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团员水平参差不齐,各人付出的时间也不同。有时间又唱得好的团员可能会想成立一个高水平的团中团。本来我不够格参加团中团,但是因为今年唱女低,里面人少,就被拽了去参加团中团,参加了年中的小演出,然后就退出了。主要原因是不想花时间,其次是音域不合适唱着没意思,再者,对管理方式不认同。
假如是小节目,请谁不请谁由召集人说了算,但是这个小节目一旦变成了混声合唱,而且里面高手稍多,大家很自然地会认为它是团里的‘快班’,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敏感了,要非常小心地执行,尽量保证公平,有几点是我能想到的。
第一,甄选要透明化,团里提出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和态度要求。技术要求可以考试,明确列出几个考试方面,比如识谱能力,音准节奏,视唱能力,情感表现,等等,外面请老师试听(团员自己付费),也可以请几位团员试听,打分决定结果。态度要求稍微难办,可以制定几条硬性指标,比如参加练习次数少于多少不行,声音太突出不行。可以考虑收缴录音作业,几次录音不合格不行。
不是把高手凑在一起就能唱好合唱的,相反,个人建议团中团尽量不要招收非常忙碌的主力演员,包括已经有独唱、领唱、重唱的团员,他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排练自己的节目,这样也让更多的团员有机会参加节目。在声音上,要找那些比较有共性的声音,和其他人融合得好的声音。
第二,必须有机制保证团中团的歌手把大合唱的歌唱对。人之常情,时间紧的时候,先把人数少的不好混的歌学会,人多的节目就混,这样对普通团员不公平。
第三,分开核算团里资源,包括教室的时间,指挥的时间,演出的时间。
第四,团中团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要有指导老师。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够练出好的合唱,为了上台而临时搭班子,没什么意思。
上面说的团中团,基本属于快班,还可以搞一个慢班。慢班没有技术门槛,只要态度认真,能把歌唱对,都可以参加。这个慢班,估计只能是女声合唱,可以请团里资深团员带领。慢班如果能扬长避短,也不一定练不出好的节目,如果报幕的时候说明一下,观众还是会欢迎的,毕竟大家都不是演员,快班再好,也还是业余,如果让观众看到一个海纳百川的集体,明年说不上更多的人来唱歌。
大家一起玩的久了,也都想搞一些小节目,这些团中团牵扯到人数众多,不一定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