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八戒传习录: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主旨:本章承接第十八章,针对的仍然是寻求真理时的失焦问题。告诫君王,目光要从“圣智,仁义,巧利”等失道之后才有的补救现象上移开,回归到素朴之道的根本上来。 本文一开始用了三个否定形式的排比句,说明应当放弃表面文饰。但否定法,归纳法是不能概括表达出全面完整的意思。因此老子又正面表达他想说的意思--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回归大道。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弃绝名人级别的民间偶像,弃绝世俗的治国智巧之后,才能于国于民有更大的利益。---这是从信仰文化高度讲。 圣,是指当时百家名人。因为道是至高至纯的真理, 把人偶像化会把道德标准降低。任何道之外的旁枝,要么仅仅是部分正确,要么就是缪误,不足效法。其中包括周公,老子,孔子等,都不足效法,不能当成偶像崇拜。
老子《道德经》也是把人引导来“道”的面前,真正的真理是道,远非这些带'子'的名人。老子是那指月的手指,你要望月,而非手指。 除了这些“偶像化”和“圣化”的名人之外,还有一些代表智者的世俗谋士,从道的眼光来看亦不足成事。 弃绝了他们,百姓转向完全的真理---道,才能奔向光明。道是活的,是可以进入人心的。道在人心里住下,人可以明白的真理远在道德经本身这5000字以上。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放弃追求“施仁,行义”这些有虚名而无实效虚华,社会慢慢会安静下来,百姓也会归回父慈子孝。---这是从施政角度讲。 当君王总是想着要给百姓“施仁,行义”时,就是对大道认识的失焦。大道上游处理好,“施仁,行义”这些补救措施就没有必要。 如果为了要“建功立业”、“流芳百世”而刻意去追求虚名,那么上行下效,会把这种追求虚名,远离大道的恶习传给百姓。他们没有条件去追求仁义,却可以去追求孝慈的名声。这将导致国乱而家失和,“忠臣,孝慈”将被迫登场。 鉴于此,君王要紧盯大道,放弃施仁义,求名声。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要把机巧作为社会的风尚,不要把货利当作君王和百姓的追求,盗贼现象自然会减少。---这是从经济角度讲。 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百姓崇尚雕梁画柱,和手工复杂的用品等,都是追求机巧;当君王唯经济为目标,百姓唯财富作为时尚时,就进入货利障眼的光景。 不是说机巧盈利不应当存在,而是说作为君王,你不能把这些当成时尚,弄成社会的主流。这是有形的层次,这些欲望太甚的话,上看远离了无形的大道,下看是比巧斗富成为潮流,随后的盗贼欺诈必随之而来。
当货利成了衡量人的标准时,不管人财富有多丰富,一但欲望大于他拥有的财富,人人都可能变成盗贼。而欲望大于财富 ,对世俗而言是常态。 与君王来讲,这些人成为盗贼,被法律所刑杀,与君王的施政不良直接相关。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如上所言,从信仰文化,施政方略,经济这三个方面入手,老子讲了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但意思概括还不完全,而应当从根本入手。 即追求素朴而非奢华,谦下无我,降低欲望,回归大道。
老子用三个否定句,表达了三个施政过程中有条件的应许。能够做到前面三个否定,后面的就是结果。
拂去虚名浮华,去繁从简---见素。 穿过有形的形而下,回归形而上的道---抱朴。 谦下无我,顺服于道---少私。 去掉欲望之后,才能见道---“常无欲以观其(道)妙”---寡欲。 另外,常见的对“此三者为文不足”的解释为:这三者是以文饰治天下,是不够的,应该抱朴归真,用道来治天下。也通顺,放这里供参考。
总结:君王要警惕:信仰文化不要被“圣智”所迷惑;施政不要在“仁义”上作文章;个人生活上不要求巧逐利,社会风气也要绝巧弃利。作为一个君王,要回归大道才能无为而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