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的时代 vs 家书的年代 高科技让我们儿时童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了现实,这对于我们远离亲友的人们实在是一件大好事。记得第一次和父母视频大概是在2006年冬,由yahoo.messenger接通的。我通过电话指挥妈妈操作,终于在一瞬间从电脑屏幕上看到妈妈了,她身着厚外套,头着头戴式耳机,手扶着耳麦,神情严肃,不时地回答我“看到了,看到了”。想不到妈妈为了通过视频见我,还全副武装,这样的装束让我当时感觉她是个宇航员,从太空和我见面说话,非常奇妙。 由于那些年的技术还不够好,图象和声音常常是断断续续,不能说个通快。大部分时间都在急切地问“看到没?听到没?”,搞得很累,所以偶尔视频一下。到2008 年曾用过QQ, 效果也不理想。不久先生了解到可以用skype,父母,弟弟,妹妹,和一些好友都在我们的介绍下加盟,从此视频就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差不多天天打开skype,大部分时间我是和父母视频,面对面的感觉让我们都乐在其中。视频不仅让我们见面,说话,还能很方便的看到相互的生活内容,妈妈可以把她养的花端来给我看,爸爸不示弱要展示他新写的字,我则把电脑带到院里让他们看看我的瓜果,有时妈妈会用她做的好吃的馋馋我,爸爸给我摆个太极姿势让我学两手,而我秀给他们看我买的新衣是否好看合身。。。视频时还有一个share screen的功能,就是他们可以看到我的电脑屏幕,我可以向他们展示电脑里所存的照片,录像。不久前与父母视频,看到二老开心的样子,我顺手拿起相机抓拍了下面这张正在视频中的照片。 我和弟弟,妹妹也是隔三差五地在视频上见面,随意聊天,特别舒心。我们和女儿虽远隔千里,借助视频我们能看到可爱的小外孙的变化成长。有时我去女儿家,抱着小外孙和大洋那边的父母“见面”,视频让我们四世同聚,尽享天伦之乐。 在当今视频的年代,我感觉可以不坐飞机就能常回家看看。虽远隔大洋,但过中秋,过春节照样一家人也能团圆。这样的通讯方式真是好!视频的时代 和家书的年代相比的确是两重天。 将2009年写的一篇“家书抵万金”发于此做个比较 家书抵万金 我几乎每天都和大洋彼岸的家人视频聊天。有时父母亲和我们四个子女不约而同都在网上,我们则来个“五方会谈”,就像儿时在父母身边,热闹的不亦乐乎。每逢此景我总是感叹,这样的高科技要是能早20年多好啊!可免去我的多少思念之愁,思亲之苦。 80年代末,我告别家人,特别是离开才4岁多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当时打越洋电话在最贵的时段大约第一分钟4美元,第二分钟之后1美元,加之国内的家用电话还没有普及,因此和家人通话成为既奢侈又不方便的事。记得88年和丈夫约好,他从国内邮局打长途给我,5分钟的电话竟然花掉80多元人民币,那可是他近一个月的工资!我在91年打电话的最高费用曾达到一个月200美元。很显然要常听到家人的声音是不可能的。 在我和丈夫分开的三年半期间,我们是以每周一封信的方式联系,从未间断。现在e-mail 随写随到,而那时从发信到得知对方收到信要至少两周或更长的时间。每周写信内容很多,我们总有说不完的事,写不尽的话。为了确信每封信都收到,我总是记录着发信日期,生怕丢掉一封信。常言道家书抵万金,是那一封封来自父母,丈夫和女儿的信伴我渡过了孤独的岁月,温暖着我寂瘼的心。在那些不知何年何月一家人才能团聚的日子里,每周一封的家书是我的精神支柱,收到家信是最快乐的一刻。当我如饥似渴地从丈夫那正反两页的蝇头小字中了解女儿的成长情况和父母的安康,顿时感到欣慰。然而刚读了信就又期待着下一封信,这样的心情周而复始。有时信不能如期到来,那种等待对我真是煎熬,心神不定,寝食不安。三年半后丈夫来了,女儿未能同来美国,写信的使命就由女儿来接班。小小年纪的她因见不到妈妈,也变得多愁善感。印象最深的是女儿8岁时写给我的一句话“妈妈我想你,就想叫你一百声妈妈”。我来美5年之后女儿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结束了一家人书信往来的生活。 丈夫来美国时带来了我写给他的信,厚如一本书。很巧,没商量我也保留了他的信。两人写的信加起来有300 多封,至今分别在两个大信封里装着。丈夫的信记录了对我的支持和女儿的成长经历,我的信记录了有苦有乐的留学生涯和我对家人的思念,这些信字里行间反映着我们当年的奋斗和追求。除了自己的信我们还保存着父母及亲友的信件,现在所有这些手写真迹对我们都很珍贵。 在20年前那通讯不算发达的年代,我们经历了现在年轻人难以想像的思念亲人之苦。家书是我们那代人感情的寄托,关系的纽带。现在高科技带给人类电脑,手机,视频等,让我们享受着便捷的通讯和交流,再不会饱尝思念之苦了。 写于2009年3月,刊登在“世界日报”家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