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岳山断裂, 三峡大坝最大隐患浮现
2013-01-22
三峡工程上马之初就受到质疑:移民一百多万,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随着工程的进行,当初力主上马一方所鼓吹的各种优势全部大幅缩水:“三峡工程的电将照亮半个中国”——实际上三峡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3%。“三峡工程可使万吨船队从上海直达重庆”——今冬枯水期连武汉都到不了。“三峡工程可使100万移民致富”——130万移民失去土地,大部未能就业,吃低保,生活普遍困难。而现在三峡工程的最大弊端也已经开始显现:齐岳山东北断裂,并很可能引发地震!
齐岳山东北已经断裂
在利川县城往北行十数公里,即到了柏杨镇白庙那一带缓坡向下的大土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龙关口断裂,这里是齐岳山东北断裂的下陷开始发生地,在柏杨镇所在的同为南北走向的寒池山,同样出现了一条让人见了惊心动魄的龙桥断裂,海拔2千余米的寒池山,自顶向下劈裂,出现一条宽不过几十米,深却达千余米的超级大峡谷。
齐岳山东北断裂
这条峡谷的东端,就是一条和龙桥峡谷呈十字断裂的沐抚大峡谷,这也是齐岳山东北断裂的整体组成部分。沐抚大峡谷平均切深达2千米,108公里不间断,是世界第四大峡谷,跟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得一比,远超长江三峡。
三峡及大三峡地区,本身是地质版块活动剧烈的地方,有多条断裂带贯穿库区。最危险的地段莫过于齐岳山东北和建始北延断裂,这一线在成库蓄水后,古地质剧烈活动恐被启动,诱发大级别强震。这恐怕将远超原来三峡上马时论证的“6级或6.5级地震”。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曾指出,对三峡水库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构造型地震,在第二库段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建始断裂北延和秭归盆地西缘一些小断层的交会部位,有可能诱发水库地震。
实际上不仅三峡,目前中国西南的水电开发,许多重点水库与这些地震带和地质断裂带交错甚至重合。比如,大渡河上的一些高坝大库地处鲜水河地震带;雅砻江巨型水电站与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相邻;金沙江溪洛渡、虎跳峡等200米以上高坝则位于沿金沙江分布的地震带。
黄万里教授预见峡大坝最终结局——“炸掉”
黄万里生前多次上书反对三峡工程上马,他曾在报告中写道: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
事实上,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国家防总汇报险情。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央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维修。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十分相似。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
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目前长江货运需要用机械翻坝来协助完成。原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机至今未见踪影,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乘客难以接受,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第三∶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
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
负责三峡工程移民信访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 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准;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准;家庭生活水准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第四∶到2006年年初,上报批准的三峡工程移民113万人已经安置完毕,批准的400亿元人民币移民安置费已经全部用完,但是还有数十万居民要搬迁置。由于前期移民安置存在问题多,造成未来移民安置工作的进展更加困难。
第五∶所谓的排浑蓄清措施无法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虽然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砾卵石淤积问题的出现,在嘉陵江和金沙江上建造了和正在建造多座大坝,阻挡砾卵石和泥沙进入三峡水库,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多只是把问题在时间轴上作个推移,把更严重的问题留给子孙。
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有约百分之八十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而且主要是淤积在水库的尾部。由于水土流失进入水库的红土微粒,粘性强,和粗沙、砾卵石、掺杂在一起,组成坚硬沉积层,和黄河中的细沙的特性有很大差别,排浑蓄清措施对这样的沉积层根本没有办法。重庆港口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第六∶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
三峡工程论证时,三峡河段的水质是全中国最好的,大部分河段属于二类水。虽然现在三峡河段的水质为三类水,但是由于这期间水质指标的更改,现在的三类水只是当年的四类水。由于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都不准备把三峡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可见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之严重。
第七∶三峡工程的电并没有照亮半个中国,目前三峡工程的发电量不足全国发电量的百分之三。三峡工程也没有为老百姓、特别是被涉及的居民提供“廉价”的电力。老百姓承担经济改革的成本,经济改革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却流入利益集团的口袋,三峡工程则是最好的实例。
第八∶三峡工程能达到工程效益的条件之一是未来的气象变化是可知的。三峡水库运行三年的实践证明,现在的科学水准和预测技术都无法保证气象预报(包括长期、中期
和短缺)的准确。2004年秋三峡水库调度出现错误,为了保证发电机能够正常运行,在洪水期间抬高蓄水位,加重上游、特别是开县、万州的洪水灾害。同样,2006年夏天三峡水库调度再次出现错误,虽然重庆库区已经出现旱灾的迹象,三峡水库仍大规模“洩洪”,造成水库水位不足,加重重庆旱灾的程度。
第九∶三峡水库蓄水之后,三峡地区仪器可测到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破坏性的地震,但是地震专家认为有可能发生六级或六点五级地震。
但是三峡库区的建筑,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之后的新建的民居建筑物都没有抗震设计,一旦发生六级或六点五级地震,一场地质大灾难不可避免。三峡
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说,三峡库区的滑坡地带一共一百五十余处,三峡水库蓄水至海拔135米后,三峡库区的滑坡地带上升到一千五百余处,是论证报告的十倍。
受水库波浪的淘蚀,白帝城所在的山体有可能会坍塌下来的危险,现在白帝城海拔130-180米处加砌水泥围墙,以防万一。但是这水泥腰箍破坏了白帝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第十∶三峡水库正造成血吸虫病的蔓延,从高发病的湖南、湖北向原没有血吸虫病的重庆、四川发展。三峡库区已经发现血吸虫病患者。
第十一∶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超出论证报告所估计的范围和强度。根据台湾的研究报告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台湾的东海渔业资源产生不利影响。而国内根本不让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第十二∶按照目前的设计,三峡工程根本无法让北京喝到长江的水。要想让北京喝到三峡水库的水,还需要加高三峡大坝,或者新建泵站和隧道、新挖运河,其造价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工程。
至于最后的出路,黄万里教授已经指明∶三峡大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
三峡水库蓄水三年的实践表明,黄万里教授当初所指出的问题,现在正一个个地浮现出来,也越来越透明。
三峡大坝有问题 引起巨大反响
三峡大坝有问题 引起巨大反响
自三峡大坝议案提出到建成,质疑声就不绝于耳,但没有得到高层重视,随着近年来三峡大坝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地质灾害不断、污染、极端天气等,被外界斥为“世界最大的烂尾工程”。5月18日,国家领导人首次承认大坝有问题,引起巨大反响。有说官员在推卸责任,有说一场大“大问责”即将开始。有专家认为,现在是拆的时候,再晚就拆不了了。也有分析指还有多少“错误决策”,要老百姓买单到何时?
中央表态大坝有问题 引强烈反响
5月18日,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称三峡工程发挥“巨大综合效益”,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上百万三峡移民不确定的生活状态,并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一定影响。
几天后,三峡集团22日说,国家审计署进行审计,发现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和内部管理”等31个财务问题。
中共高层首次承认三峡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引起巨大反响。著名水利专家王维洛认为,这说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官方已无法掩盖,而部份官员和专家主动提出来,是不想在将来背黑锅。
旱涝加剧 三峡大坝持续惹祸?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再次遭遇50年罕见大旱,降水量同比减少40%至60%,各主要江河蓄水较同期少一至七成,鄱阳湖面积比去年缩减90%,湖底成驾校场地;洪泽湖降至死水位;洪湖无法行船,最深仅30厘米;洞庭湖干涸;太湖水位历史新低……
据透露,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9,892万亩,有497万人、342万头牲畜因为大旱饮水困难,再次引发对“三峡大坝惹灾”的热议。
今年的电荒来的又早,并可能是历年之最。干旱使三峡大坝必须放水,影响了发电。电荒与干旱同时袭来,而蓄水发电与航运、防洪灌溉的矛盾再次拷问三峡大坝,如何解决?至今没有答案。
从三峡大坝2006年建成蓄水以来,长江沿岸极端气候频发。西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连年干旱,一年比一年严重,就长江重庆段,2006年曾出现130多年来最低水位。2007年底更为严重。2008年枯水期比2007年提前1个多月。2009年开始的大旱,一直延续到2010年。
而去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爆发的大洪水,之后几乎成了全国范围的灾害,堪比1998年大洪水。
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长江水利委员会也多次表示“与三峡工程无关”,但很多学者认为,建设大水利工程,对于库区的气温和湿度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令气候更加趋于极端化,“防洪和抗旱的压力都会加大,出现旱情的时候会更干”。
“问责”风潮来临?
目前,随着高层的“承认”,以及今年的持续干旱,国内外正掀起一场回顾三峡大坝从论证、通过到建成的“问责”风潮。人民网25日还发表题为《“后三峡”时代的挑战
把三峡大坝扒了?》的文章。
21世纪经济报导24日报导,那场著名的论证开始于1986年6月,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分为14个小组,共412位专家参与,历时3年。同这场论证一同载入史册的,还有拒绝在论证报告中签字的9名专家。有些专家目前已过世。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副总经理、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袁国林说:“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就被认识到的,而且是可控的。”但这些问题是否控制住了,分析指,应该是事实来说话。
当时拒绝签字的76岁的侯学煜指出:“建坝后,沿江两岸的密集人口,势必要扩大到山坡上找出路,于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有增无减,随之土壤侵蚀,贫瘠化的现象加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强度加剧,泥石流、滑坡、干涝灾害也日益加重。”
“动态移民113万多人,我认为涉及的不仅仅是113万人,因为这是个双向问题,还涉及到移入地区人民的承受问题。”综合经济组专家郭来喜当时说,……这些问题后来被一一证实。
最著名的反对人士是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他一次次投书报刊;又一次次地给官员写信,从学校到政协到人大到国务院,直到江泽民,但没人理他……或者说,只有一个当权人物客气地回信致谢——可惜不是他的同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他反覆陈述三峡工程是“祸国殃民的工程”,并预见,“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
高官纷纷与大坝“保持距离”
三峡工程的“弊端”中共高层应该很清楚,王维洛在《三峡工程三十六计》一书中表示,很多人在评估到建设过程中,早已认识到,但包括从邓到江,从李到张光斗、到谭家真、钱正英,没有一个人会为这个错误决策承担责任。“因为他们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已经为这个错误结果准备好了后路。他们已经为自己留下了一个逃生计谋。”
当时的江把最后的通过建三峡大坝权交给人大常委会1992年来表决,集体通过,可谓用心良苦。67%的赞成票是直至当年人大通过的得票率最低的议案。
而当时的三峡建委主任李,离任后出版的《众志绘宏图──李三峡日记》中,将三峡上马之功“让给”江,声称“1989年以后,所有关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都是由江同志主持制订的”。随着三峡大坝下闸蓄水后的负面影响开始浮现,李让功之言,被质疑是卸责之举。
三峡建委成立于1993年,主任以往由历任总理李、朱兼任。但温打破惯例,在 2008年就将主任一职提前交给副总理李克。而在2003年6月三峡大坝合龙时,出身工程专业的领导人胡和温宝都没有出席仪式,也被外界认为是不想接手这个烂尾工程。
三峡大坝“功能”互相矛盾
三峡大坝在开建时,官方宣传有很多功能,又能发电、蓄水、航运,这么好、那么好,王维洛说,但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功能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就像去年云南大旱,发电和用水是矛盾的。
事实上,1988年的论证结论就已表明,防洪、发电、航运都有各自的要求,有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许多航运专家意识到,“如果三峡水库经常用于拦蓄一般洪水,或者三峡电站承担调峰任务太重,都将影响三峡工程通航条件,使航运效益受到损害”。论证结论对此表示“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有知情人说,三峡成库后,已经多次出现逆调节现象,即缺水旱季它要保持蓄水高程关闸拦水,中下游越是缺水它越是少放水。道理很简单,三峡集团首先考虑自己大坝安全和电厂发电,旱季缺水它要关拦强蓄不愿加大流量下泄、洪季它要降低水位(预留库容防洪)加大泄流。
因为旱季蓄水,下游干得见底;而雨季泄洪,让下游抗洪雪上加霜。如去年洪季时就是先淹重庆,后来又因库容有限不得不加大泄洪,让下游“一场暴雨一场洪灾”。此时,谁也顾不上谁。
大坝回水积累了大量垃圾,要耗费很大人力和财力来清扫垃圾。
长江生态恶化 地质灾害严重
更严重的是,“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长江干流水质局部污染严重,整体呈恶化趋势”,中科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
报告说,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岷江、沱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污染严重,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劣于Ⅲ类水标准,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
报告还说,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并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
长江生态系统也在不断退化,长江物种减少、保护工作紧迫而艰钜。国宝白鱀豚难觅踪迹,长江鲥鱼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长江流域天然捕捞产量从1954年42.7万吨下降到90年代的10万吨左右。
养一批贪官 钓鱼工程
这个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1995年开工、2006年五月竣工,蓄水后引发的地质灾害、污染、水系失衡等问题犹如钓鱼工程,越滚越多,已被外界称为“世界最大烂尾工程”。
有媒体报导,三峡大坝唯一的好处就是发电功能,但建设几个小发电站即可,为何建造这么大的水利工程?王维洛曾说:“这么大一个工程,给贪污腐败提供一个天堂。所有这些移民现在用了将近七百亿,但是你要去问移民,他们一般每人只得到五千到八千元,但按照人头算下来,每人用四万多人民币。三峡工程移民的资金到哪去了,这将永远是个秘密。他们没有胆量向移民做交待,欠移民太多。”
还有一个,要钱。三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已成为三峡官员向中央政府要钱的理由。就解决“后三峡”时代的移民安置以及地质灾害,2009年追加了约1,700亿元。中国一位专家表示,后三峡时代总开支肯定超过3,000亿元。
清华大学水利系张斗教授曾估计,治理三峡水库水污染还需要花费3,000亿元。三峡总公司曾宣布,还将投入3.82亿元保护珍稀鱼类保护区。
一些对三峡工程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和科学家早就指出,三峡是一个“钓鱼工程”。它最初向上报一很小数字,到后来不断追加钱,没完没了!
王维洛:现在要拆还来得及
旅居德国的学者王维洛在《三峡大坝早拆比晚拆好 晚拆就拆不了》一文中表示,现在不下决心拆除三峡大坝,将来不利影响越来越大,所需资金越来越多,到无法承受时,想拆可能也不行了。目前三峡水库中的泥沙淤积量约为19亿吨,长江的水流量尚有能力将这些泥沙带入大海。随着时间的延长,三峡水库中泥沙淤积量将累积增加。
他说,当三峡工程运行三十年后,在论证报告上签字的专家也不敢保证重庆港不被泥沙淤积。到那时再想拆除三峡大坝,泥沙淤积量超过40亿吨,长江水无法将那么多泥沙带入大海,而是堵塞中下游河道,迫使河流改道,想拆也不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