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工業化所造就的機器大生產開始算起,現代化到目前為止也就是二百年多一點的時段[1]。將這一時段和人類進化時段相比,如果從大約一百五十萬年以前,大腦產生皮層化趨勢的直立人(Homo
erectus)時間算起[2],以一百年作為單位代表這一百五十萬年,現代化時段只相當於其中的5天,對於現代化進程延遲的地域來說,這一時段還要短。這就是說,一個活了一百歲的人,在最後五天的時間內,其生存方式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使人體適應功能和健康狀態產生劇烈的動盪。
現代化使人類生存狀況產生了不少改變,其中包括下列三方面:1)一改百多萬年食物和人口缺乏的常態,現在,大多數地區面對的是食物過飽和和人口過增長的壓力。2)人類由散漫活動為主的動態生活方式轉變為約束化的靜態生活方式。3)人類生存環境逐漸由自然環境過渡到人造環境。
地球生命從誕生之時起,由於生命在大自然中的生存能力有限,維持個體生存的飲食和維持種屬生存的繁殖,就一直是生命體首要的活動。這類活動如此重要,以致高等動物腦內發展出獎賞系統[3,4],對這類活動進行獎賞,使高等動物的進食和性交活動都能引起自我快感和綜合性的愉悅享受,這更加促使動物們竭盡所能去維持個體和種屬生存。一百多萬年以來,人類都面臨着食物和人口數量的缺乏,因此,人類幾乎所有活動都是圍繞着食和性進行的,從追求一輩子能有口飽飯吃,討個配偶到追求錦衣玉食、封妻蔭子就成了人們絕大多數活動的本能動力源。現在,當大多數地區面對的是食物過飽和和人口過增長的壓力時,生物的自然生存已不再是問題,這樣的動力源就大大削弱了,人類的身體活動和心理活動就在一個極短的時段,面臨全新的局面,必然產生適應性動盪。
這種全新改變引起的動盪還與人體活動的規律有關。人體活動除了必須進行吃、喝、拉、撒外,反映在心理活動層面,就是腦信息系統對輸入信息的整合,儲存,感知,和信息輸出等系列活動。人的心理活動和人的身體新陳代謝活動(吃、喝、拉、撒)一樣,需要依賴於持續不斷的輸入和輸出活動才能維持系統穩定[5,6]。
當日常覓食不再是一種心理期盼而是隨時隨地都能得到滿足的行為,傳統的攝食信息承傳和日常攝食心理活動突然失去動力支撐,在沒有其它活動來填補輸入情況下,腦系統就缺少了必要的、足夠的輸入源。有過小時候吃不飽/好,穿不暖/漂亮的朋友,都有深刻的記憶,衣食的動力是多麼巨大,一粒糖,一件新衣服的獎勵可以讓人產生長久的動力和回憶。現在,這一類的動力源都滿足了,人們不再為吃、穿發愁了,當飲食不再是生命體首要的活動時,新的動力源或者說生命目標在哪裡?在沒有其它強有力的驅動活動來補足腦信息輸入源的情況下,腦系統的穩定性將會下降,這就難怪現代青少年心理問題如此眾多和普遍了。
如果僅是飲食不再是人類的稀缺資源,人類還有傳統的性活動作為支撐,但當人類普遍面臨人口過增長壓力時,繁殖的個體壓力也同時消失了。
一方面,人類的心理活動依賴於持續不斷的輸入輸出才能維持腦信息系統穩定;另一方面,人類又沒有其它強有力的驅動活動來替代已經過時的本能動力源;人類只好在慣性驅動下,重複追求被中樞獎賞系統支撐的食和性等本能活動了。
當中樞獎賞系統的初始設定條件消失或不再存在時,再來審視這一系統的運作,很能幫助理解生命構造和發展的實際面貌。中樞獎賞系統的初始條件並沒有綁定食和性的最終目標,即並不綁定營養物質本身和個體的出生;其初始條件只與食物相關的化學刺激和對消化道或外生殖系統的機械刺激相聯繫。這就為人類異化使用獎賞系統提供了便捷途徑。人類可以提取出相關化學刺激物質,也可以模擬相關機械刺激來追求超過進食的,於生育無關的快感。在市場經濟唯利是圖的推動下,食品不再主要為了個體生存,而是竭力添加相關化學刺激物質以圖多食,多引起快感,多賺錢,結果是“不是胖哥不是人,而是化學刺激太迷人”;同理,當性刺激不再以生育為目的,性刺激也僅僅是對生殖系統的機械刺激而已,這樣,異性的,同性的,自摸的,人獸的,人物的,人機的性刺激就沒有差別了,如果從對刺激頻率、強度、模式的控制和推陳出新來看,在不遠的將來,人機刺激所引起的快感就會遠超過其它類型的交配。這樣看來,地球生命的產生和發展是實用的而不是設計的,因為這樣的觸發快感方式從設計角度來說,實在是太差勁。再進一步來看,所謂快感,就是腦對在特定的腦部位的電刺激和釋放出的幾種化學物質的感知而已。當人類認識到很多人畢生追求就是為了貪圖多釋放些這幾種化學物質時,感覺應該是很幽默吧?難怪有人說過,人類是上帝遊戲的產物。但人類卻非要自己寵自己不可,說人是上帝的寵物。
用一則科研上的小故事來加深對上述的理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學者Olds等人用微電極插入大鼠腦特定區域,當大鼠踏動以往從未接觸過的踏板時,微電極就對相關腦區放電,大鼠會產生成癮樣反應。隨後,大鼠會不吃不眠地踏動這個踏板以獲取刺激,直至耗竭性昏迷。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這篇綜述[7]找到相關文獻。這似乎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實驗室依據了,這也是人類常態。仔細想想就會明白:本來,人們掙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後來,變成了生活是為了更好地掙錢;以前,腦獎賞是為了個體和種屬生存,現在,生存是為了獲取腦獎賞。
在對前述第二點動態生活方式轉變為靜態生活方式的理解上,這裡試圖用群體分析思路來增加一種瞎子摸象的手法。以散漫活動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約束化的生活方式,使一天24小時中,8小時睡眠,至少8小時約束化工作,其它時間還要坐着吃喝拉撒,電視遊戲,手機微信,直接後果是動物不動了。在成千上萬年的承傳中,習慣於散漫活動的機體突然在極短的時段內變得不動了,機體必然要產生系列適應性的改變,而結果,不少改變自然超出了人類預期。例如,人類心理和身體會自發調整活動度,使機體各方面都適應靜止生活方式。對於這類群體性的適應性變化,用統計學描述比較容易直觀地理解。
在一個總體人群中,個體活動度是有差異的,有的高,有的低,總體上符合高斯型正態分布曲線,即所謂的鐘型曲線,中間大,倆端小,正常活動度的個體占大多數,過度靜態或過度動態的個體只占少數。當這個群體受影響發生變化時,所受影響越大,越快,群體變化反應也越大。結果,大多數個體會適應靜態,過靜和過動的倆端仍然是少數。但是,由於離散度(標準差)增大,正態分布曲線會變矮,即和高斯型正態分布曲線相比,中段正常反應的主流人群的百分比下降,而倆端的過靜和過動反應人群的比例增大了。這倆端中更極端的,就反映在了現在被稱為小兒多動症或自閉症的人群中。有趣的是,這明明是人類自己人為造成的,卻硬要被業內人士嚴肅認真地加上科學術語,還煞有其事地思考為什麼其發病率越來越高。
對於前述人類第三種生存狀況改變,即人類生存環境逐漸由自然環境過渡到人造環境,實際上增加了各種改變的離散度,由統計原理可知,多樣性會相應增加。這裡就不再詳細闡述了。
[1]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http://en.wikipedia.org/wiki/Industrial_Revolution
[2] Human evolution. In: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_evolution
[3] Lajtha A, Sershen H. Heterogeneity of
reward mechanisms. Neurochem Res. 35:851-867,2010.
[4] Balleine
BW. Neural bases of food-seeking: affect, arousal and reward in
corticostriatolimbic circuits. Physiol Behav. 86:717-730,2005.
[5] 生命是什麼.
In: http://tu-si.hxwk.org/2012/09/02
[6] 有閒時光.
In: http://tu-si.hxwk.org/2015/05/13
[7] Wise RA. Brain Reward Circuitry:
Insights from Unsensed Incentives. Neuron, 36:229–240,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