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前的書籍多伴寫在竹片上,然後用繩穿在一起。寫在帛絹上的著作,相當於現在的黃金版本,只有皇家才用得起。《道德經》享受後者待遇是在漢初以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本《道德經》是公認最早的本子(參見,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84)。因此,竹片上的書籍傳下來,錯簡,漏簡難免。
我讀《道德經》,總認為現在排版的二十五章為第一章,現在的第一章和四十二章可為第二,三章。我也試圖將腦子裡以往學的《道德經》認識全部打散,要用現在的思考寫下來。原文全用逗點標出,儘量避免先入為主,也即我斷定可以斷句的地方,才加一逗點。其實,老子當年寫《道德經》時,是直接寫出,並無標點的。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有一種存在,看上去是混沌的樣子,卻是天地形成之前最早的存在。祂沒有聲息,獨立不依靠,按照自己的規則運行不絕,衍生出天地。我不知其名,勉強稱為,道;簡單描述,廣闊。廣闊到無影無蹤,無邊無際,在這無影無蹤,無邊無際中卻處處充滿道。所以,道是廣闊的,天是廣闊的,地是廣闊的,人也是廣闊的;廣闊中包含這四種要素,人就是其中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則,地遵循天的法則,天遵循道的法則,道遵循自己的法則。
[懶人夢語]:老子是最早研究宇宙起源和規則的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