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克思理论里的一个双重标准 马克思是一位大思想家。他也是一位为学科奠基的社会学家。学术界经常将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三人并称为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创始人。但我个人认为,马克思的思维明显要比其他二位要深刻。但是,也不能说马克思的理论没有一点问题。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时候,论述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程。他对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采取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批判态度。他说,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社会化生产是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是物对人的统治,是产品对产品生产者(劳动者)的统治。他暗示,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丧失了人的自主性,而沦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与物同等地位的工具。 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人都知道这个观点。但是,他们其中是否有人留意到马克思在其他一些著作中表达的另外一些观点? 虽然马克思经常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保持沉默而令后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不断抱怨这让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总是走入歧途,马克思在一些不多的文献里的确曾经暗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提高生产力,这其中也包括使用大机器。于是,人们要问的是,在那样的情况下,难道人们不会仍旧看到他所谓的“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 “物对人的统治”和“产品对产品生产者的统治”?而在马克思的笔下,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社会化大生产是人的解放,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则是人奴役人。显然,马克思对两种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同样类型的大机器生产采用了双重评判标准。马克思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 但是,问题肯定存在。当然,这不是我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是北美洲一些大学的学者最先提出这个问题。他们研究马克思的理论,找出其理论中的一些前后矛盾之处。但是,他们却无法说出马克思的理论中的逻辑问题的根源。如果没有一个系统而且完善的社会理论的话,人们无法搞清楚马克思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逻辑错误。这恰恰说明美国和加拿大的社会学家在真正认清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这个问题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换言之,要帮马克思扫除这个社会学理论中的逻辑障碍难度极大,很可能要将马克思毕生所建构的理论里面的逻辑关系颠倒过来才能真正认清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而我相信,除非你有新理论,你无法令人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是西方国家学者面临的一个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