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心得 (三)——透视中国文化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既有丰富独到令人骄傲的地方,也是战乱不断,血泪相伴到如今。辉煌的阴影之下,更有许多的不堪回首。 如何敢用“透视”二字? 人本来看是难的,但在神本文化中去看,比雾里看花还要清楚一些。
今天尝试着用一个“爱”字为坐标,去定位中国文化在世界大家庭中的位置. 在希腊文化中“爱”字有四种写法,他们分别是:Eros, Astorgos, Phileo 和 Agape. 每一个层次25分计,让我看看结果如何。 一, Eros 之爱,是一种本能的,关注点是自己,可称为“糕饼之爱”。就是婴儿也知道把妈妈手里的糕饼要过去。是向内吸收,而不是给予的爱。对象主要是物质的,形而下的。人欲望所系,包括衣食住行,情欲,名利都是这个层次。比如一个男人看漂亮女人,首先能得到性的满足,次是满足眼目的要求,上得厅堂。如果女人满足不了这两条,他就不会爱。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大概人人都可以要这25分。
二, Astorgos,可称为“亲情之爱”。像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爱。这种包括血缘关系在内的亲情友情之爱,仍旧属于较本能层次的爱。这种爱在动物之间也存在,被古人称之为“虎狼之爱“,就是老虎和狼也有的那种爱。中国文化的“孝悌”属于这个层次。这个层次做好,50分。如果这个层次很差的话,连虎狼都不如了。
三,Phileo,爱邻舍。这种爱比亲情之爱更高一个层次,除了有血缘关系和熟悉的亲朋好友之外,更扩展到了没有直接关系的陌生人。这里邻舍是指你能所遇见的所有人,包括所有与你联系得上的人。中国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泛爱众”、人道主义、国际主义等,属于这个范畴。这个层次能达中等水平,就算及格了。
四, Agape,来自于神的爱。是难以理解透彻的最高层次的爱。这种爱是属灵的,有感应和穿透力。这种爱可以帮你清除、战胜存在你身上的大患。这祸患在西方称之为“罪”,中国文化称为“欲”。从阴阳五行上讲,是属阴五行。包括贪欲、情欲、恋物、羡慕嫉妒、恨恶刑杀。一但你领受这种爱,人将会锐变腾飞。套用“黄帝阴符经”的说法是:“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就是说你一旦认清这五贼,并战胜他们,你就将昌盛。
这种爱既是对肉体,更是对灵魂的全面更新引领,是来自于道,并通过道内之人传播给世人。是从神的角度去爱他创造的世界,远超越人本之爱。这种爱不容易识别,不被广泛接受。诚如老子所说“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希腊文化中“爱”的四个层次,是从低到高,从完全形而下的,肉体的,本能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之爱,到完全来自神的,形而上的,以灵魂为导向的爱。这两个极端就是从魔鬼到上帝。前一个体贴将要腐烂的肉体。Agape 则是以道来孕育不灭的灵魂,以永生和分享神的喜乐为目标的爱。能达到这个层次里,就是优秀了。当然,也只有神才能完全。
了解了爱的四个层次, 现在来分析中国文化的过去与现状。 现如今的,90%以上的,以比阔斗富的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属于第一个体贴肉体的“糕饼之爱”层次。他们心里的目标就是自己的身体愉悦,就是自己的享受。虽偶尔会达到第二个,第三个层次,也就那么一闪而过,他们做不到。这个层次是非常初级的本能自私之爱。个人可以眼瞎,但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导向也这么低的话,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再看我们以儒家为核心的孝悌文化,中国人对孝道的发挥可以说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家人一旦离世,恨不得买张票共赴黄泉...。这也不难理解,老子的神本文化他们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儒家以人本去试图解读神本文化。天离地有多高,人本文化就距离神本文化有多远。
以服务丧葬为背景的儒家,为了拔高孝道,更把丧葬文化向高度复杂的畸形发展。几棺几椁,守孝几年...祭祀死者上更是标新立异,“祭如在”,意思是祭奠死人时就如同死人还活着一样谦恭。或者现代口语化表达:“我们玩得跟真的一样!” 这种玩法古人不采纳,玩不起,现今也还是玩不起。 如果不理顺其本质和来龙去脉,没有几个人敢对“孝”文化提出异议,肯定找骂。但是孝文化终究还是亲情之爱的范畴。就是亲情之爱打满分,也还是只有五十分的水平。许多影视作品,为了突出一个大人物,在孝道上大作文章,好像除此之外没什么东西可用。认知深度有待提高。以避免空洞,误导。要跳一个两个台阶,50分的范畴内还能高到哪里去?
不是说不应该重视孝道,但是孝道不应该成为我们文化的顶峰。许多卓越不可能仅仅从孝道而生,因为我们的眼界有限,什么好事情总是朝孝道上靠。 犹太版道德经也高举孝道,列为十戒之一:“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土地上得以長久。” 不孝之子上帝减其寿命。惩罚相当严厉。
那么第三个层次的“爱邻舍”之爱,我们文化中也有,很少很少,远非主流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去描述那些成功的,君王级别的大人物时才用到“泛爱众”。比如说: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以救病人;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说刘备带百姓逃难等等,主要在爱邻舍的形而下级别。就是这个级别的爱,也不是说教和比葫芦画瓢就能奏效的,要有无形的道的协助才能做到。也就是说,第三层次的“泛爱众”,已经有道的帮助。否则就流于能说不能行。 对这种“爱邻舍”,“泛爱众”之爱的各人体验,因为经历见识不同,不好下结论。常在世界各地奔跑的人,可能更有切身的体会。 儒家文化虽有“泛爱众”一说,但因为人灵魂的软弱,能说不能行。除了用于批评论断人之外,对自己也仅仅说说而已。
老子说“报怨以德”,孔子说如果以德抱怨的话,那么“何以报德?”所以儒家讲“以直抱怨”。就是说:人本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神本。 神免了我们千万贯的罪债,我们免去欠我们几贯钱的人,又有何难?道在灵魂和有形两个层面供应我们,我们不缺乏。但人本无法从神领受丰富的爱和资源,导致灵里的贫乏,而不能免他人的债。归根到底,人本无法从神本支取丰富资源,是问题所在。
道不是传道人想给谁就能给谁。能不能领受,主权在道不在人。要是老子有主权的话,早普及给中国人了。老子那么爱我们,肯定拼了老命也要把道传给国人。事实上,连孔子都没有那么幸运被道拣选。而老子对孔子的爱,是那种类似父对子,恨铁不成钢的挚爱,却无法授之以道。 孔子没有被道拣选是孔子的错吗?当然不是。孔子和儒家已经够伟大了,把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用尽全力去努力打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但是,天下乃神之器皿,离开道大家不能做什么。
神本文化浸润的希腊之“爱”,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文化在这四个档次中的位置。我们认识了,学习了,提高了,才是名符其实的爱中华。而那些除了护短就是盲目贴金的,不仅帮不了中国文化,而且带来被轻视,被边缘化的命运。因为虚假的经不起推敲的粉饰,只能麻醉自己,其他人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