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猪八戒的黑板报
  热诚关爱每一份友谊,沐浴轻松网络世界
我的名片
猪八戒
注册日期: 2013-06-10
访问总量: 110,16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夫唯无
· 老子《道德经》第69章 抗兵相加
· 老子《道德经》第68章 善为士者
· 老子《道德经》第67章 一曰慈,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以其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民之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为之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参考消息】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民之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国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
· 老子《道德经》八戒传习录 第49
· 老子《道德经》第45章 大成若缺
· 老子《道德经》第43章 天下之至
【婚姻家庭】
· 哭倒晕倒的相偶经历
· 探索傻女有傻福之谜 --女人的精
【转转看看】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
· 老子《道德经》第47章 不出户,
· 老子《道德经》第41章 上士闻道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感情生活】
· “采访” 张爱玲 (下)
· “采访” 张爱玲 (上)
· 梦里梦外-- 适可而止
【随便说说】
· 老子《道德经》第69章 抗兵相加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
· 老子《道德经》第44章 名与身孰
· 老子《道德经》第42章 道生一,
· 老子《道德经》第39章 昔之得一
· 《道德经》第38章 上德不德,是
· 老子《道德经》第37章 道常无为
· 老子《道德经》第22章 曲则全,
· 老子《道德经》八戒传习录 :第
【时事评论】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夫唯无
· 老子《道德经》第68章 善为士者
· 老子《道德经》第67章 一曰慈,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以其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为之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
· 老子《道德经》第48章 为学日益
存档目录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道德经》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帝王篇之七
   

《道德经》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帝王篇之七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前言:从本章开始,就进入《道德经》的“德经”部分。三十七章以前的“道经”主要以道为主轴,讲道在宇宙及人类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三十八章以后的“德经”,主要讲接受了一些道的人。讲人应当如何更好地依道而行。
“道经” 与“德经”的分界线并不十分清晰。内容互相穿插的有很多 。既然前人这样分了,我们就依循着说。但完全把这两部分分开是不可能的,还是以追寻老子的本意为主。


主旨:根据与道的关系远近,老子把国家管理者,或者说君王,划分了几个层次,分而述之。

最高层次的君王在道的层次,能够与道合一。让道作为该君王自己的主宰,自己则完全虚己无我,把自己当作“刍狗”一样的,或说像工具一样,由道去作主作王,去对国家进行施治。

因为道是灵,这个级别的施治,是在形而上的灵魂层次。君王则只求道完全掌权,自己甚至连点想法也不要。特点是:作用于无形层面,外看无为。君王本人没有任何为自己考虑的心思,即无以为。本章说的上德是这个层次,因为说的人虽与道合,但人不等于道。因此用上德代表人的最高层次。除此之外的层次,如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等,皆属道之外,也就是形而下的有形层次。根据有道程度的不同,渐次分类解释。

其次为下德,但这里的下德几乎指上德之外的所有层次,涵盖了仁,义,礼。不合适说:下德”优于上仁,或下仁优于上义等,这样推理解释。紧扣原文更能体现老子本义。下德是用行为来施治。社会轻度动荡。

第三层次是上仁,就是君王以仁慈关爱众人的级别。但已经不能在灵魂层次施治,只能用形为来施治,社会中轻度的动荡。

第四层次是上义。社会动荡,仁爱已不能化众,人心中欲望剧烈。已从心里的恶念转化成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君王要藉着行公义的法律大旗来平易社会。义,就是公义。

第五个层次是上礼,就是天下“道德仁义”尽失之后,人心中的欲望几乎不受控制,危害社会为所欲为,社会极度动荡混乱,君王已没有足够的智慧与策略来平易社会。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可参考第17章的内容。这个分类也基本上够了,不再去谈下仁,下义,下礼……,大道看事情始终以至简易守为核心,不屑于争论之百家的文字游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德行最高的君王,不在有形的层面对百姓大众施以仁德,而社会大治。因为他有全德。


上德,就是与道合一,尊道为大的君王。不德,就是不在有形成面施恩德,也不受外在律法的影响,而在灵魂层面作功课。是以有德,所以说他有全德,是真正的有德。全德是一个很高的标准,除非与道合一不可能有。
因为在讲人,所以没有把这一层次称为道的级别,而是说上德。但文章后面提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知,这一层次是讲道之内的层次。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之下的层次都可说是下德,不能够在无形层次上施治,只能通过行为来对社会进行施治—不失德。所以不是全德,或说无全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上德乃道的层次,在形而上的灵的层次上作为。在肉眼可见的形而下层次上是看不见动作的,所以说无为。“无以为”就是不为了什么去做,不刻意去追求做好事。这样的君王如“刍狗”,完全让道主宰,自己连想法也没有了。虚己无我到了极处。即无我,故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以下的君王与道关系疏远,不能用无形的方法去施治,只能身体力行去做了。有以为—-不能完全虚己,已经有“我”了。既包括把国家治理好以留名的想法。本应该是以道的旨意为目标,因为他们看不到道,也就只有自己的想法了。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即为有单纯的仁爱怜悯之心,尽心尽力用一颗爱心去施治。也没有名利之心,没有回报交换心态。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就是能够秉公执法,行公义的人。他们通过法律施治,在有形层面,有自己的思想要求。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在道,德,仁,义尽失之后,就落入用“礼”,“文明规条”粉饰的光景。这时民不聊生,社会混乱。许多人对这种虚伪的花架式叱之以鼻、不予理睬。当政者就开始赶鸭子上架,比如搞点利益交换,发奖排名等。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个一个以道为核心,从道—德—仁—义—礼,一个与道渐渐疏远的顺序。

第一层次是道,有道而无我,在无形层次去解决问题。第二层次是德,道的知识理论装备也不差,但与道的关系渐远,你要身体力行。
第三层次是仁,道的知识不甚完备,知道有道,但关系疏远。只能以行动去爱民治国。
第四层次是义,道的的知识残缺不全,有一些律法性道德条款装备,已经对道的感觉时有时无。完全靠自己的血气,靠自身的力量去施政 。尚能持守法律公正,有高举自己骄傲的心态。

第五个层次是礼,道在他心中荡然无存,道也不与他交往。因为他们心里骄傲自大,完全依靠肉体,凭血气。企图用一些道德规条去施教众人。人的内心欲望之害他们看不到,也解决不了。企图让人自觉去遵守那些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道德规条 。从没有成功过,也不可能成功。但可以用这些规条遮羞。自己都做不到,但常依规条论断批评他人。毒化社会,激化矛盾。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属礼层次的人,道德仁义尽失,灵魂上“欲”魔猖獗,施治的人则束手无策。无论君或民,茫茫然不知所往,不明所行。虽有忠信的想法,却是行不出来。行出来的尽是欲的外在表现。一旦一邦出现尚礼,是该邦祸乱的征兆。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前识者,前面提到的“夫礼者”。就是说:礼虚有道的外表,但不是道,离道很遥远。尚礼是人心愚昧,社会愚顽的开始。

老子深知,当时儒家推广的礼不是真道。道在人的内心而不在外表。道能改变人的生命。待人的生命被道充满,美善的仁慈礼让自内向外流露,社会将不治而大治。反之,人的内在生命,永远无法因为外在的礼仪而有所改变。

生活中物质丰富,内心却是空虚;身强力壮,内心却是破碎;手脸干净,却掩饰不了内在的污秽与诡诈。
人,真是空虚痛苦啊 !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所以有道的人,能够识透人与社会的真正问题所在,他们勇于担当责任,从根本的道着手。尽管费时费力,却为了道的旨意,为了众人的长远福祉,不去搞那些华而不实的短平快。他们通过道,从大众的内心灵魂上着手,而不是去搞形象工程。

故去彼取此。

所以有道之人会舍弃追求不实的礼仪,而是去追求根本的道。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