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俞先生的博客  
俞先生创造了一个宏大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无论学术界是否鉴定,可确信此理论体系成立。  
https://blog.creaders.net/u/6944/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重新思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2022-08-16 11:21:07

重新思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在卡尔·马克思创立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内,剩余价值理论(以下简称剥削理论)是其核心理论。马克思指出,当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者劳动工人出售他的最后的所有物劳动力给资本家后,资本家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劳动。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劳动时,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劳动力。其主要方法是,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由于工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固定的,延长劳动时间意味着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创造的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有时,资本家采用技术或机器从事生产,由于技术或机器提高劳动生产力,能缩短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在每日劳动时间固定的情况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延长相对剩余劳动时间。工人在相对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攫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财富,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巨大的收入差距。资本家剥削工人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富差别的原因。

据我所知,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人类社会里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解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别的原因的理论。如果有人认为,在人类社会里,有的人勤快或懒惰,有的人聪敏或愚笨,有的人幸运或不幸等也是造成贫富差别的原因,或者从事不同职业造成贫富差别,这不是我们要说的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内贫富差别的原因。人们的收入的细微差别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贫富差别。我们要讨论的社会贫富差别是人类社会内少数人的收入越来越高以至于他们的收入与多数人的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的那个历史趋势,如托马斯·皮凯蒂在其著作《21世纪的资本论》里描述发达国家内的1%的人口占有社会总财富的50%以上,而99%的人口占有社会总财富的50%以下的那个趋势。

但是,我认为,虽然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深远,他的剥削理论仍然让我感到迷惑。至少,我怀疑他的这个理论的科学性。我质疑他的剥削理论。我有三个疑虑。

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成果从而致富,而工人则沦为贫困。这样的研究没有体现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色。如果资本家的确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人们能够凭借常识、经验或直接观察得出这样的一个认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某个人可能认为合作中对方占有更大的便宜。人们不需要社会科学的研究就能够得出这个结论。而社会科学的本色是,在人们无法通过常识、经验和直观观察发现真相的情况下借助于更高级的社会认识方法来发现真相。这个更加高级的社会认识方法包括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的这个社会科学研究仅仅证实人们凭借经验或常识就可能得出的结论。如果社会科学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这个结论与人们凭借经验或常识得出的结论相异,这样才能显示社会科学的本色。换言之,人的直接感知的经验或凭借常识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感性认识,而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理性认识。

第二,马克思在道德上批判了资本家,认为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违背社会道德。他似乎声称资本家的血管里流淌着工人的血液。他声称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他声称资本家经常以隐蔽的手法剥削工人的劳动力。他将资本家视为偷窃犯和抢劫犯那样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但是,显而易见,资本家群体的道德水平与普通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相若,而不像那些社会罪犯那样具有很低的道德水平。资本家群体就是企业家群体,他们经常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具有社会管理才能,具有商业和市场的洞察力,具有社会事业心。他们可能拥有家族的事业。他们具有长远的眼光。他们也具备认识社会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是与那些社会罪犯一样的人,即目光短浅、自暴自弃、没有被教育好的人。社会罪犯通常是贫困的人,而资本家是富有的人。人们常常被贫困逼迫走上犯罪的道路。富有的资本家不可能是道德水准低下的人。

第三,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暗示资本家攫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中的潜规则。劳动合同中并没有提到剩余价值。资本家只能通过潜规则获得工人的剩余价值。如果存在这个剩余价值,工人应该会抵制这个潜规则。比如,如果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工人会拒绝,或者要求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工人会消极怠工来抵制资本家的剥削。如果资本家剥削工人,工人会与资本家博弈,结果就是彼此消耗对方的精力和时间。经验告诉我们,工人能够感到他们是否被剥削。工人也不会被动地接受剥削而无反抗。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力并不容易。公平交易应该是常态。换言之,资本家并没有剥削工人的劳动力应该是常态。

但是,上面的疑虑还不足以否定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我在我写的专著《资本主义社会》(The Capitalist Society: A Critique of Marx’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heory, Publisher: American Academic Press, Second Edition 2022)里提出了经济学的进一步的分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我的书。里面有详细的研究。

我的看法是,不排除有些资本家由于人性的贪婪随意压低工人工资从而剥削工人,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制度还要受制于一般经济活动的法则。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是一种商品交易。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商品的价格受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制约或影响。劳动力的价格是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价格,即单位小时的工资。这个劳动力的价格代表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这个交换价值有语言表述。劳动合同内规定这个价值,如每小时工资10美元或15美元。马克思声称的剩余价值不在这个交换过程之内,没有语言表述,因而不存在。理由是,劳资双方并没有就这个所谓的剩余价值达成任何契约。资本家和工人可能不知道存在这个剩余价值。如果工人知道存在这个剩余价值,他一定要求资本家支付工资。一旦资本家支付这个工资,剩余价值就消失殆尽;如果资本家知道存在这个剩余价值,而工人不知道存在这个剩余价值,也不能说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因为工人认为交易公平。在经济生活中,人们的交易中经常会出现商品的价值背离价格的现象。如两家鞋店出售同一种鞋子,价格却不一样。比如,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一双价格较高的鞋子,人们也不会说那家鞋店剥削了消费者的剩余价值。质言之,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只能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可同样长度的劳动时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交换价值或社会价值。事实上,那样的剩余劳动时间无法用金额来准确度量,也不在交易过程之内。因此,资本家不会承认存在那样的剩余价值。可是,一旦马克思或工人提出存在剩余价值,并要求资本家为此支付工资,该剩余价值就立刻消失。也就是说,这个价值就不再是剩余的了。因此,它只能是马克思或工人的单方面主张。单方面主张不能成立,因为只有劳资双方承认存在这个剩余价值,它才能是能够存在的剩余价值。

换言之,劳动力是商品,而这种商品具有二重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或社会价值。使用价值经常与交换价值不一致,因为交换价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假设存在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生产商品所用的劳动还有一个基本价值。这两种价值加在一起可有被视为使用价值。而工资则是劳动力的价格,是交换价值。劳资双方根据交换价值交易。即使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使用价值高于交换价值,也不能说资本家非法占用工人劳动力。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别。有时,使用价值高于交换价值, 有时则相反,人们也不会说交易的一方因此非法占有另一方的劳动力。

历史上,从未见过哪个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真正否认或质疑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即使人们可能怀疑这个理论,人们也对它避而远之。人们接受这个理论或对此听之任之。原因是,如果有人对这个理论不服,他就必须提出另一个解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富差别的原因的理论。很少有人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个理论。所以,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里只有一个解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富差别的原因的理论,即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我的理论研究帮我找到了第二个方法,来解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别的原因。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而且我认为,本人提出的这个理论能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发现真相,同时,人们无法通过经验或直接观察发现这个真相。本人的解释才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内出现贫富差别的原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误导人类自少150年。

我的理论是这样的:虽然雇佣劳动者处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他们从事的劳动却非属于资本主义性质。工人只负责生产产品,并不负责销售产品。单纯的生产产品过程仍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它仍然是一种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活动。按照马克思的推理,如果资本家不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或其产品,工人就致富,而资本家则一无所得。其实,这个推理是错误的。我们做一个思维实验。

假设资本家无偿提供厂房、设备和原料等生产条件,工人生产产品,而且所有产品归工人所有。在此情况下,工人应该变富。但是,结果并非如此。假设工人生产食品,全部食品归工人所有。工人除了自己消费这些食品外,只能储藏这些食品,而不能销售这些产品,因为工人不负责销售。不久,产品会超过保质期并报废。工人要致富,只有销售这些产品,可这是资本家的工作。到市场上去销售产品并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才是资本主义经营。工人的生产活动类似自给自足的生产。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量有限,工人获得的财富也有限,因为工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工人无法致富。

换言之,如果人们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人们会根据自己在一段时期内的消费能力决定生产产品的产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产品产量也有限。人们只能在个人或家庭消费量的限制下生产消费的产品,而非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人们并非为了销售产品并赚钱而生产。于是,人们无法变富。例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农民生产全家一年消费的粮食,不会生产若干年消费的粮食,因为生产的粮食过多,难以储存粮食。储存的粮食会生虫或发霉。所以,农民通常只生产一年消费的粮食,年年生产粮食,年年吃新粮食。

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也能从反面说明这个道理。当工人阶级的政权将资本家的财富转回给劳动者并实现所有人的收入平均化时,工人阶级也不能变富。通常的情况是,所有人都仍然贫穷。正如有些观察家所言,杀富并不能济贫。 如果说剥削造成劳动者的贫困,消灭剥削后劳动者应该不再贫困。但是,现实是,劳动者仍然贫困。人们反而无法提升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资本主义经营才是提升劳动生产力的方法。

资本主义经营的方式是,面对市场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能力。资本家致富的方式是市场经营。资本家将同样的产品销售给不同的消费者。假设每一次销售就是一次交易,而交易是劳动分工机制的一种重要环节。劳动分工是提升劳动生产力的基本方法。因此,每一次交易会让交易双方都得到增加的收益。当一个生产者与另一个生产者(或以消费者面目出现的另一个生产者)交易时,两个人获得收益;当一个生产者与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同时交易时,成千上万的人与生产者共同获益。这个收益倍增或无限量倍增。资本家从本厂的工人那里获得剩余价值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那样的剩余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对容易,而且资本家可获得大量剩余价值。消费者认为资本家的产品物有所值,因而愿意付款购买商品。金钱代表一定量的抽象劳动,而抽象劳动内包含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大量剩余价值。但是,这是消费者自愿支付的剩余价值。于是,资本家变富,但他并非剥削雇佣劳动者而致富。

当然,我这里说的剩余价值和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有差别。我说的剩余价值是交换价值或社会价值中因交换而额外增加的价值。我的推理是,每一个生产者来到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具有一种特殊的价值。他运用自己掌握的一种特殊的技能生产这个产品或提供这种服务。他掌握的这个技能能够为自己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他自己给自己提供一个价值。这是一个基本价值。他也能利用这个技能为他人提供产品或服务。这个产品或服务内含的价值是剩余价值。这决定每个劳动者具有社会性。人类因此组成社会。

也就是说,我说的剩余价值就是一种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价值。资本家是生产这类社会价值的主要贡献者。但是,资本家还有普通劳动者不具备的一个特殊价值。资本家是个媒介。媒介就是能够进行一对多通讯或互动或交易的人或形式。媒介就是能够促使事物转化的人或形式。本人在研究语言和媒介的时候针对媒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过去的学者研究过各种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有学者研究石头、竹简、动物骨头、金属材料、泥板、莎草纸、羊皮纸和纸张等媒介。本人扩宽了媒介的概念。认为过去的学者研究的所有媒介是物质媒介。本人发现了人媒介、行为媒介、组织媒介、意识媒介和美学媒介。

所谓人媒介指人类充当自己通讯的媒介。第一个人讲一个故事给第二个人听,第二个人讲同样的故事给第三个人听。第二个人是媒介。人类进行人链式语言通讯。人类社会内还有各种复杂的人媒介。

所谓行为媒介指人类用自己的行为进行通讯的媒介。人们跳舞就是用行为进行通讯。体操表演或举行仪式时人们进行行为通讯。还有各种复杂的行为通讯。

所谓组织媒介指,小规模组织充当大规模组织形成的媒介。由于组成大规模组织的成本高于形成小规模组织的成本,人们通常通过组成小规模组织的方式组成大规模组织,如人们成立政党,再成立政府,再成立国家。各种各样的文化组织、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都是媒介。

所谓意识媒介,指集体意识促使人们联合起来。如民族意识促使所有民族成员团结起来。历史意识也会将具有共同历史记忆的人聚拢起来。社会政治意识也会成为建立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所谓美学媒介指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如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雕刻等。它们提供美感,促进通讯。它们是人类社会内部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流的媒介。

这些媒介会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复合媒介。

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人媒介。我的意思是,在文明社会里,人们形成三个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

在文化共同体内,文学家和艺术家等是媒介。他们创作文学艺术产品。他们是社会借以创作文化产品的媒介。他们是社会内部自我通讯的媒介。他们进行一对多通讯。这样的通讯是一人与多人进行的通讯。他们通常获得荣誉。他们是社会名人。

在政治共同体内,掌权者是媒介,他们对众人发号施令,进行一对多通讯。他们进行社会的管理。他们包括总统、总理、省长、市长和县长等。政党、民意代表和其他人士也是媒介。他们获得权力。

在经济共同体内,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等是媒介,他们进行一对多交易。商人将产品出售给无数消费者。企业家也将产品出售给无数销售商或消费者。银行家将贷款发放给无数求贷者。他们获得财富。

英国哲学家贝特兰·罗素说,人有三大所求:荣誉、权力和财富。我想,是不同的人分别获得这三种社会资源。通常是担当媒介功能的人获得这些资源。也就是说,荣誉、权力和财富无法在人类社会内平均分配。一些人是媒介,而另外一些人不是媒介。

总之,资本家是媒介,他们与语言建立特殊关系。他们获得一种特权。他们能进行一对多交易。由于他们能同时与众人交易,他们创造大量的社会价值。这是他们致富的原因。

例如,他们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让大众有能力购买产品,促进社会平等。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只有贵族拥有马车;在资本主义时代,几乎所有劳动者都拥有一辆汽车。他们是现代社会的建立者。他们当然获得社会的回报。

于是,现代社会的广大消费者是资本家经营的受益者。资本家也代表消费者的利益。他们进行公平交易,而非一方剥削另一方。资本家获得的财富是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证明。他们获得的财富越多,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们获得的金钱就是消费者给他们的信任投票。资本家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广大消费者就是人民的主体。消费者依赖资本家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

工厂里的工人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工人的体能与农民的体能类似。在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创造的产品有限。在工业社会里,工人创造大量的产品,其原因不是工人体能大幅提升,而是利用了生产技术,而生产技术的本质是利用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进行生产,让自然界的能源产生的物理能量代替人的体力产生的物理能量。例如,蒸汽机利用煤炭产生的能量代替人的肌肉产生的能量进行生产,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无限夸大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贡献是马克思建构他的剥削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资本家经常裁减工厂内的工人以便用机器代替工人劳动说明了工人用人力做出的贡献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是有限的。于是,剥削工人的劳动力就不是资本家变富的原因。理由也是,如果剥削工人的劳动力是资本家致富的原因,资本家就应该雇佣越来越多的工人。但事实是,随着更加广泛地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资本家一直在裁减工厂内的工人。这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投入的比重在下降,而技术资本投入的比重在增加,或者可变资本的投入的比重在下降,而不变资本的投入在增加。与此同时,总体上说,社会内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这说明富有者的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于技术资本的投入,而非人力资本的投入。这种情况已反驳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在这里,重新思考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内产生贫富差别的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个什么关系?我的看法是,资本家是媒介,而工人是利用媒介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换言之,资本家是媒介,而工人则不是。媒介的生成与运作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差别。马克思声称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剥削制度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本特征。但是,只要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或管理者能进行一对多交易,是媒介,即使没有雇佣劳动制度,他们仍然可能致富。英国小说家j.k.罗琳写小说《哈利波特》。她并没有雇佣工人替她写小说。但是,由于她的小说出售给千家万户的青少年,她通过获得版税成为英国少数最富有的人之一。在经济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例子说明,有的人能进行一对多交易,即使没有雇佣任何劳动力,他们仍然变得富有。一些歌星和影星是富有的人。一些科技发明人通过广泛出售专利而致富。从一定意义上说,购买乐透彩中彩的人也是因为一对多交易而致富。未中彩的人将金钱投给了中彩的人。只要认真研究我们能够发现更多实例。雇佣劳动制度并不是一种剥削制度。但是,媒介的运作是导致社会贫富差别的真实原因,马克思想象的剥削则不是。仅仅用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来解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贫富差别的原因难以令人信服。这其实是个幼稚的看法。这是我质疑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原因。

媒介则是人类社会形成的结构性的因素。人类通过媒介来形成自己的文明社会。我的推理是,自从人类开始使用语言进行社会内部的相互通讯,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媒介。进行口语通讯时,人类利用空气做媒介。进行书面语通讯时,人类利用物质材料做媒介。媒介延长语言通讯的距离。人类扩大通讯的范围。人类在更大范围内互动。人类形成更大规模共同体或社会。规模大的文明社会取代规模小的原始社会。语言决定人类怎样使用媒介。媒介决定社会的构造。

同时,媒介发挥作用的结果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差别。人们无法通过常识或直接经验来发现造成社会贫富差别的原因,只能依靠社会科学。但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则是一个重大误判。他只认为社会的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斗争决定社会演化。他并不知道媒介在社会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资本家是工人利用的媒介。资本家获得大量财富,而工人暂时仅仅获得维持家庭再生产的生活资料。但是,资本家获得的财富往往会作为资本投入扩大再生产。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低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消费者的工人阶级也获益。资本家先富,但也能在以后的时期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此也有论述。总体而言,社会会进一步发展并且最后造福于所有人。而马克思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而是认为剥削造成社会产生贫富差别。他出于一种欧洲人的强烈的道德感批判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设想未来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他的理论并非毫无道理,他的思想仍然在人类思想史上放射光芒,但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解,剥削并非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别的原因。是媒介的运作造成了这一切。资本家并没有剥削工人致富,而是他们充当了社会形成的媒介。

总之,我本人研究社会的形成。我从人与语言的互动、语言与媒介的互动以及媒介与人的互动研究社会的形成和运作。我的看法是,人类因为使用语言和媒介而形成文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文明社会。但是,由于人媒介在社会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媒介又依赖语言来发挥作用,人媒介因为语言而获得社会的权力。人们依靠人媒介建立自己的文明社会。在文化共同体内,文学家和艺术家等通过生产精神产品而获得社会的影响力。这类影响力就是一种社会权力;在政治共同体内,政治家或掌权者通过管理社会获得社会影响力。这类影响力是一种社会权力;在经济共同体内,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等通过服务大众而获得一种社会影响力,同时,他们还获得财富。但是,财富不是一切社会权力的来源。如果工人的收入较低,出现社会的贫困现象,文化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可能采取行动,呼吁社会提供救济或者直接提供社会的救济。虽然社会存在贫富差别,但整个社会的制度却不是一个一部分人剥削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的社会制度。理由也是剥削现象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一对多互动和交易。由于能进行一对多交易,不仅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能力,而且一对多的市场交易大幅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效益,服务于大众,促使人类的生产活动的空前繁荣。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当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资本家被消灭。人们就无法进行一对多交易。生产经营媒介无法发挥作用。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所有人都陷于贫困。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错误一定是导致二十世纪欧洲共产主义运动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国来说,既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放弃消灭资本主义来建设共产主义的路径,中国人似乎有必要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并设想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而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当然要搞清楚马克思的理论究竟有哪些问题。检视剩余价值理论是最基本的任务。本文的意图是指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成立;人们需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人们也要重新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其发展道路。

 

本文作者是旅居加拿大的独立研究者

 

 

The Capitalist Society.jpg

 


浏览(1400)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俞先生
注册日期: 2012-11-10
访问总量: 917,80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欺负别人的人借他人之手杀死自己
· 美国农场的工人赵春力杀七个人
· 中国近代革命曾经有四种进路
· 重庆妇人将小孩扔下楼很正常
· 赵鼎新教授辞职主要责任在浙大
· 独裁的学理化分析:权力私有化
· 中国火箭军的导弹里灌水
分类目录
【政治类】
· 欺负别人的人借他人之手杀死自己
· 美国农场的工人赵春力杀七个人
· 中国近代革命曾经有四种进路
· 重庆妇人将小孩扔下楼很正常
· 赵鼎新教授辞职主要责任在浙大
· 独裁的学理化分析:权力私有化
· 中国火箭军的导弹里灌水
· 周汉卿骂人:可耻
· 中国海外民主运动未兴起已衰落毫
· 有些中国人太恐怖
存档目录
2024-04-01 - 2024-04-16
2024-03-19 - 2024-03-27
2024-01-07 - 2024-01-07
2023-12-16 - 2023-12-30
2023-10-02 - 2023-10-29
2023-09-02 - 2023-09-24
2023-08-04 - 2023-08-31
2023-07-30 - 2023-07-30
2023-06-03 - 2023-06-21
2023-05-03 - 2023-05-14
2023-04-01 - 2023-04-23
2023-03-03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8
2023-01-11 - 2023-01-31
2022-12-05 - 2022-12-29
2022-11-01 - 2022-11-25
2022-10-08 - 2022-10-25
2022-09-15 - 2022-09-30
2022-08-03 - 2022-08-30
2022-07-06 - 2022-07-29
2022-06-03 - 2022-06-30
2022-05-21 - 2022-05-24
2022-04-03 - 2022-04-05
2022-03-23 - 2022-03-23
2022-02-06 - 2022-02-19
2022-01-03 - 2022-01-30
2021-12-01 - 2021-12-29
2021-11-30 - 2021-11-30
2021-10-03 - 2021-10-12
2021-09-05 - 2021-09-27
2021-08-11 - 2021-08-16
2021-07-02 - 2021-07-28
2021-06-01 - 2021-06-30
2021-05-04 - 2021-05-31
2021-04-11 - 2021-04-30
2021-03-08 - 2021-03-29
2021-02-16 - 2021-02-16
2021-01-04 - 2021-01-29
2020-12-05 - 2020-12-08
2020-11-09 - 2020-11-16
2020-10-02 - 2020-10-30
2020-09-17 - 2020-09-26
2020-07-02 - 2020-07-27
2020-06-04 - 2020-06-21
2020-05-03 - 2020-05-24
2020-04-02 - 2020-04-28
2020-03-12 - 2020-03-28
2020-02-01 - 2020-02-18
2020-01-15 - 2020-01-31
2019-12-17 - 2019-12-20
2019-11-09 - 2019-11-18
2019-10-27 - 2019-10-27
2019-09-03 - 2019-09-16
2019-08-10 - 2019-08-29
2019-07-08 - 2019-07-16
2019-06-04 - 2019-06-29
2019-05-05 - 2019-05-30
2019-04-02 - 2019-04-26
2019-03-02 - 2019-03-26
2019-02-02 - 2019-02-26
2019-01-05 - 2019-01-22
2018-12-01 - 2018-12-20
2018-11-01 - 2018-11-29
2018-10-05 - 2018-10-30
2018-09-02 - 2018-09-30
2018-08-02 - 2018-08-29
2018-07-09 - 2018-07-30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2 - 2018-05-31
2018-04-18 - 2018-04-18
2018-03-16 - 2018-03-22
2018-02-26 - 2018-02-28
2018-01-17 - 2018-01-17
2017-12-21 - 2017-12-26
2017-11-02 - 2017-11-19
2017-10-10 - 2017-10-21
2017-09-05 - 2017-09-15
2017-08-03 - 2017-08-03
2017-07-02 - 2017-07-12
2017-06-15 - 2017-06-15
2017-05-30 - 2017-05-30
2017-04-17 - 2017-04-20
2016-06-16 - 2016-06-16
2015-12-04 - 2015-12-30
2015-11-09 - 2015-11-28
2015-02-01 - 2015-02-14
2015-01-21 - 2015-01-31
2014-12-09 - 2014-12-29
2014-11-04 - 2014-11-04
2014-10-03 - 2014-10-16
2014-09-03 - 2014-09-28
2014-08-01 - 2014-08-31
2014-07-27 - 2014-07-29
2014-06-03 - 2014-06-27
2014-05-06 - 2014-05-30
2014-04-12 - 2014-04-12
2014-03-01 - 2014-03-28
2014-02-01 - 2014-02-07
2013-12-13 - 2013-12-22
2013-11-07 - 2013-11-29
2013-10-09 - 2013-10-25
2013-09-09 - 2013-09-09
2013-06-04 - 2013-06-04
2013-05-22 - 2013-05-22
2012-12-25 - 2012-12-25
2012-11-09 - 2012-11-12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