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 原東京都知事,現日本維新會代表石原慎太郎雖然以反華著稱,但是他對毛澤東卻是高看一眼,特別是對毛澤東的哲學著作,更是讚美有加。 2012年11月30日,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了日本眾議院選舉前的黨魁討論會,輪到石原發言時,他說:“日本現在處於衰退、孤立狀態,究其原因有種種,而根據毛澤東的理論,應該抓住主要矛盾,這是一個大問題。使日本陷入今天這種狀況的主要問題,就是憲法問題。” 石原慎太郎博覽群書,哲學、文學、法律、心理學等等無所不讀,而對毛澤東的《矛盾論》特別讚賞。1968年夏天,石原以3,012,552的最高得票數當選日本參議員議員,這一年秋天,他在臨時國會上進行了當選議員以來第一次國會提問。 在國會外務委員會上,石原向當時的外務大臣愛知揆一提出有關日本外交方面的問題,問題的核心內容是在多中心外交和一邊倒外交中日本外交的組合及一邊倒外交中沖繩返還的問題。 他在1999年出版的著作《國家的幻影--我的政治生涯回顧》一書中寫道:“那時的提問有點像在大學國際政治課堂討論時提出的問題,作為國會外交委員會上的提問,可能很書生氣,但是我日後有關外交問題的趨向和內涵,都是以這最初的提問為出發點的,這得益於我讀過的毛澤東的《矛盾論》,這是我在學生時代讀過的書中唯一一本刻骨銘心的書。我對共產主義沒有絲毫興趣,而《矛盾論》作為方法論中的方法論,的確是合理而實用的。” 他還在該書中運用《矛盾論》的觀點解析歷史問題:“不僅歷史,人世間的所有事物必然會具有相對的價值和意義,而對於戰爭的評價,也不能僅僅用善與惡加以判斷。戰爭中我們提倡‘一億總玉碎’,戰敗後又提倡‘一億總懺悔’,在這為日本人所喜歡的粗暴的二元論中,無法發現複合的事物中最具本質意義的價值。 正像毛澤東在《矛盾論》中透徹地分析過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樣,在日本近、現代所經歷的幾場戰爭中,歐美先進列強的殖民地統治是主要矛盾,後來派生出對這一統治的反抗及迎合這一次要矛盾,輕易地用道德上的善惡價值觀進行裁斷是輕率的,甚至可以說是對歷史的冒瀆。” 石原慎太郎還經常把《矛盾論》用在他的“反帝國主義”歷史觀中,他在《國家的幻影--我的政治生涯回顧》中還指出:“列寧說:近代歐洲的繁榮,只能建立在掠奪殖民地豐富資源和奴役其近於奴隸的廉價勞動力的基礎上”,這是非常精闢的分析。 使他們這種繁榮結構遭到破壞的,是在有色人種中唯一一個建立了現代國家的日本,以日本為導火線的太平洋戰爭,只是歐洲列強殖民地統治的副產品,它不僅促進了亞洲,而且促進了全世界殖民地的獨立。” 雖然石原慎太郎對毛澤東和列寧著作的引用與理解不乏“六經注我”之嫌,但是從日本近、現代歷史來看,日本的民粹主義者一般都對社會主義有過不同的憧憬或有」過某種聯繫,特別是在“反西方帝國主義”這一方面,有一定的共鳴。 戰前日本的民粹主義者、國家主義者曾與俄國“十月革命”有着深刻的淵源關係,這種關係可以追溯到日俄戰爭。 1903年秋,隨着日俄戰爭的臨近,日軍參謀本部的諜報活動進入臨戰部署階段,日軍參謀本部投資100萬日元(相當於現在的400億日元)支援俄國革命,並指揮駐俄武官明石元二郎加緊策動俄國內部反沙皇各派政治勢力製造騷亂。 1904年9月,日俄戰爭進入熾熱階段,明石元二郎在瑞士的一間工人住宅中,會見了列寧。因為在1905年2月,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將到達遠東,日本希望通過間諜活動,攪亂俄國後方,因此希望列寧在俄國進行各種革命活動。明石元二郎對列寧說:日本將為俄國革命提供資金援助。列寧有些躊躇不定,他說:從戰爭的敵國接受援助,不會遭到俄國民眾的指責嗎?明石元二郎說:列寧先生,您不是想集合被俄國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在俄國發動革命,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嗎?結果列寧在他的勸說下秘密接受了日本的援助資金,並答應在1904年 10月召開的反俄活動家大會上與明石合作。 當時,斯德哥爾摩是北歐反俄活動家聚集的中心,明石元二郎以此為據點開展間諜活動。10月1日到10月5日,在巴黎召開反俄活動家大會,許多革命家參加了大會,而明石元二郎作為大會主席的觀察員參加了大會。該大會決定了各黨的暗殺、恐怖活動、罷工、攪亂俄軍的招兵活動等。明石元二郎對每項活動計劃一一進行核實,然後提供了充分的資金。列寧接受了明石的資金,在俄國各地搞暗殺和罷工等活動,俄國全土騷動。1905年1月9日,彼得堡的工人和教徒們舉着向皇帝直訴的請願書舉行遊行,和沙皇的軍隊發生衝突,有3000人死傷。這一事件以後全國暴動蜂起,這一被稱為“流血的星期日”的事件,成了俄國革命的導火索,為十月革命做了鋪墊。列寧在十月革命成功後曾說:感謝日本的明石大校,想給他發去感謝信。 也可以說,沒有日本的援助,十月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日本戰前民粹主義、軍國主義思想家大川周明和北一輝也都受過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他們都自稱是“社會主義者”,那個時代的革新貴族如近衛文麻呂(原字為麻和呂重疊)、德川義親、木戶幸一,也都是自稱是“社會主義者”,他們的思想受到當時軍部年輕將校們的支持。戰前的軍國主義者實質上多是“民粹社會主義”的信仰者,他們大都主張在經濟政策上採取社會主義,但是他們的目的不是“共產”,而是“平等”。 石原慎太郎的精神遺傳子可能主要來源於戰前的“民粹社會主義”,他對戰前日本的獨裁統治、軍國主義、侵略戰爭不僅很少批判,而且讚美有加,他的思想脈絡大致和戰前的“民粹社會主義”一脈相承。他反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對日本的自由主義者嗤之以鼻,他反美,在幾乎所有的著作中咒罵美國,說美國人是破壞日本政治秩序與文化傳統的元兇,而在他成為眾議院議員以後,最初嘗試的議員立法,就是設定日本產業末端的中小企業員工最低工資標準和促使其勞動契約合理化的、承認相關官廳調停權的立法,但是受到代表日本大企業利益的自民黨議員們的反對,無法成立。反對他的自民黨議員們說他是“政治與安全防衛上的右翼,經濟上的左翼”。 這種“民粹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社會主義有相近之處也有本質上的不同,而且水火不相容。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社會主義者主張橫向國際聯合,主張世界革命;而“民粹社會主義”主張在自國內實現平等的社會主義。日本史學家渡部升一曾用小龍蝦和河蟹的生存狀態來說明“民粹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社會主義的關係,他認為:小龍蝦是一種豎爬的螃蟹,而河蟹是一種橫爬的螃蟹,在小龍蝦不存在的地方,河蟹可以生存、繁衍,但如果把小龍蝦和河蟹放在一個容器里養,小龍蝦就會把河蟹全部吃掉。他認為:“民粹社會主義”就像小龍蝦,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社會主義者就像河蟹,在“民粹社會主義”勢力強大的地方,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難以產生。戰前在俄國產生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社會主義政權,但是在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被“民粹社會主義”的勢力消滅,其實日本也是如此,而石原慎太郎在日本如日中天,左派社會主義日趨衰落,也許與這種歷史淵源有一定的關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