派吗?殷承宗在天安门广场连续弹了三天的革命歌曲和毛主席语录歌,并要在场围观群众点语录歌或革命歌曲,他来弹奏。就在这种街头革命的钢琴弹奏中,历史性畸形音乐的种子萌芽了。语录歌和革命歌曲听多了后,有人开始点样板戏的唱段。殷承宗从未想过要用钢琴来弹奏京剧,他开始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行的,这太怪哉了,这两个东西风马牛不相及,距离非常之远,怎么能融合在一起?可他转眼又想,为什么不试试?整天在钢琴上弹奏语录歌和革命歌曲不是已经够怪的了吗?他试着弹了一些《沙家浜》的唱段,没想到特别受欢迎。由此受到启发,他就到中国京剧院找刘长瑜与钱浩亮等人了解和学习京剧样板戏,为《红灯记》的一些唱段写了钢琴伴奏,演出后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江青的支持。《钢琴伴奏红灯记》也成为样板戏《红灯记》的一个特别形式而流行。从此,被打入冷宫的钢琴可以抬出来公开演奏了,当然不能演奏西方古典音乐,只能弹奏《钢琴伴奏红灯记》。虽然能上台演奏钢琴了, 但殷承宗还不满足这个钢琴伴奏的角色,琢磨着更大的机会。正好,对艺术不陌生的文革旗手江青想到过要搞一个气势磅礴的革命的钢琴协奏曲。江青在接见当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一名学生时说,《黄河大合唱》很有气势,可以用《黄河大合唱》为基础搞一个钢琴协奏曲。这位学生以大字报的形式在中央音乐学院公布了江青的这个想法。殷承宗知道后,立刻写了创作《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报告给江青。江青同意了殷承宗的报告,并批示,用《黄河大合唱》要留曲不留词。江青批准后,中央乐团组建了以殷承宗为负责人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集体创作组,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出了《黄河钢琴协奏曲》。演出后受到一致好评和称赞。当然那时是不可能有正常的艺术评论。这就是殷承宗让文革中受禁的钢琴得以复出的三步曲:第一步,弹语录歌和革命歌曲,第二步,弹样板戏,搞出《钢琴伴奏红灯记》,第三步,搞出《黄河钢琴协奏曲》,让钢琴和交响乐队至少能演奏一个近似古典音乐的作品,虽然只是一个御用作品或官方作品。这就是《黄河钢琴协奏曲》产生的畸形背景。

畸形的创作方式:禀承领导意图和指示来进行集体创作。对于非常个性化的音乐创作来说,尤其是钢琴协奏曲这种器乐形式,由几多人组成集体创作就不是正常的写作方式。殷承宗说过,在创作中经过大家讨论后仍有争议的事,他来定,他定不下来的,交给江青同志决定。可见,《黄河钢琴协奏曲》集体创作组其实就是为了完成一项政治任务而写作。当然不怀疑这个创作集体的每个人对《黄河钢琴协奏曲》可能怀有的高昂的写作激情,毕尽在当时仅有语录歌,革命歌曲和样板戏的年代,能够参与写作一个比那些东西更能体现自己音乐才能与学识的交响音乐作品,也算是一种安慰和寄托吧。江青批示的留曲不留词为黄河钢琴协奏曲定下了第一个框框。不留词实际上就是不要与《黄河大合唱》的词作家诗人光未然有关系。江青在文革中曾点过这个诗人的名,使其成为黑帮被打到。不留词没问题,这是一首纯粹的器乐曲,不需要词。但对留曲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理解。用多少原曲的旋律才是江青所说的留曲呢?能否只用原曲的一些音调为素材,按钢琴协奏曲这种器乐曲自身的规律加以发展创作而成?从完成的作品来看,留曲就是将《黄河大合唱》的的几段主要歌曲旋律基本上原样照搬到《黄河钢琴协奏曲》里,就是将原来为声乐创作的歌曲用器乐来演奏。只是将这些歌曲旋律编配的更为器乐化一些,加一点前奏间奏和尾声等等。虽然将那些歌曲移植到钢琴上的编配做的还不错,但这首作品最基础的音乐形态是按人声的特点而创作的合唱歌曲,不是按钢琴这件乐器的特点和规律来创作的。正是由于这个艺术上的致命缺陷,《黄河钢琴协奏曲》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为政治服务的或宣传爱国主义的官方音乐作品,不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音乐艺术作品。下面两个例子表明,为了文革政治的需要,在一些音乐细节上,江青还强行指示让创作人员加入她想用的政治歌曲的旋律。例一:当殷承宗带着乐曲的初稿录音给江青审听后,江青立马说这个创作集体犯了路线错误,因为作品没有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江青要他们在高潮处加入《东方红》的旋律。殷承宗立刻打电话给创作组传达了江青的这个指示。等殷承宗回到乐团,创作组已经有了修改方案,殷承宗很满意。对创作组的那些作曲家来说,加入个《东方红》的音调不过是小菜一碟,可政治上合适了,艺术上就更不合适了。例二:更有甚者,江青还指示将修改后的作品录音送到工厂,农村和部队,请工农兵进一步提修改意见。北京军区有个战士听了作品后提出,为了体现国际主义精神,应该将《国际歌》的旋律加进去。江青完全赞同这个意见,所以在《东方红》之后,《国际歌》又加入了《黄河钢琴协奏曲》中。文革时期,《东方红》和《国际歌》这两首歌是一对标志,经常在一起出现。许多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放《东方红》,结束时全体起立放《国际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早晚的新闻联播也是《东方红》开始《国际歌》结束。完全可以断定,江青加入的《东方红》启发了那个战士要加入《国际歌》的提议。如此的音乐创作,被说成是大杂烩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来谈谈《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魅力。《黄河钢琴协奏曲》不仅在文革时期,就是在今天也是深受中国听众喜爱的,在中国常演不衰,不可否认其魅力的存在。为什么这个畸形的有艺术缺陷的作品能受到中国听众的喜爱?这得从《黄河大合唱》说起。知道《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中国人多半也知道《黄河大合唱》。如上所述,《黄河钢琴协奏曲》是用《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些歌曲编成用钢琴与乐队演奏的纯器乐的曲子。笼统而言,《黄河钢琴协奏曲》就是用钢琴和管弦乐队来演奏的《黄河大合唱》选曲。可以豪无疑问地说,《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魅力主要来自《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它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品,同时在艺术上也是一首杰出的大合唱音乐作品。唤起民众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是作品的主旨内容。光未然为《黄河大合唱》写的歌词非常优秀,有血有肉有气势,很打动人。〈黄河船夫曲〉激昂磅礴,〈黄河谣〉美丽忧怨,〈河边对口曲〉表现了被迫离乡背井的两个流浪者,〈黄河怨〉道出了惨遭蹂虐的妇人的悲哀气恨,〈报卫黄河〉激情燃烧和催人振奋等等。冼星海被这些歌词深深的地打动,六天就谱完 了全部音乐。冼星海的音乐非常成功,将《黄河大合唱》歌词表达的各种情绪更加深化感人,首演后传唱至今,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合唱音乐作品的一个经典曲目。作为中国的近现代音乐来说,《黄河大合唱》的艺术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就是中国人将西方音乐的技术与方法甚至音调和中国因素相结合而创作的音乐。一九零二年沈心工用从日本转手的西方歌曲旋律填词写出第一首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它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开始。一九三九年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将西方大型音乐形式与中国民族因素相结合的杰出的大型音乐作品。在《黄河大合唱》之前,有黄自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大合唱清唱剧《长恨歌》。《长恨歌》有的段落不够成熟,有的地方有洋腔洋调的感觉。也有的段落还不错,如经常被提到的〈渔阳鼙鼓动起来〉和〈山在虚无飘渺间〉,其中〈山在虚无飘渺间〉是最早将中国韵味与西方音乐多声技术结合较好的一首作品。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每段都写的很好,很有个性,又能在全曲的基调上统一起来。在我看来,《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成就最大的是西方音乐技术与中国民族音乐素材的高度融合性,二者浑然一体,是前所未有的。你能体会到西方音乐中清唱剧的形式和交响乐队的手法,但很少洋腔洋调的感受,完全是中国气派。几个例子:〈黄河船夫曲〉中人声演唱的船工号子和乐队演奏的浪涛音型交相辉映,非常震撼。〈黄河谣〉女声齐唱开始的旋律听起来民族风格很浓,但又不是纯粹的民歌音调,是中西两种东西有机融合的结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好听,而是深深的优美动人,非常有魅力。女声独唱〈黄河怨〉在中国独唱声乐作品的戏剧性和悲剧性刻化上非常优秀,迄今为止,也是同类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骄骄者。〈报卫黄河〉的轮唱效果声势浩大,非常出色。《黄河钢琴协奏曲》能受到中国听众的普遍欢迎,与《黄河大合唱》的巨大成功分不开。由于这些历史原因,《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交响音乐中的一个最有影响的著名作品是无疑的,但它在艺术上不是一个杰出的钢琴协奏曲也同样是无疑的。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