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高考。 偶们说到封建社会的科举,通常是否定的,但是,很多大牌文人,比如余秋雨,却是肯定的。因为虽然缺点多多,但是这是社会精英人士奋斗的主要出路,也是社会能量宣泄的主要途径。这是官场的主要来源,否则,有能力的人都去搞歪门邪道,于整个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偶觉得,封建社会的官场,比现在的好,因为现在虽然很多官员也是因为能力冒尖,但不说最恶劣的买官,就任人唯亲就不好了。。。现在没啥客观标准了,这点甚至不如科举,人家主要凭读书,写文章。 上从做官角度看,自77年以来,甚至解放以来,学历和官位没啥必然联系了。更糟的是官场搞仕而优则学,个个都是在职博士,完全是乌烟瘴气。前久看什么人回忆录,说是一个同学政治突出,学习不行,考了59,党支部硬是下令加一分。胡来。 中国人对考试,是重视的。孙中山参考了西方三权分立,提出六院,其中有监察院,考试院。。。所以现在台湾还是那样。汪洋这厮不是说台湾好么?成立考试院吧!你做院长。但你大学都考不上耳? 古人因为考场有作弊案,监考的肱骨大臣脑袋掉了好多。现在么,虽然那么全民重视,处置可就轻多了。 以前明朝官人相见,是以学历排座次的。现在官员,那还叫啥学历呢? 不过从结果看,学历高的还真反而当不上啥官。你看中央,没啥77,78的,李克强,薄熙来,李鸿忠,李援潮。。。77,78,从这个角度看,完全是失败了。 但是现在平头百姓,不靠这个,还靠啥呢?千军万马独木桥,倒还是这个国家,社会有生气,有前途,奋发向上的写照。高考热,马拉松热。。。其实都是中国正在升华的一个反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不是君子,它逼你强。 而且,高考成绩,这也是一张永久的名片。从这个意义看,应该取消全国八份考卷,而应该只有一份才好。而且北京上海的照顾特权,实在有违于公平的竞争,极大的败坏了风气。很多人还搞出了“高考移民”的名堂。 什么小说忘了,好像金瓶梅,一乡下大户人家,女婿读书,穷。。。丈人看不起,一家下坐。。。忽然探子来报喜。。。丈人站起来:“赵郎及第唉",立马一家移上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