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的李鴻章詩 (五之四)
KC
真偽對照﹐高下立見﹗
昨日揭出李鴻章原詩全文﹐現將李氏真本與《走向共和》所引贗品對照﹐比較兩者對應部份﹐供讀者仔細品評。
玉節對玉帶 --
《辭源》﹕玉節﹐玉製的符節﹔節﹐信物﹐周禮地官掌節﹕“守邦國者用玉節。”至於玉帶何所指﹐不能確知。估計節之簡體字(节)形近於帶(带)﹐可能因此誤植。閶﹐閶闔﹐泛指宮門。
繡裳對繡襄 -- 繡裳﹐其意自明﹔繡襄﹐未之見也。裳﹑襄字形相似﹐極可能又是手民所累。
曳影對電影 -- 《辭源》有“曳影”條﹕搖晃的影子﹐初學記.四.南朝梁簡文帝三日侍宴林光殿曲水詩﹕“風旗爭曳影﹐亭午共生陰。”“电”影者﹐顯係誤讀﹐不贅。
切雲對切雪 -- 亦據《辭源》﹐切﹐貼近﹑密合。荀子勸學﹕“詩書故而不切。”注﹕“詩書但論先王故事﹐而不委曲切近於人。”切雲﹐上與雲齊﹐形容極高。楚辭屈原九章涉江﹕“冠切雲之崔嵬。”注﹕“戴崔嵬之冠﹐其高切雲也。”至於切“雪”﹐遍查不得其解﹐莫名其妙﹗
戈槊對弋望 -- 戈﹑槊皆古代兵器﹔弋望﹐疑因字跡潦草﹐誤認誤植所致﹐其意難明﹐尚祈方家有以教我。再者﹐以“弋望”對“旌旗”﹐不知如何對仗﹔“戈槊”對“旌旗”則大不同也。
佽飛禁旅對同攜禁旅-- 據《辭源》﹐佽飛﹐官名﹐漢少府屬下武官左弋﹐武帝太初元年改名為佽飛﹐取古勇士佽飛為名﹐掌弋射﹐有九丞兩尉﹔又作佽非﹐春秋楚勇士﹐見淮南子.道應.氾論﹐亦作佽飛﹑茲非(並見漢書宣帝紀注)﹑茲飛(後漢書馬融傳廣成頌)。又“佽”字亦解作排列有序﹐通次﹐詩小雅車攻﹕“決拾既佽﹐弓矢既調。”疏﹕“手指相比次而後射得和利。”“佽飛”一語雙關﹐與“羅拜”對仗﹐堪稱妙絕。羅拜﹐羅列而拜﹐三國志魏張遼傳﹕“所督諸軍將吏皆羅拜道側。”至於“佽飛”之改“同攜”﹐既失意境﹐復有失黏之弊﹐高下何異天壤﹗
千帳對千帆 -- 既然是禁旅﹐“千帳”顯然較“千帆”更合情合理﹐更能融入情境。北洋水師為新式鐵甲船﹐不用風帆﹐故“千帆”似不合時宜。況且“帳”比“帆”更合音韻之美。“帆”字大抵又是字體潦草傳抄之下造成的錯誤。
通觀李文忠公原作﹐用詞古雅﹐典故允當﹐韻律嚴正﹐對仗工整﹐雖是擦鞋之作﹐境界不高﹐畢竟進士手筆﹐非庸手濫竽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