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小崗村
在網上看到一些讚揚新時期小崗村“偉大成就”和“先進經驗”的文章,發現其內容多有不實,觀點多有謬誤,覺得有責任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把一個真實的小崗村告訴世人。
鳳陽縣小崗村原來是一個只有二十戶農民的小村子、窮村子。1979年初該村農民為了填飽肚子,私下商議分田到戶(本來就是分田單幹,只不過農民沒有土地所有權而已,可後來的官方宣傳卻編出了個“大包幹”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名字),當年就立竿見影,糧食比往年多收了很多。這事被務實的萬里和鄧小平知道了,給予支持,並在全國推廣,從而使毛澤東所搞的人民公社被徹底廢除,使全國八億農民從吃不飽飯的農奴變成了能吃飽飯的自由人。這確實是鄧小平的一項偉大歷史功績。根據鄧小平的思想,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分田到戶是遲早的事,小崗村只是一個突破口。如果沒有小崗村,也一定會找出別的什麼村來充當這個典型。在安徽省就有比小崗村更早搞分田到戶的村子,只不過小崗村的材料報得早,寫得好,所以有幸被選中了。
小崗村經驗的實質就是否定毛澤東的農業集體化政策,返回到集體化以前的狀態,所以談不上什麼改革和創新。當然應該肯定,這種看似退步的做法對中國來說就是重大的歷史進步,是對廣大貧苦農民的偉大的解放運動。農民重新獲得自由、獲得尊嚴,比增產糧食、吃飽肚子意義更為重大。農民從人民公社的桎梏下解放出來,成為自由人,才使得後來進城務工,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成為可能。這是鄧小平當初也沒有預料到的。現在很多年輕人完全不知道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的農民是何等的不自由。社員如果沒有得到生產隊長的批准,就不能夠離開自己的村子去趕集、走親戚,甚至去討飯,更不用說進城找工作了,否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比如被剋扣口糧(農民的口糧全部由生產隊發放)、打罵或者關押。現在的農村青年要想到外地打工,說走就走,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批准,這在人民公社時期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事。從中國歷史上奴隸社會瓦解開始,中國農民當了兩千多年的自由人,可是到了公元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他們便失去了自由。是毛澤東把原本是自由人的農民變成了農奴,是鄧小平把農奴變回了自由人。所以說實行分田到戶,廢除人民公社制度,打碎套在農民身上的枷鎖,其人權意義更大於其經濟意義。為什麼諸多官方和民間的評論家在評說小崗村的歷史作用時,都有意或無意地迴避了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呢?顯然是為了維護毛澤東這尊神像。
說到小崗村,我們應該有歷史的和實事求是的認識:第一,它的歷史作用不容低估,歷史會永遠記住它的名字;第二,可以說從全中國解散人民公社的那一天起,小崗村就已經完成了它的重要歷史使命,往後就應該讓它象全國其它村莊一樣,順其自然,任其發展,不需要給它任何特權,也不需要進行任何行政干涉,該窮就窮,該富就富。可是有些人出於某種政治目的,卻想讓它永遠先進,永遠成為樣板,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也是不太可能的。2004年安徽省委為了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塑造小崗村,派財政廳幹部沈浩來小崗村擔任黨委第一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小崗村本來只有二十戶人家,原來的生產隊長有能力有膽識把大家組織起來搞分田到戶,難道沒有能力領導一個小村子?還要從省里空降一個救世主?沈浩到小崗村以後就把農民們召集在一起,大談他的宏偉計劃,說目前這樣分散單幹不可能致富,所以要把分下去的土地收回來,搞“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建這個園那個園,辦這個廠那個廠。“大包幹”帶頭人嚴宏昌等大部分農民表示擔憂和不贊成(我看過他們開會的電視報導)。可是沈浩的“宏偉計劃”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還是浩浩蕩蕩地展開了。由於有中央各部委和省委、縣委作後盾,所以財源滾滾,土地更是不在話下,想要多少就劃多少。20年來(從1993年起小崗村的主要領導都是空降的),由於國家長期輸血,不斷整形,小崗村已成長為一個不倫不類的龐大怪物,一個別的村無法學習的虛假典型。讓我們來看看它現在的模樣。
如今的小崗村範圍比原來的兩個生產大隊還要大(所以成立了黨委),把附近20多個自然村都劃了進來,土地全部被政府收回,按照領導的意圖統一規劃。走進小崗村核心區(即原來的小崗自然村),在又寬又長的村道兩邊,兩排白牆青瓦的建築已經完工(時間指2013年),這是小崗村農民住宅的二期工程。若干年以前,政府為小崗村農民統一蓋了新房,據說現在看起來樣式有些過時了,於是推倒重蓋。新蓋的住宅是江南民居風格的,前面是門面房,可以開飯館、商店,後面是三層的住宅小樓,中間有個小院,堪比高檔別墅。走過住宅區沿村道再向東,右前方有一大片歐式建築,紅頂黃牆,氣勢非凡,占地大約有一公里見方。遠看以為是高檔度假村,走近看牌子才知是“小崗村高科技產業園”(在一個偏僻的窮村子裡建高科技產業園,不是腦子進水了嗎?)。靠近村道邊的一長排大樓原來是政府投資建的飲料廠(這也能算是高科技產業?),現在已經倒閉。整個園區里荒草叢生,足有一米多高,完全廢棄了,變成了鬼城。浪費了這麼多的良田和人民的血汗錢,沒有人心疼,沒有人被問責,因為這都是國家白給的錢。在村道的北邊(高科技園區的對面),一棟大樓正在施工,看框架猶如縣政府辦公大樓。原來這是“大包幹紀念館”的新樓,因為領導認為原來的紀念館太小了,不夠氣派。在紀念館的東邊,在所剩不多的農田裡有一塊麥地,麥子已經成熟,走近一看,小小的麥穗實在讓人不敢恭維,這就是恢復集體經濟後的豐碩成果?怎麼還好意思讓全國人民來參觀學習呢?
我們再走回到村西頭,在靠近大路邊,“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新館工程也正在施工。2009年11月“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線,年僅46歲。”(其實是因喝酒過量而死。有領導解釋說:喝酒也是為了工作。) 死後被官方樹為 “時代先鋒”、“優秀基層幹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領導又嫌原來的陳列館(一個二層小樓)小了,於是在旁邊又建一座精緻華麗的江南四合院。
本來已經很寬的村道還在加寬,並用打磨平整的花崗岩石板鑲邊,比北京長安街的路邊石頭還要高級,看來上面給的錢真是多得不得了,不花白不花。小崗村通往鳳陽縣城的公路更是高標準豪華型公路,主要供上級領導來視察和各地組織的參觀團使用,平時車輛很少。沿着這個高標準公路的兩側,排列着江蘇張家港援建的葡萄園、“農業部小崗村現代農業示範園” 、“小崗村敬老院” 、“小崗村生育關懷與幸福家庭活動中心”、“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 、“小崗村農貿市場” 、“小崗村大酒店”等等展示政績的櫥窗。“小崗村農貿市場”是政府投資興建的,面積很大,由於小崗村的地理位置根本不適合作農村集市,所以市場建成以後沒有農民來買賣東西,如今只好廢棄在那裡。“小崗村大酒店” 是一棟8層大樓,政府原來打算給來自全國的參觀者和旅遊者入住,可是今天的參觀者寥寥無幾,看來沒有幾個人去入住。
如今的小崗村已被鳳陽縣政府定為四星級旅遊景點(級別高於明皇陵),真是荒唐可笑。政府花大力氣打造的新時期小崗村有什麼示範作用呢?它現在的基本經驗就是:向國家要錢(或者是國家主動給錢),這樣的經驗誰能學得來呢?它的另一個經驗是政府把農民的土地收回來,賣給外資或城裡的企業主,使農民再一次失去土地,淪為僱農。實際上新時期的小崗“經驗”完全違背了當年的“小崗精神”和鄧小平的政策,是政府官員們搞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是毛澤東幽靈遊蕩其間的“烏托邦”試驗基地,是一個“崇毛去鄧”的典型。如果鄧小平還活着,他決不會允許這樣做。
當年的“小崗精神”和鄧小平政策本質上就是尊重農民的意願,不要強迫農民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現在的許多政府官員和毛澤東一樣,自以為是救世主,總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對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橫加干涉。當年毛澤東把農業集體化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說得幾乎人人都相信。他認為自己發明創造的人民公社和大食堂好處多得不得了,農民肯定擁護。結果怎樣呢?他的“偉大創舉”給全中國的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僅小崗村所在的鳳陽縣,在1960年農民就被活活餓死了好幾萬,占農業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小崗村175口人,餓死60人(死絕6戶),占34%。現在許多中國人對這一段悲慘的歷史一無所知,你就是告訴他他也不相信。這就是維護毛澤東、掩蓋歷史真相造成的惡果。如今,毛澤東的幽靈仍舊在中國大地上徘徊,繼續控制着許多人的思想和行為。驅散這個幽靈是中國人今後的長期任務。
老貧農 2014.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