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普提出了一个令全球惊掉下巴的构想——由美国接管加沙地带,并将当地巴勒斯坦居民迁往其他国家。虽然该提议已然遭到各国反对,特别是中国的强烈反对,但我们不禁畅想,倘若中国能够顺势而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个既充满人道主义光芒,又能解决人道危机的宏大方案,是否可以考虑让巴勒斯坦人移居雄安新区? 众所周知,雄安新区是习总工程师亲自规划、亲自决策的“千年大计”,然而在雄伟的蓝图下,这座城市至今仍显得空空荡荡,犹如鬼城。这里高楼林立,绿化整洁,但唯一的缺陷就是缺乏人气。加沙地带却完全相反,那里的人民饱受战火蹂躏,居无定所,时刻面对生存威胁。如此一来,将加沙居民迁至雄安,不正是双赢的绝妙安排吗? 想象一下,曾经满目疮痍的加沙人民搬进雄安的现代化公寓,从炮火纷飞的废墟进入世界级智慧城市,一键下单就能享受“云端智慧服务”。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以色列的空袭,唯一的困扰大概就是如何在一座空城里找到邻居。与此同时,雄安也终于能迎来真正的“人气”——毕竟,北京的干部们似乎对搬迁过去都不太感兴趣,但加沙的父老乡亲们可能会翘首以待迁徙的日子。 此外,雄安虽然是个盆地、是泄洪区,但相较于加沙的干旱和封锁,洪水也许算不上最可怕的威胁。至少在这里,他们不会被导弹袭击,而只需学习如何在水漫金山时自救。再者,考虑到中国政府对于基建的无限热情,说不定几年后,雄安就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统,彻底解决这一隐忧。届时,这里不仅是“未来之城”,还可能成为全球水上乐园的典范。 当然,这一计划的实施还有很多挑战。例如,如何让巴勒斯坦人习惯从中东风味的饮食转换到华北的面条与烧饼?如何让他们适应中国的行政管理模式?不过,这些问题相较于他们曾经在加沙面临的生存危机,似乎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如果这项计划成功落地,不仅能缓解加沙的困境,还能让雄安摆脱“鬼城”之名,真正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届时,中国可向世界宣告:我们不仅能建设一座空城,还能填满它!如此看来,让加沙人民搬到雄安,或许比川普的方案更具可行性,至少,它让一个无家可归的民族和一座无人问津的城市终于找到了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