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北京又見霧霾天氣,見圖。為什麼叫霧霾天氣?我很納悶,隨即在網上一查,才知道“霧霾天氣”說法的由來。 現摘抄如下: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受污染質量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天氣”是不是有毒空氣?這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因為它已經危害了老、弱、病、殘甚至身體抵抗力不強的一些人群的健康。說嚴重一些,霧霾空氣就是空氣污染,它可讓人的咽喉發炎,導致人的肺部受損。 為此,我查看了百度百科,現在引用原話:霧霾是什麼?簡單地說,空氣中細微的水珠是霧,細小的顆粒是霾,兩者合在一起就是霧霾。一般遇到無風的日子它就形成,而且瀰漫在城市上空,阻擋了光線,就形成了“暗無天日”的陰霾。 事實上,霧霾的形成遠非那麼簡單,用科學眼光來看,塵埃和水氣會在空氣中發生化學反應。那麼,細小塵埃是哪裡來的?它們表面附着的是什麼?內部又是什麼?有沒有毒害?如何防治與自我保護?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人們去探索與解決。 據報導:霧霾的來源:在北京上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每天使用的能源以數千噸計算。石油和煤燃燒後,形成的最主要成分就是水和二氧化碳。若不完全燃燒,則釋放出黑炭、煙塵以及數千噸的水汽,這就是霧霾的主體;而污染毒害最嚴重的卻是那些腐蝕性氣體、多環芳烴和重金屬等。 具體說來,霧霾和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一、工業、企業能源的廢氣排放;二、採暖鍋爐和生活爐灶;三、交通運輸所排放的廢氣;四、其它,比如建築工地揚塵、沉積在路邊的灰塵懸浮。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交通廢氣是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每天機動車輛排放造成的污染占大約70%左右;目前冬季用煤量大增,燃煤鍋爐排放黑炭、煙塵及水汽也可達到30%。 由此可見,隨着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廢氣污染物的產生。要想消除霧霾天氣,必須減少機動車輛行使,加強城市綠化。 這幾天,我跟朋友在網上聊天,她告知自己霧霾氣候中毒。最初症狀,先是咳嗽不停,她以為自己得了“北京咳”。其實她出門都戴有口罩帽子,跟圖中交警一樣,包裹很嚴實的,可是後來還是發燒了,結果被撂倒在床上。 按理說,她不應該霧霾中毒,因為她家裡的空氣淨化器整年都在轉,但還是招架不住帶病毒的霧霾氣候。 想想看,北京住有多少各式各樣的人,富人、當官的人和外國人,有誰能躲避得了霧霾天氣?說明白點就是,貧富都吸霧霾空氣。 朋友開玩笑說,中南海里的空氣跟北京城裡的空氣不一樣,所以,習主席和李總理都呼吸不到霧霾空氣。 圖都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