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離婚像自來水一樣普遍的時候,特別是80/90後閃婚和閃離的快節奏讓人們眼花繚亂的時候,我們迎來了婚姻的第25個年頭。
同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不但收到了區政府寄來的祝賀信,還收到了鄉政府(因我們住在鄉下)寄來的祝賀信,可見我們這個銀婚紀念日有不少人為我們想着呢,有點開心哦。
為什麼人們會說婚姻是“婚頭婚腦”呢?因為有人說:戀愛的人們頭一發昏,便走進婚姻。不言而喻,我倆就是屬於這類人。
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自己就是裸婚族,就是名副其實的裸婚一代。我和老公結婚,除了有愛情,既沒有錢也沒有房。真不知道那時候,為什麼會覺得很開心?!哈哈…
後來在慢長的婚姻生活中,我們也有過許多煩人煩惱的事情。我們倆人即有磨合期,也有五年或七年之癢。
我們倆對婚姻稀里糊塗,特別是我,很容易滿足,對婚姻要求不高,凡事也懶得計較。
總之一句話,我不想過父母親那樣的生活。他們倆總是吵架,為工作吵、為家務事吵、為孩子吵,哪怕為一點點小事都能吵起來。
他們的生活態度,讓我一度對婚姻有恐懼感。後來是為了擺脫他們對我的嚴格控制,趕緊和男朋友即現在的老公牽手。
回想起我倆談戀愛的時候,我們都剛剛走出大學校們,對新生活還只是一知半解,由於倆情相閱,讓我們走到了一起。
還記得,我倆借單位出差的機會去北京玩了幾天。由此我知道,男友即現在的老公,有恐高症,因為我們坐纜車他害怕的窘態讓我狂笑不止。
還記得,我倆晚上壓馬路激情相吻,結果把躲藏在樹叢里小便的人給嚇跑了。
還記得,同學聚會上被我喝倒的師兄弟們,他們對我讚不絕口、佩服加崇拜得無地頭地。
結婚不久,老公就出國了。幾個月後,我也隨他而去。終於如願以償了,我走得很遠,讓父母對我愛莫能助。
這一別就是二十多年,我們有了工作,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房子,還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父母日漸老去,我們也人到中年,孩子們漸漸都長大了,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人真是個奇怪的動物,二十幾年前,我就像小鳥一樣,總想飛得高高的,幻想多知道一些人間事物;還總想飛得遠遠的,離家越遠越好,因父母對我管教太嚴了。
可是二十幾年後的今天,我越來越有找不到家的感覺。說真心話,無論在國外生活多久,無論外語講的多麼流利,都沒有家的感覺,總好像在外面作客或漂浮。
有人說,人老的標誌是:1喜歡回憶往事,2尋找家的感覺。我大概要提前進入老年了,因為我自己經常不自覺地喜歡回憶一些難忘的往事。
曾經在國外大學裡,我有一個比較要好的西人女朋友,她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主動找我說想跟我學習中文。藉此機會,我也想提高一下自己的外語對話能力。
我們說好互幫互學,組成了一對一的互助組。說實話,在這個互助關係裡受益者是我,因為她對中國不了解,對中國話里的四聲更是稀里糊塗,她只記住了幾句見面和分手的客套話。而我總有好多問題要問她,在問的過程中,她不斷糾正和告訴我正確的說法。
所以,現在想來我真的要好好謝謝她,主要是感謝她能最初忍受我那糟糕的外語。在她的幫助下,我的語言能力提高很快,給自己後面的學習和工作帶來許多方便。遺憾的是,我沒能和她一直保持聯繫。
走出校們進入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純樸了。你總會遇見喜歡或不喜歡你的人。
說實話,論能力、論工作、論腦子的靈活性,中國人一點都不比西人差。西人儘管心裡有種族歧視,但不敢說出來、做出來,只能通過一些情緒或者小動作流露一些,讓你有感覺但告不成種族歧視。
在工作中,我都是多干少說,漸漸博得大家的認同。在家庭生活里,我也是儘量做好本職工作,讓家人輕鬆愉快。
我經常告誡自己,只要知道:彼此頂着同一個太陽,同一個月亮,沐浴着同一絲風,和同一滴雨,就會感到這個世界是美麗的。心裡的家,也許比現實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