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代表忆七大》中的一些史实和人物
《七大代表忆七大》,是2000年出版的由100名中共“七大”代表关于七大的回忆录,于2006年又加入另外收集的其他一些七大代表零星发表的文章,并以此名出版。
众所周知,中共的七大树立了毛泽东在中共的绝对权威的领导,在七大上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并将其写入中共七大党章。因此,七大一直是中共党史的一个里程碑。
从这上下册2本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一些人们不太了解的史实: --中共七大曾多次延期。最早提出召开七大的时间,约在1931年。由于当时各地代表难以聚集,以及党内高层对于中共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歧等原因,在1944年至1945年召开了将近1年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才最后召开了七大。
--各地七大的代表由全中国各地聚集到延安。除了开七大外,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目的,是保存中共各地的干部。
--这些七大代表到延安后,首先要再次接受代表资格的审查(尽管他们的绝大多数人是由各地党组织开党代会选举产生的,或由党组织指定)。当时的“抢救运动”也就顺乎自然地发生了。
--这些代表的资格被通过后,集中到中央党校学习。大多数七大代表进入中央党校的一部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指定的22个延安整风文件,以及以毛泽东为首编写的中共自成立到中共“六大”的中央文件集《两条路线》(合并《六大以来》和《六大以前》2本文件集而成)。
--在一个代表的回忆录中,隐约提到了毛泽东编《六大以来》时所写的9篇心得文章。这9篇文章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
参见: 读书小记:毛泽东的“九篇文章” http://bbs.tianya.cn/post-no01-10698-1.shtml
--七大选出了44名中央委员,33名候补中央委员。当时毛泽东要求代表们选错误路线的代表头头王明(陈绍禹)、博古(秦邦宪)、李立三等人为中央委员。许多代表由于学习了整风文件,对这几个人仍然不感冒,以致王明的名字吊了中委的“车尾”(七大中委的排名,似乎以得票的多寡为序)。当时毛忘了提王稼祥的名字,因此毛只能在选中央候补委员时提出,最后王稼祥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第一名。
--上面提到,当时七大代表的绝大多数是由各地党组织开党代会选举产生的;如果条件不许可,才由党组织指定代表人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也是经过七大代表的“几上几下”,酝酿出候选人,然后再进行最后的选举。而时至今日,中共已坐得天下多年,“十九大”中委的产生方法,倒似乎比几十年前的七大倒退了。
《七大代表忆七大》中还提到了一些已经淹没在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人物。 --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许多中共高级干部的夫人都未逃脱。柯庆施当时的妻子曾淡如被逼跳井自杀。叶剑英的前妻危拱之(少数几个长征女干部之一)被逼自缢(未遂)。陶铸的妻子曾志也被“抢救”过,但她在“抢救”期中没有说过假话。
--参加过长征的贺龙前妻蹇先任与萧克的妻子蹇先佛是亲姐妹;就是说,贺龙曾经与萧克是“连襟”。
--博古(秦邦宪)的最后一任妻子名张月霞。
--河北有名的“田家三姐妹”: -大姐“大田”田秀涓,是“孙胡子”孙毅之妻; -二姐“二田”田映萱(原名田秀玉,曾用名:卜宁),李大钊之子李葆华之妻; -小妹“小田”田莉(原名田秀英)。
--上了年纪的广东人耳熟能详的人名有:古大存、方方和曾镜冰;不太出名的有:姚铎。
--军队中比较有性格的干部:陈光、王近安。
--第三次左倾路线不大出名的代表人物:邓发、凯丰(何凯丰)。
--老妇女干部:张金保。
--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杨永直【原名:方璞德;书中写作“方朴德”】,曾在四川短暂地工作过。
--书中有多人在多处提到与鲁迅于1930年代陷入所谓“两个口号”之争的徐懋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