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深感现在中国高等学府图书馆的藏书量远不及其研究所需,而研究又是一个国家学术领先的必要条件。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他发起了“赠书中国”计划,并吸引了一些海外学者加入他的行列。从赠书计划开始至今,他们已经收集,赠送了十四个集装箱(大约二十万册)的书给中国的大学图书馆。
这位让人尊敬的老人,就是40年代留美,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专业获硕士学位,最后从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图书馆馆长的职位上退休的马大任先生。
这个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在全美乃至世界的范围内,为中国的大学收集各学科的学术书籍、期刊及档案。所有这些书籍和资料最后都免费赠送给中国的各大院校,接受赠书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只需按收书比例负担部分运费和报关费。这计划要收集的书刊包括大学里所有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科技,医学,艺术等等。没有出版年代的限制,新旧书都要,也没有语种的限制,中外文都要。只要是大学和大学以上水平的书刊都收。
中国政府明文规定,所有国外来书必须提供详细的图书目录,即书名、作者、出版年代、价格等信息都要如实列出清单。这一规定令许多海外赠书人陷入浩繁的工作中,对于以集装箱为单位运书回国的马老先生来说,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他与当时的教育部长周济协商后,获得特批,不用出具书单。赠书落地后再由中国海关检查,并在青岛的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建立了两个赠书计划的收书站。由这两个大学的图书馆负责办理通关、进口、整理、分配等工作。他们将这些书目发散到国内各个大学,再由各个大学的图书馆根据需要来挑选自己需要的外文图书。
这个计划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相当繁杂,甚至困难。需要书源信息,计划组织,财政支持,和打包搬运。。。
利用马先生最近到旧金山探亲的机会,我有幸和他见了一面。谈起这个赠书计划的发起,他告诉我自己是解放前拿着公费出国的老留学生,虽说后来的国共政权交替让他最终留在了国外,但他一直想为国内的大学教育做点实事。自八十年代起,他考察了中国的9省30余个大学后,发现那里的学术资料相当匮乏,以至感叹道:“学术研究资料少得太可怜了,我不能不做这个赠书计划了"。
“为国内的大学教育做点实事”,这是他和很多老华侨,老学者的共同心愿,也是推动他们实施这个计划的动力。
说起这六年走过的路,马老感叹的说,“虽说这几年参与这个计划的人逐渐增多,但很少能看到大陆出来的学者的身影。真希望能有更多大陆出来的海外华人,更多的年轻人为这个项目出一把力啊。”
我告诉他,“为国内的大学教育做点实事”也是很多大陆华人的心愿,我会帮着他把这个计划传播到更多的大陆华人网站上去。
你可能会问,我们能为这个计划做点什么呢?我想我们能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把这个“捐书中国”计划宣传出去,积极提供书源消息。
1. 到你周围的图书馆、出版社、和社团去询问,把他们因为书刊电子化,削减经费,每年清馆等等原因而消减,淘汰的书刊搜集来。
2. 把许多因为退休,搬家,去世等原因而要处理藏书的学者教授的藏书收集来。这样的收书赠书计划不仅有利于国内的大学,也可帮助原来的藏书人传承文化遗产。
3.为自己国内母校捐书,这些书将会送到指定赠送大学的图书馆。
第二,“为捐书中国”计划捐钱
这些收集到的书需要整理,打包,托运。这些需要一些资金来运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为这个计划提供财政资助
第三,“为捐书中国”计划出力
在得到书源的消息后,有时需要义工去将捐来的书打包托运到纽约,旧金山,休斯顿,洛杉矶等书籍集放地存放,待集装箱满后最后海运到中国去。希望你能当义工出一把力。
“赠书中国计划”虽然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常有限。送给中国大学图书馆的书也仅仅是“杯水车薪”。但是这是一件值得做的好事。世界在迅速地进步,所需要的知识在大量增加。所以这也是一件迫切的工作。真心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工作,为“赠书中国计划”捐书,捐钱,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