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忙。但是看見有網友寫中國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這個話題,還是忍不住想寫幾句。
的確,在世界上的主要大國中,歷史上曾經也只有兩個國家選擇馬克思主義。其中一個是中國。另一個看來是放棄了馬克思主義。過去有個說法,就是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這個話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知識結構比較契合中國人民的思維習慣或者知識結構。所以,先從這個方面來分析。
馬克思的思想與歐洲其他的許多思想家不同的是,馬克思的思想的服務對象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窮人。既然是窮人,大多數人是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人。其中很可能有很多人是文盲。馬克思主義要說明的社會問題就是階級剝削和壓迫,就是階級鬥爭,就是找到社會出路和人類社會的前途。但是,他的這個思想可以化約為貧富差別的問題。就是,有一些人富有,還有一些人貧窮。普通人很容易懂。中國古代就有均貧富的思想。所以,中國的沒有文化的人都能懂。而且二十世紀初中國人民普遍貧困。所以,當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時候,好似乾柴遇到烈火。國民黨政府的主張如三民主義一下子失去影響力。占人口多數的中國底層人民跟共產黨走了。國民黨政權垮台。但是,西方資產階級的普世價值觀不太容易被中國的普通百姓理解,原因是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來理解那些普世價值。但是,中國當時的情況就是社會上沒有那麼多的人。就是說,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占人口的比例很小。人們不太容易理解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有中國人就問:言論自由能當飯吃嗎?所以,當時中國人主要關心有飯吃。如果有飯吃,哪怕是皇帝統治也沒有關係。
其次,馬克思的語言是宗教啟示錄的語言,下歷史的斷言,很象宗教,很有誘惑力。無所不包的理論體系似乎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就像宗教一樣,人生的所有方面都有解說詞。不怕你提問題,它都有預先準備好的答案。一方面將社會的黑暗面描繪的無以復加,另一方面有描繪了無比美好的前景。這樣一個極大的反差很容易鼓動民眾暴動。而且馬克思也支持暴力革命。現在看來,支持暴力革命的思想都不是審慎思考的結果。但是,這一點很容易被那些希望在一夜之間改變命運的人接受。由於命太苦,很多人都不惜拼命,以求一生的福祿。暴力革命的思想的特點就是,認為只要採取極端的手法,很多問題都能解決。將社會問題簡單化了。馬克思的語言很象宗教的一個特徵,就是要你相信,但是,不需要複雜的思考。我們看看以前的思想家的語言,就發現,人們的語言都是比較冷靜的。象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都是思辨性質的語言。在西方國家裡,盧梭的思想具有鼓動性,但是,也沒有宗教啟示錄的語言。而且信仰宗教不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所以,中國社會底層的老百姓都可能信仰馬克思主義。不少中國人其實已將將馬克思視為神。很多人幻想死了要見馬克思。
再次,馬克思的思想是是經由一個政黨推廣的。而這個政黨又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支援下成立的。實際上是國際共產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馬克思主義主張暴力革命,政黨的組織嚴密。在中國各地都有該黨的宣傳機構負責推廣馬克思主義。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則是自由知識分子個人推廣的。基本上沒有什麼組織。沒有什麼特定的政黨專門負責推廣自由主義。普世價值也是知識分子個人推廣的。推廣的力度就不如馬克思主義。除非一個國家的人民普遍抵制馬克思主義。舉例來說,美國人民基本上抵制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美國始終很難推廣。但是,在中國,沒有哪個階級抵制過馬克思主義。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中國推廣西方的人權和民主沒有多大力量。象胡適那樣的知識分子只在中國的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間有一點影響。可是,在底層的老百姓中間沒有什麼影響。因此,中國的社會裡強烈批判和抵制馬克思主義的人不多。中國也沒有大規模的強大的基督教的傳教活動。當中國的知識分子唾棄了儒教之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當然,也有一個後果。就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與西方的政治思想基本上無法兼容。自由和民主的普世價值是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面。如果還有其他的思想在指出馬克思主義的謬誤,很可能馬克思的理論裡面有問題。於是,為了維護馬克思主義的正統地位,就要動用國家機器,壓制普世價值。國家走向專制的一面。在西方國家來說,雖然普世價值不需要國家來推廣,而是知識分子在那裡推廣,只要有言論自由,其思想就有生命力。反過來說,馬克思主義要依靠政權來保護。結果就可想而知。
個人覺得,馬克思的理論中只有對資本運行的分析是系統的和慎密的。對財產權的分析、對階級關係的分析、對國家的起源的解釋、對憲法和政體的解釋以及對未來社會的設想都比較草率。單獨依靠一個思想家的思想建國本身風險很大。這一點與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不一樣。西方國家的建國思想比較合理。特別是抓住自由的思想最重要。自由,其實就是尋求一個人民與政府之間的一個合理的關係。政府要溫和,善待人民。人民擁戴政府。這個就是最理想的國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