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hu.com/a/192105436_507132
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2017-09-15 10:04 【本人对原文进行了标点符号和不影响原意的文字修改】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古代中国常常自诩为天朝,富有四海,中华物力绝对可以自给自足。虽然这些话有不少夸张的成分,但是中国粮食生产自给自足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加上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中国的粮食产量基本上是年年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的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到达了61623.9万吨(12324.8亿斤)。这个数据是足够让我们骄傲了。
但我们在粮食问题上似乎也存在着许多奇怪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农民种地一直赚不到钱;中国的粮食进口越来越多,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盘中餐,粮食问题。
一、奇怪的农业困局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农业国。尽管我们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有着高达6亿的农村人口。对于大多数农村人口来说,除去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数人都还是从事着自己老祖宗几千年传承的手艺:种地。但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是,想要依靠种地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瀚哥家中也有很多亲戚在农村。每次回老家必然谈及的一个问题几乎就是种地,都会问起今年的气候如何?粮食的收成怎样?大多数时候,优良的种子、大型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丰收已经成为近年经常听到的话题。 当我们为农业丰收感到欣慰时,老家的亲戚总会说,粮食丰收是丰收了,但是现在种地越来越难赚到钱了。往往好不容易把种的粮食卖出去,结果发现,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除去农药、种子、化肥,还有请人播种和收割等的机械费用之后,常是赚不到钱。如果遇到年景不好,甚至还亏钱。于是,老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迫不得已走上了去城市打工的道路。 一开头瀚哥还以为这个是我老家的特殊情况,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关注到农村种地不赚钱时,瀚哥意识到这个可能是许多地方的共同存在的情况。而当中国农民种地可能不赚钱的同时,人们却发现,中国在大量地进口粮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15年的94%下降到2017年的86%,甚至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成倍地增长,大豆需求更是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激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 这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几乎每年都丰收,谷贱伤农,农民的收入不断地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却需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中国农业到底怎么了? 瀚哥觉得,如今中国的农业问题具有严重的结构性特征。并非我们没有粮食,也不是我们的粮食产量过低,而是我们的粮食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乃至我们的农业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的结构。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大批量生产的都是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的特点是产量很高,但是实际上的品质却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导致了中国生产的低档农产品长期处于过剩状况,而高档农产品却出现了断档。举例来说,日本的和牛与泰国的香米都是在中国市场上能卖出高价的农产品,而中国国内农产品中品质真正能够达到类似水平的却几乎没有。
二、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问题。我们一直说,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以工业的机械化大生产替代以手工作坊为代表的个人小生产。这种替代不仅在工业领域,也存在于农业领域。美国1%的农业人口养活了美国3亿人口,还有大量余力可以出口,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这就是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好处。而中国农业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我们称之为精耕细作。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的效率极低,无法与机械化方式生产的进口农产品抗衡。
三、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中国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还有农村人口。一方面,在中国加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成为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市民;另一方面,农业的低收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务工,形成多达2.8亿的农民工。在农村留守的往往都是老弱妇孺。但是不要忘记,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农业依然是一个重体力劳动产业,更何况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农业科技需要年轻的高素质人才,这都是农村留守的老弱妇孺难以胜任的。
四、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2001年以来,全国耕地在不断减少。虽然从2007年起,农村土地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要求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土地复垦开发的力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然而,近几年我们看到的依然是耕地面积的统计数字不断地下降。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农村的耕地面积已经从2009年的20.31亿亩下降到目前的20.25亿亩。虽然这个数据的下降还不算太急剧,但是实际情况是,土地的质量却是堪忧的,不仅存在农村土地的污染问题,还有其肥力下降、盐碱化等问题,让人不容乐观。
农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不容忽视。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问题。
作者: 江瀚,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烽火台资本特约经济学家,兼任《理财》杂志、《金融界》、《和讯》、《LinkedIn》专栏作家,十余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
作者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