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介紹了陰曆年文化部新年音樂會,今年補齊陽曆年的。這裡是摘至《維基百科》的簡介:--- 1939年12月3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了首屆“新年音樂會”,由克來門斯·克勞斯創辦。 第2屆於1941年1月1日舉行,以後除1945年因戰爭原因停辦一屆外,其餘都是於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廳舉行。1946年,新年音樂會正式命名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維新音樂)。--- 中國和美國的公共電視台每年新年之夜都要轉播。
維新音樂主題基本上是圍繞着斯特勞斯家族曲子展開的,但每年選不同的曲子並根據情況加入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結合指揮,樂隊,編導,舞蹈演員的綜合努力,每年的演出煥然一新。
今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曲子是Josef Strauss: Dynamiden, Waltz, op. 173 (約瑟夫·施特勞斯: 神秘引力圓舞曲 作品第173號)。
我個人欣賞音樂喜歡根據音樂的四大要素:音階(頻率),音強(振幅),節奏,和音色去讀曲子的旋律,和聲,再在此基礎上去領悟作者的心情,思緒和境界,從而得到藝術享受。
神秘引力圓舞曲在舒緩,深情的曲調中展開,配器用明亮音色在高音區迴旋,並用了大量的音階變調去表現一種飄逸的神秘感,如果再聯想到翩翩起舞的人群,仿佛自己也融入其中,一種如夢如幻,又欣欣向榮的新年新氣象就漂浮在腦海里了。這個曲子無論什麼時候聽都能給人一種振奮的感覺:
*** *** ***
在攝影上,印象最深的是Johann Strauss, Jr.: Tales from the Vienna
Woods, Waltz, op. 325 (約翰·施特勞斯: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 作品第325號)。
這個曲子的攝影在動與靜,明與暗,色彩斑斕與素顏朦朧的變幻中把畫面表現得美輪美奐。攝影的主題鮮明,直接:在和緩的音樂中,曲子飄然而起,充滿大廳,穿行森林,輕撫山川草木,縈繞人文建築,達到了音樂與自然,人文的共鳴。靜靜地坐在家裡,欣賞着這樣的攝影,這樣的音樂,那感受就如,少女的圍裙撫過草地,微風吹動發梢,故人雪夜探訪,歡愉中圍爐夜話,一切盡在意會之中:
*** *** ***
當然啦,每年俊男靚女們那別出心裁,勇於創新的舞蹈總讓人如醉如痴。美妙的表演就不用我囉嗦了。Joseph Lanner: The Romantics, Waltz, op. 167 (約瑟夫·蘭納: 浪漫者圓舞曲 作品第167號):
網內吾棄郎網友貼了全場演出鏈接,有興趣的朋友可去他的網址:
http://blog.creaders.net/ffsean/user_blog_diary.php?did=170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