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这个词在今日的社会中被广泛的引用,但是孔子说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明白。 其实孔子所说的“和”,并不是那些和稀泥,不分青红皂白的那么个意思,儒家的“和”是一个很重要,非常有原则性的概念。在这一点上,具备儒家传统的日本文化,对“和”的重要性是有相当认识的,但是他们对“和”的认识还是未能得其精髓。 什么叫“和”,正确的解释好要从《四书五经》上找。《中庸》曰:致中和,中即和也,和即中也。所以中国称为“中华”,日本称为“大和”,这两个国家文化信仰的根子都是一样的,都是从儒家的一些基本原则衍伸而来的。 那么致中和,“中”与“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中就是敬畏上帝,不偏离正道。和的意思可以说是合乎正道,也可以说“和”是“中”的结果,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只有中,就是敬畏上帝,不偏左右,才有“和”的结果,这“和”就是因为行公义,行正直的上帝之道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平安,就像一个和睦的,充满爱的家庭一样祥和。 所以“和而不同”完全是古君子的信仰宣示,意思是敬畏上帝,正道之行,此所谓和也,不同者,其实是和的强调,就是不起意与恶同行,乃是一心与上帝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