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故事,是关于我和一个家长的奇缘。这事儿发生在我的课后班开始发展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也许,对这一切最恰当的比喻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去年双十一的那天半夜,我把一段时间以来在教学群中分享的一些介绍孩子们上课和进步的图片,整理了一下发在了小区的微信群上。我们小区的微信群当时是因为要组织一次小区的华人家庭聚餐而成立的。成立之后定位也不明确,反正一百多人,人们想说啥就说啥,感觉上八零后的家长居多,谈论生活中的婆婆妈妈的事情比较多。我平时有自己的事情忙,很少查看。但是我知道很多人都可能和我的学生们有着这样或那样认识的可能性,所以我一看之前在教学群里跟家长们打完招呼后,也没有家长反对,就给发了上去。 第二天送完孩子上学,发现自己已经在微信群里被定义为打广告,给几个人骂得狗血喷头了!因为我每周四上午基本上都在教会查经,所以匆忙间回复说我不是打广告,而是希望认真学习中文的孩子们能够得到叔叔阿姨们的鼓励才发的,这些贴子本来我都有点想保密的感觉呢。这下麻烦了,因为我不承认自己在打广告,于是谩骂开始升级,当然,还是文明用语,基本上没有脏字出现,主要就是“炒作”、“打广告不承认”、“谁还不知道你在想啥”、“就想挣钱”、“显摆”什么的,然后每一个指责都被那几个人不断地“顶起”、“同意”与“赞美”。那种感觉,确实挺难受的。后来有一个家长替我说了句话,于是这个家长也被捎带着骂上了。我想把任何人放在我当时的位置上,可能都会感觉那不断升起的寒意…… 以我的性格,不要说我根本就没有打广告的意思,就是打广告了又怎么的?提醒一下不就行了吗?但他们认为我不承认自己在打广告就不行!后来一个妈妈专门跟我私聊,说是她理解我打广告的心情。我马上一口否定,说我的课后班已经全部报满了,我已经多一个学生都接收不了了啊!那个妈妈吃惊地问我:“那你还真的是为了鼓励孩子?!”我说是的,我当时就想着孩子们坚持学中文不容易,要想办法鼓励他们。而我女儿小时候“说日记”、写作文时,我就是通过帮她开通博客、利用网络帮她争取亲友团的鼓励的。总之,通过这一切的交流,我知道,我又“另类”了。 要说根本没有人支持我?那肯定不是。那么多孩子家长,他们孩子的东西被我发了上去,他们也在等着鼓励呢,他们当然也不愿意别人这样解读嘛。但是,当一个微信群里积极发言的几个人已经定下这样的调子、并且还用了漫骂的方式后,我的那些家长们就只愿意给我发私信、而不愿意在群里吱声了。我人坐在教会,眼睛盯着录像,耳朵却听不进去。只知道讲的是“耶稣受难上十字架”的这一主题,只是知道耶稣受尽了委屈也还是说“主啊,请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懂”。我忍不住打开微信,对着心里恨不得想抽几个耳光的图标,按下了这样的几个字“@**,谢谢你。”这样的回复太令人震惊了是吧?对方也是这样的反映,然后问我,为什么要感谢她?是不是因为这就等于承认她在帮我炒作了?我冷静地回复说不是的,我课后班的最后两个名额,已经在刚才被预报了。于是人家说看看,就是我们帮你打了广告!我说真的不是,刚才报名的家长不在我们这个微信群里。 我再一次不承认他们帮我打了广告,就再一次引发了新一轮的漫骂。这时我想到了一件事儿——只要我图一时口舌之快回骂,晚上就一定会被他们给气得睡不着觉,并且我可能会因为情绪不好而和老公孩子生气。这想法令我一激灵,我甩甩头,定下心后去备课了。然后我过一会儿再看微信群,有人点名要我介绍关于中文学习的具体看法。我一想还是少招惹事非吧,就说那我们私聊吧。结果,又引来一顿漫骂!这下我真的不理解了,只好发了一条“@**娘娘,小的发言也不是,不发言也不是,你这儿到底是让小的如何是好呢?”后来,我找机会补了一句:“谢谢今天所有关于这个话题讨论的参与者,我也希望我们小区的群越办越好。”之后几个月,我更少关注这个群了。但这事儿并没有这么简单地结束! 第二天晚上,有一个网友C申请加为我的好友,她说她认真地读了我发的每一个帖子,她敬佩极了,想跟我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她说她是搞特殊教育的。我那时还没有彻底从那个攻击中走出来,对于这样的请求还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和感动,于是跟C成了微信好友,并且花了一些时间交流那些帖子所反应出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聊了两个晚上后,C说她希望有机会跟我见面聊,于是我请他们家来我家的感恩节聚会。在聚会上,C认真地查看了我贴在教室里的每一张图表,然后跟我说,以她的教育背景,她完全理解为什么我的教学方法有奇效,因为我采用的教学手段虽然是我自己开创出来的,但是其实全部都有理论基础,全部都可以用行为学的理论来解释。并且她说,小哭老师你实在是一个“传奇”的老师,你以前其实是个大学老师,也没有多少教小朋友的经验,可是你却可以把最好用的方法直接就应用到中文教学中了!事实上,这些方法用在哪一门学科上都有效。我说怪不得我辅导其它的课程,比如数学、写作、阅读和孩子的口才训练,也都全部有效呢!C说我毫不怀疑你在其它课程上的成功。 又过了几天,C说,她想把儿子在中文学校的课程退掉,送到我这里来学习,就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可以有空名额。当时我的等待名单上还有几个孩子在排队,可是我决定把C的孩子特招进来。就这样,C成了我的家长:)以后我会专门介绍C的儿子,那故事也绝对地精彩!C在感动之余,把家里几乎一半以上的中文书,全部借给我,让我计划中的中文“读书俱乐部”得以提前完成准备工作。我本来是准备暑假启动这个俱乐部的,结果新年后就布置好了,摆在那里向家长和孩子们展示了。现在一些家长鼓励孩子们时,就说快点学,小哭老师的进度上不封顶,你们争取快点进入“读书俱乐部”学习:) 上个月,C又约我,说是商量一下和我之间的具体合作,问我是否愿意支持她,把她从事的特殊教育这一块在中国阵地,给争取过来?静静地听着C讲着她的理想,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哪有不支持的道理?!我说我基本上度过了最困难的那段“客大欺店”的阶段了,现在用不着一天到晚地委曲求全了。你说吧,我能帮上你什么。C说其实就是利用你的家长资源,再一个是你的教学实例。我说这个对我简单啊!完全没任何问题。C说真羡慕你的发展速度!你应该编教材。我说我在前期工作中啊!C说那咱们合作吧,我说行啊!于是C开始给我科普,把我自创的术语和手段,用她的专业术语来解释…… 结果,上个周六,C有事到我家来拿点东西,发现我现在的学生们已经不仅仅是那些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家的小孩了,那些来自纯英语家庭的孩子们也开始慕名而来了。我在创业之初,曾经有过一个简单的规划——国内、美国华人家庭、美国非华人家庭这三块市场,我希望自己能够全部做起来,并且最后会把三个市场打通。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一大半了! 而就在三天前,又一个周四,我查经回家,发现小区的微信群上有人要一个妈妈谈教育,原因是听说人家的孩子考上常春藤大学了。按说我这样的教育观本来是对这样的发言没兴趣的,可是那天我怎么就那么不可思议地,马上建议成立个谈教育的微信群,让那个妈妈可以放心地谈一谈,免得象我之前的那次,莫名地就被人给攻击了。话说攻击你的人通常也就几个人,可是,哪怕只有两个,明确地反对你、针对你,你也还是会觉得自己的发言不招人爱听的!我觉得自己多么善意的一个提议,反应了自己多么地热心啊!结果,不可思议地,上次攻击我的一个人,又一次开始贬损我,问我为什么开小群?想挣钱啊!我觉得自己真的够“招风”的了。但是,不一会儿,那个教育群就聚集了四五十个家长,大家就在里面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了。这一次,结局是如此的不同,绝大部分人站到了我这一边来。 以后,若是有人问我遇到网络攻击怎么办?我的意见就是“凉”办!用最礼貌的用语参与一下并结束与之相关的话题,然后离开那片网络社区,该干嘛就干嘛去。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事实上,微信群里,那些潜水的人,也一直在看着发言的人。如果我第一次被攻击时没有表现出来风度,那我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招到纯英语家庭的孩子!因为这中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家长L,她说她曾经在小区的微信群里,知道我是一个多么负责又有办法的好老师,课程非常地有趣,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又非常快。是L把我的课后班介绍给她的朋友,然后朋友再介绍给朋友……就这样,我的课后班现在已经在YOUTUBE上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z1bdMWAaQ)…… **附:C刚才读了我的文章,给我留言如下:“真的很谢谢你对孩子们的上心! 能遇见良师是他们的运气! 能尽量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找到好的老师是我的职责! 任何孩子在你我手下当学生,都会学上路的,迟早而已,我对你从来就没怀疑过。你的成功就是孩子们的福音,继续加油! 只有一件事你理解错了我,我不是出于感恩才借你书的。作为同行(教育者),我尊重和由衷的崇拜教育行业的佼佼者,如你! 我希望你成功,也很愿意尽我任何绵力助你成功。借书这种小事,比起你能给孩子带来的终生影响,简直是不值一提。您抬举我了。” 亲爱的C ,非常抱歉理解错了,我觉得自己对C的错解,是对C的一种伤害,真是让我觉得非常对不起。
中文班的那点事儿(6) _从零坐火箭起飞! 中文班的那点事儿(5) _我们拥抱了!
中文班的那点事儿(4) _一月200字,见证奇迹! 中文班的那点事儿(3) _126字的“苏斯博士” 中文班的那点事儿(2)_小哭老师的心肝 2 中文班的那点事儿(1)_小哭老师的心肝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