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前的书籍多伴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穿在一起。写在帛绢上的著作,相当于现在的黄金版本,只有皇家才用得起。《道德经》享受后者待遇是在汉初以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本《道德经》是公认最早的本子(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因此,竹片上的书籍传下来,错简,漏简难免。
我读《道德经》,总认为现在排版的二十五章为第一章,现在的第一章和四十二章可为第二,三章。我也试图将脑子里以往学的《道德经》认识全部打散,要用现在的思考写下来。原文全用逗点标出,尽量避免先入为主,也即我断定可以断句的地方,才加一逗点。其实,老子当年写《道德经》时,是直接写出,并无标点的。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一种存在,看上去是混沌的样子,却是天地形成之前最早的存在。祂没有声息,独立不依靠,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行不绝,衍生出天地。我不知其名,勉强称为,道;简单描述,广阔。广阔到无影无踪,无边无际,在这无影无踪,无边无际中却处处充满道。所以,道是广阔的,天是广阔的,地是广阔的,人也是广阔的;广阔中包含这四种要素,人就是其中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己的法则。
[懒人梦语]:老子是最早研究宇宙起源和规则的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