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牢头博客  
喂马,劈柴 ~O(∩_∩)O~  
网络日志正文
光荣与幻灭----《祖国进行曲》苏联的第二国歌 2009-08-06 09:55:41
2007/10/24

国家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而且一定会消亡。记得小时候父亲的书架上有一本《列宁论国家和民主的消亡》(?),可能说的就是这意思。

史书和“电大”上我们熟悉的齐楚燕韩早已经灰飞烟灭,它们灭亡是因为不够强大,而强大无比的秦国二世就斩了。所以强大也不是不灭亡的道理。小时候匣子里整天灌输的当时世界上最牛X的是两个“超级大国”,想不到其中之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它的劲敌美国、中国谁也没动一兵一卒,忽喇喇地就轰然倒塌了。

人死了是有灵魂的吗?这个问题好像是终极的形而上的哲学,理工科和文科的都回答不了,暂时交给宗教了。但是国家死了,特别是大国,却一定是有灵魂的,它存在在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中,还会借尸还魂。这个问题反过来论证了人的灵魂还是有的,那些大的学问家和创造者,他们的灵魂就是摆在书架上或存在硬盘里的世代流传的作品。所以普通人管他们叫“天才”。

我对于苏联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这倒不是因为受政治影响中苏友好邻邦什么的,按照前边说的,也许是灵魂的接近。实际上,我成长的年代苏联一直是中国的头号敌人。等到我记事的时候,中苏已经到了随时要交战的危急关头,陈兵百万,三线工厂,全民皆兵全民挖洞,原子弹下边的一堆肉,。。。两边似乎随时要拼命。据说毛和斯大林是互相厌恶的,趁着第三代领导人赫鲁晓夫搞改革修正,就和他们掰了。

说具体点,我的好感是从当时已成禁忌的父辈们的收藏、200首、小说(70年代还陆续出了一些内部小说《多雪的冬天》《人世间》《落角》《你到底要什么》。。。)、画册、以及偷听敌台。。。里来的。有一种逆反心理,teenage,你不让看的我偏要看,也许是好东西呢。当然,也必须一定是好东西,否则就白逆反了。大国就是有大国的道理,因为它好,所以就坐大了。除了专业研究,没听说过谁痴迷越南柬埔寨卢旺达厄瓜多耳什么的小说音乐---对不起,我知道这是“大国沙文主义”。

去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夏天,在首都博物馆有一个中俄合办的大型展览:“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展出的是苏联上个世纪30-50年代的艺术品,有油画、海报、雕塑、瓷器、各种纪念章等。在50年代刚刚结婚的我的父辈和朋友的父辈至今还津津乐道。我家的很多照片,就是我的一个小叔从莫斯科留学回来买的苏联相机“基辅”照的。这个展览的名字也起得好,太阳城。

《太阳城》,是文艺复兴时的社会主义先驱者康帕内拉(Campanella 1568~1639)的代表作,书中满怀激情描绘了一个阳光永远普照的地方,在这个乌托邦里没有压迫和黑暗,万恶之源的私有制被消灭了,所有的人发自内心的快乐地工作和生活着,社会财富为全民所有,住房、教育和医疗等都纳入全民福利,政府小型化,政府官员由全民选举产生,最高领袖集君子、统帅、导师于一身,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依靠良知和说服教育解决,对外部威胁则毫不留情予以还击。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于是我想起了杜纳耶夫斯基(1900-1955),想起了他的代表作《祖国进行曲》(一译《祖国之歌》)。

文革后期在工厂翻砂子的年月,有时候下了夜班,走在25瓦灯泡昏黄明灭的工厂宿舍楼道里,常能听到几耳朵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好像是用天上的钟敲出来的神韵,异常宽广悠扬。回到宿舍,看见临床上铺的大孙还没睡,还在捧着本老旧的俄汉词典猛背。他是中专生,比我大几岁,赶上并看过不少苏联电影(后来这小子居然和厂里几个家伙偷越边境真的去投奔苏联,在深山老林里不幸迷了路被抓了回来,判了很重的徒刑,那是后话)。我就问他,“嫂嫂逗~西拉稀都赖抖嫂”,这是什么音乐?很好听。我那时候才十几岁,音乐细胞还没长全,只是在初中同学家里偷听过几首黄色歌曲,多属靡靡之音。对于这种“大江东去”慷慨激昂的音乐还很生疏。和毛席颂歌东风吹战鼓擂不是一个味,那种宽广深沉,大气优雅,有一种激荡和颠覆人心的感觉,一下子就被她打动了。

听我问起这个,他激动得从床上爬起来,拉着我走到厂外长满穿天杨的大道,望着满天星斗,就给我唱了起来。当他唱到“我们爱护祖国有如情人”时,我能看到他眼中闪动着泪花。从他那里,我知道了这是杜纳耶夫斯基作曲的《祖国进行曲》,号称苏联第二国歌。苏联国歌最早是《国际歌》,后来他们觉得拿一首外国歌当自己的国歌有点不爽,就创作了《牢不可破的联盟》作为国歌。我问“什么是第二国歌”,他说,一般大国都有自己的“第二国歌”,咱们中国就是《东方红》啦,美国是《美丽的阿美利加》,你瞧尼克松访华国宴上,因为中美还没建交,奏国歌肯定不合适,周总理就指示乐队演奏《美丽的阿美利加》。。。

《祖国进行曲》是苏联影片《大马戏团》片尾曲。30年代中期,美国女演员玛丽安带着她年幼的儿子(一个黑皮肤的混血儿)逃出美国,她加入了一个马戏团,靠表演杂技谋生。马戏团团长掌握了玛丽安“不光彩的秘密”并以此来要挟、压榨母子俩。马戏团来到苏联巡回演出,玛丽安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苏联观众热烈的掌声,在这片自由、平等的土地上,她找到了真正的朋友和真心的爱人(谢尔盖.斯托里亚罗夫扮演),她决定永远留下来。影片结尾,抱着孩子的玛丽安和人民群众一起参加五一劳动节盛大游行,高唱着《祖国进行曲》走过红场。据说,杜纳耶夫斯基为创作这首歌付出了艰辛劳动,耗时长达半年,先后写了36稿才最终完成。后来,他又创作了很多广为流传的歌曲,最知名的有《红莓花儿开》,《从前是这样》。

30年代的苏联,据说是当时世界上2/3饥寒交迫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衷心向往的地方,看过一个美国拍的纪录片,当时美国人申请移民去苏联,比现在俄国东欧申请移民美国要困难得多,苏联领事馆前排起了望不到头的长龙。那时候,自由经济体制下的美国正面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到处都能看到失业者、自杀者和排着长队领救济金的人们。而苏联却因为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全盛的时期。

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到苏联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访问中他写下了《莫斯科日记》和很多信件。这位法国作家面对苏联的巨大成功非常激动,但当时也看出情况“出乎想象”的“复杂”,一方面,正像其他许多人也看到了的那样,“毫无疑问,革命在劳动人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千千万万的人知道,革命 ——这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一切都归功于革命。”“在25至30岁的人们身上感觉到的那种欢乐尤其吸引人,他们已是在革命时期长大成人的。”另一方面,他又觉察到,缺少工农群众监督的新贵族,他所谓的“无产阶级贵族”也正在产生,权力正在向腐败迅速下滑,而这是只有少数人察觉到并为之忧心忡忡的。 ——这少数人里,就包括邀请他到苏联访问的高尔基。于是,充满矛盾的他要求记载他真实感受的《莫斯科日记》需在他死后50年才能发表。善良的老罗啊。然而这不是他怕事或者扛不住,在当时,对苏联的态度,已完全成为衡量进步与反动的标准。

30年代的中国也不例外。左联和左翼知识分子的观点、态度一边倒不用说了,甚至一向被认为是右翼知识阶层的代表、留美亲美的胡适,也曾多次对苏联赞誉有加。他在1926年所写的长文《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对社会主义大表赞扬:“十八世纪的新宗教信条是自由,平等,博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宗教信条是社会主义。十九世纪以来,个人主义的趋势的流弊渐渐暴白于世了,资本主义之下的苦痛也渐渐明了了。远识的人知道自由竞争经济制度不能达到真正‘自由,平等,博爱’的目的。向资本家手里要求公道的待遇,等于‘与虎谋皮’。救济的方法只有两条大路:一是国家利用其权力,实行裁制资本家,保障被压迫的阶级;一是被压迫的阶级团结起来,直接抵抗资本阶级的压迫与掠夺……于是几十年之中有组织的劳动阶级遂成了社会上最有势力的分子。十年以来工党领袖可以执掌世界强国的政权,同盟总罢工可以屈伏最有势力的政府,俄国的劳农阶级竟做了全国的专政阶级。这个社会主义的大运动现在还正在进行的时期。但他的成绩已很可观了。”后来他有机会亲自到莫斯科访问了三天,这三天中他马不停蹄,参观了革命博物馆、监狱,会见了一些科学、教育界的人士,深为这场崭新的实验所感动,迫不及待地在给友人的信中畅谈自己的新鲜感受。他兴奋地写道:“此间的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说有理想与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们的理想也许我们爱自由的人不能完全赞同的,但他们的意志专笃(Seriosness of Purpose), 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政治新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我们这个醉生梦死的民族怎么配批评苏俄!在世界政治史上,从不曾有过这么大规模的‘乌托邦’计划居然有实地试验的机会。”他对这种计划下的体制格外欣赏,认为要干政治,必须要有计划,依计划去做。“这是方法,其余皆枝叶耳。”因此,他甚至也在某种程度违背自己所服膺的自由原则,而对专政(其实就是专制,当时音译为狄克忒多)欣然赞许:“苏俄虽是狄克忒多,但他们却真是用力办新教育,努力想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依此趋势认真做去,将来可以由狄克忒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治制度。”同时,参观革命博物馆使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自责:“我又感觉一种刺激。我们这几年在北京实在太舒服了,太懒惰了,太不认真了……我去看那‘革命博物馆’,看那一八九O-一九一七年的革命,真使我们愧死。” 这些信件集为《欧游道中寄书》(收入《胡适文存》第三集卷一),与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可说有异曲同功之妙。

必须补充一句:后来中国的第二国歌换成了《歌唱祖国》,也不错,不过你仔细听它的歌词,基本上“翻拍”的《祖国进行曲》:)。

行了,说太多了,赶紧听歌吧。当年电影的视频链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M66g286Hdw

苏联大剧院合唱团 伊万·彼特洛夫领唱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Песня о Родине

Широка страна мая родная,
Много в ней лесов бполей и рек!
Я другой такой страны не знаю,
Где так дышит человек 。
Я другой такой страны не знаю,
Где так дышит человек 。

От Москвы до самых до окраин,
С южных гор до северных морей
Человек проходит как хозаин
Необъятной Родины своей 。
Всюду жизнь привольно и широко ,
Точно Волга полная ,течет。
Молодым везде у нас дорога ,
Старикам везде у нас почет。

Наши нивы взглядом не обшаришь。
Не упомнишь наших городов 。
Наше слово гордое товарищ
Нам дороже всех красивых слов。
С этим словом мы повсюду дома ,
Нет для нас ни черных, ни цветных,
Это слово каждому знакомо ,
С ним везде находим мы родных。

Над страной весенний ветер веет ,
С каждым днем все радостнее жить,
И никто на свете не умеет
Лучше нас смеяться и любить !
Но сурово брови мы насупим,
Если враг захочет нас сломать ,
Как невесту ,Родину мы любим ,
Бережем как ласковую мать !

注:本文图、文、音等某些资料来自网上勾勾和自家藏书。

----------------------------------------------------------------------------------

10/25/07 - 这是1984年的红场检阅,配的是好莱乌插曲 - 滿人 (315 字节)


10/25/07 - 我觉得,被国家政体或宗教所强行灌输的,是洗脑,不是理想。

理想,应该每个人在自由思维下自发产生的,充满了和平和博爱,也超越了民族和国界。

- 当当‘ (82 字节) (1)
  • 10/25/07 - 其实洗脑有两种,正洗和反洗,

    观点不一致的都可以称对方为洗脑者。

    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都不是象你所说的“个人在自由思维下自发产生的”,象zuolizi和
    慌兮兮,其实就是后八十意识型态,一种典型的时代思潮,那种思维方式其实已经
    属于被反思的对向,就看一个人有没有深度的内省意识了。我对过往时代的价值观
    念和思想信念没有偏见也没有畏惧感,把没有价值的去掉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任何
    时代都是如此。象zuolizi这类太偏执,他不晓得Red Star Red Army Chorus来美国
    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Red Star Red Army Chorus的CD在曼哈顿最好的音乐商店都
    有的卖,他那态度实在很可笑。

    真正的理想源于崇高感,是人心中本然具有的,人人都有的,理想是一种高于现实
    生活的境界,并非是什么“强行灌输的”,“洗脑的”东西。比如《乡村女教师》
    就很崇高,就曾感召过很多人,这就是人的理想,一种理想的心灵境界和心灵状态。 - 西西里柠檬 (799 字节) (0)
10/25/07 - 二战苏联损失巨大,据说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战争, 这差不多等于每家都有人死。

俄罗斯文化中理想和浪漫的精神,其实是有永恒魅力的,比如《乡村女教师》就曾
感召过很多人。很多年前我在纽约遇见一位七七级北师大的,他说当年看完《乡村
女教师》,激动得无法入眠,在雪夜中徒步十几里,后来决定报考师范。

就象牢头昨天讲的,没有理想、丧失了信仰的人,必然得出“一切都是允许的”这
一结论,奉行这个结论的人最终走向毁灭,即精神世界的瓦解。专注自己的人最终
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残害了自由,叛逆的任性导致了人的自我毁灭。

当然现时代的人都不是为了崇高理想而生活,但差别在于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心中
「认同」理想,对崇高的东西「心向往之」;而象草根之类,属于对理想漠然不知
的一代,内心空空如也的一代,见到一点崇高理想的东西,就会本能地用自己的猥
亵之心去抵毁,其实可怜之极。
- 西西里柠檬 (773 字节) (2)
10/25/07 - 那么西方人信教算是有信仰了。我们 确实没有理想了-共产主义理想破灭了。
共产主义其实也应该被当做一种宗教,它是美好的,但是太理想化了,根本不能实现,有悖人性。
- 唯一 (129 字节) (1)

10/25/07 - 复阅了牢头的苏联国歌帖子,看到唯一和问题多的回帖,很有见地地 指出:1)听起来很像葬礼上的音乐么;2)不由自主地要起来立正操正步(哈哈,遥想问题多教授挺直腰板鹅行鸭步的样子,很搞笑)两位女同志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俄罗斯文化以至她的变种,苏联文化,对中国解放后人的精神的一个隐性却根本的影响。记得高尔基同志在人间还是我的童年中提过, 俄罗斯人民一个劣性,就是以痛苦为乐,所以阿拉曾经提到的斯拉夫文化中的melodramatic因素,把歌唱得口水鼻涕一大把,哭哭啼啼地,就是唯一同 学说的葬礼感觉乐,牢牢叨叨死了家人似地。本来挺快乐的生活愣把它弄得悲剧起来,潜在的一个可能就是营造一种被迫害的幻象了,大家都欺负他,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看看近代史,这种守迫害的虚幻感必然引致专制独裁的政治体制料,二三十年代的法西斯意大利纳粹德国,莫不是给野心家利用人民的受迫害感而扇风点火最 后终于燎原地。问题多听了歌曲后不由自主立正踏步,就是这个原因料吧?所以,牢头还有别的老同志们虽然经过文革洗礼反思对独裁专制深恶痛绝,但成长在那个时代,精神上不可避免地印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听了那个时代的音乐歌曲不禁热血沸腾,但却没有深究这些东东其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斯大林啊。- 草太黄了 (1000 字节) (50)

10/25/07 - 多少有江扣那话的意思, TOO SIMPLE,TOO NAIVE.一般说来人们对悲情类的东西有共鸣,因为可能会触发自己内心对某段个人历史的回忆。另外同情心是人类本能,对悲痛的东西会有反应。这是人的共性。

喜剧和快乐性的东西则不同,因为人们对这类东西的定义不同,与文化和性格有关。

人不可能忘记历史,即便是痛苦的历史,因为人是那样生活过来的。人在一种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感觉和经历,不论后来世人如何评价,对这个人来说那是他或她成长的过程和生命的一部分,即便是对历史的否定,也不能对那段历史的意义否定。人就是这么成长的。

对一个人来说,一个时代的烙印是其知识的积累。

产生独裁专治的心理基础是人们无知害怕、希望救世主,也是简单投机心理 - 事情让别人去做。

10/25/07 - 历史就是这样,人类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而已。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0)

10/25/07 - 哈哈,这太深奥了。想起了快感分析中,有一种悲剧快感,尼采说:“悲剧快感表明了强有力的时代和性格,这是英雄的灵魂,它们在悲剧的残酷中自我肯定,坚强得足以把痛苦作快乐来感受”

这也是西洋音乐多喜采用小调的原因。听听贝多芬的英雄,第二乐章他自己把它称作葬礼进行曲

拉奥孔悲剧的美,据说是美学的核心。悲剧的理念在于,通过表现痛苦来表现理想。

你试着拿光是欢乐的歌曲,就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中国民族音乐中轻浮、浮躁的东西,假欢乐的东西比较多,就很少能找出打动人的来。这可能和江南丝竹秦淮歌伎醉生梦死的历史、皇家歌舞升平的历史有关?

这些都太深奥了,我只能瞎掰。希望有高人出来科普一下。嘿嘿

10/25/07 - 其实我从郭德刚的相声里,常常能听出悲剧味道,这是他与众不同 - 牢头 (69 字节) (1)

10/25/07 - 为啥我们有理想的时候, - wyandotte (97 字节) (0)

§ 10/24/07 - 记得电影的名字吗? - 一休阁 (328 字节) (5)

§ 10/24/07 - "Isadora". 69年拍的,Vanessa Redgrave演邓肯。 /无内容 - 慌兮兮 (3 字节) (4)

10/24/07 - 向伟大的俄罗斯脱帽致意。。。牢头这一篇有不少亮点,收藏了,嘿嘿。

苏联的文学艺术是世界一流的,无论音乐、舞蹈、绘画还是诗歌、小说、电影,除 了哲学弱一点,俄罗斯这个民族的确很伟大。解放后直到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从 深层讲也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半个苏联文化,从社会经济制度到文学艺术都是如此, 最典型的是美术学院油画系,几十年都是清一色的苏联现实主义画派的传统。没办法, 就是个人记忆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有很多也都是苏联的,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从 大处讲,其实象胡锦涛、温家宝他们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样有俄罗斯近代浪漫和 理想主义文化的影子;从小处看,文革后有人写回忆文章,说东妮娅是那时很多青年 的初恋情人,我觉得的确如此。还有八十年代时看到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战争与和平》。。。想想现在都看什么啊?痛不欲生啊。

近年来我唯一的收获,是发现了俄国人无与伦比的合声音乐,尤其是无伴奏宗教音 乐,我前几年曾沉迷其间迷途忘返。比较切近的还有苏联红星合唱团的曲子,唱到 德国,德国人哑了;唱到英国,英国人哑了;唱到美国,美国人哑了。那种激情和 气势,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巨大力量。我还有一段乌兰诺娃跳圣桑《天鹅》的录像,黑 白片带雪花,几乎看不清了,但要说什么是芭蕾?一言以蔽之,乌兰诺娃的圣桑 《天鹅》啊!
另外美国的犹太人对苏联好象也颇有好感,这大概与二战有关。

    • - 西西里柠檬 (1204 字节) (15)

10/24/07 - 谢谢柠檬,我也纳闷俄国没出大哲学家,据现代研究者认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后来就十月革命了,马列主导一切。

ZT)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坛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界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西方,特别是哲学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 巨大,尼采自认为深受他的影响,存在主义流派也认为他是自己的先驱,甚至西方宗教界,宗教哲学界也不能对他在宗教方面的真知灼见置若罔闻。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地下室手记》(即本书中间部分的内容,该书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开篇之作)就开始探索并发现了人的精神世界里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 其所有主人公身上。他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悲剧,认为丧失了信仰的人,必然得出一切都是允许的这一结论,奉行这个结论的人最终走向毁灭,即精神世界的 瓦解。专注自己的人最终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残害了自由,叛逆的任性导致了人的自我毁灭。

      • - 牢头 (738 字节) (5)

§ 10/24/07 - 有道理,我也正在想陀思妥耶夫斯基。 - 西西里柠檬 (69 字节) (4) 10/24/07 - 想起黄庭坚《花气熏人诗》,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 西西里柠檬 (76 字节) (2)

§ 10/24/07 - 俄国这两个天才20几岁就决斗死了,真是可惜。 /无内容 - 牢头 (3 字节) (0)

§ 10/24/07 - 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 - 西西里柠檬 (53 字节) (2)

§ 10/24/07 - 刚才忘了说屠格涅夫,喜欢他的“父与子” - 慌兮兮 (41 字节) (1)

§ 10/24/07 - 是啊是啊,怎么都有点怀旧的味道了?:) /无内容 - 西西里柠檬 (3 字节) (0)

§ 10/24/07 - 谁说经济搞不好了? - 西西里柠檬 (418 字节) (2)

§ 10/24/07 - 就觉得这个国家有点复杂,大起大落的 /无内 - 坐家妈妈 (3 字节) (1)

§ 10/24/07 - 其实俄罗斯地处欧洲文化的边缘地带, - 西西里柠檬 (161 字节) (0)

§ 10/24/07 - 就是圣经最后的启示录,全是梦,跟天书似的。 - 当当‘ (344 字节) (0)

§ 10/24/07 - 若是从网上,Blockbuster 有租. /无内容 - cuckcoocukcoo (3 字节) (0)

五味原文链接:http://bbs2.creaders.net/life/messages/815428.html

§ 10/24/07 - http://i.cn.yahoo.com/wenyizu/blog/p_303/

http://bbs2.creaders.net/articleReader.php?idx=240241

浏览(2164)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牢头 ,17岁
来自: 文字狱
注册日期: 2006-10-22
访问总量: 878,12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哈哈哈,装B妙文
· 相反,轰动一时的《致青春》倒是
· 刚看完《小时代》,不错哦
· 地安门最有范儿的老爷子(ZT)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 “不要老想着中国中国”-中国人还
·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ZT)
分类目录
【数码玩家】
· 刘翔,视频是怎样炼成的?
· 怎样玩物才不丧志?-写科技产品评
· 哈哈哈,第一次见到这么牛B的二
· LED确实很多优势
· 两篇和俺的“Geocaching”有关的贴
【读书看戏】
· 相反,轰动一时的《致青春》倒是
· 刚看完《小时代》,不错哦
· 地安门最有范儿的老爷子(ZT)
· 《算命》,这个纪录片居然把俺看
· 马云,神马都是浮云
· 呵呵,男人的一妻一妾?
· 虐心
· 理想的夫妻关系是情人、朋友、伴
· 转2篇书评:江南才子的小与大
· 强权政治和文化人的个性
【怀旧心情】
· 小混蛋,王毛点,王小点。。。血
· 补遗:我的偷听黄色歌曲生涯(一
· Thank You for Hearing Me
· 菊与刀---我的东京抗战回忆录(1
· 革命回忆录:(1)颐和园强制劳
· 王蒙:所有的日子
· 柠檬:读牢头“红色歌曲”系列之一
· 曾经感动过我的红色歌曲 (1)我
· “大串联”里的几件小事(1)
· 那个玩物丧志的年代---玩车(资
【随笔杂文】
· 面对艰难抉择,老王有点拎不清
· 昨晚去看望了我的邻居真由美小两
· 重要经验传授:这个牙膏救了我的
· 温哥华住院记
· 啃草的故事
· 说说温哥华的房事,难啊
· 光荣与幻灭----《祖国进行曲》苏
· 两幅没有送出去的对联
· 我的朋友胡启新(五) 逐鹿中原
· 我的朋友胡启新(四)老胡和他的
【附庸风雅】
· 立夏的家门口
· 露多大脸,现多大眼(微博)
· 朱晓枚演奏的巴赫(zt)
· 锯断青山烧壁炉
· 微博:嘿嘿,老王这个人我很佩服
·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从明天起?
· 温哥华2010年的第1场雪
· 温哥华,叫不出名字的fall leave
· 家门口冒出了一棵山楂树
【行万里路】
· 100集纪录片《北京的胡同》
【我的哲学】
· 我们识数吗?
· 爱情经济学(ZT)
· 大同中的一段话
· 著相
· 朝露集
· 朝露集(二)
· 朝露集(三)---五人PK版
· 久病成医,胡侃几句我的病与痛的
· 20岁左右的博文:论自杀
【我的编译】
· 演奏的时代(5)
· 演奏的时代(4)
· 演奏的时代(3)
· 演奏的时代(2)
· 演奏的时代(1)
【文学梦断】
· N年前的一个草稿
【五味杂陈】
· 哈哈哈,装B妙文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 “不要老想着中国中国”-中国人还
·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ZT)
· 河蟹的报复
· 这64条不仅仅是官场定律
· 从简单浅显的经济学角度去理解中
· ZT: 哈哈, 三个小段子
· 美国梦的数字化
· 博客用语小词典
存档目录
2013-08-01 - 2013-08-16
2013-07-13 - 2013-07-16
2013-06-08 - 2013-06-27
2013-05-08 - 2013-05-28
2013-04-07 - 2013-04-27
2013-03-10 - 2013-03-23
2013-02-05 - 2013-02-25
2013-01-03 - 2013-01-29
2012-12-02 - 2012-12-21
2012-10-19 - 2012-10-19
2012-09-25 - 2012-09-25
2012-07-23 - 2012-07-23
2012-06-08 - 2012-06-14
2012-05-07 - 2012-05-07
2012-04-13 - 2012-04-25
2012-03-28 - 2012-03-28
2012-02-02 - 2012-02-22
2012-01-01 - 2012-01-23
2011-12-13 - 2011-12-28
2011-11-02 - 2011-11-02
2011-10-05 - 2011-10-30
2011-07-09 - 2011-07-17
2011-06-02 - 2011-06-28
2011-05-17 - 2011-05-22
2011-04-05 - 2011-04-13
2011-03-14 - 2011-03-31
2011-02-04 - 2011-02-18
2011-01-02 - 2011-01-02
2010-12-05 - 2010-12-31
2010-11-01 - 2010-11-26
2010-10-08 - 2010-10-30
2010-08-21 - 2010-08-22
2010-07-10 - 2010-07-11
2010-06-03 - 2010-06-27
2009-11-04 - 2009-11-24
2009-10-02 - 2009-10-25
2009-09-01 - 2009-09-17
2009-08-01 - 2009-08-30
2009-07-02 - 2009-07-30
2009-06-04 - 2009-06-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