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老师讲过这样一段轶闻: 1960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访华,与毛泽东会面。这位二战英雄步履铿锵、昂首挺胸,身上透着老牌帝国军人的威严。寒暄几句后,他突然抛出了一个颇具挑衅意味的问题: 蒙哥马利(疑惑地问):毛主席,我发现你们中国人走路总爱驼着背、低着头,而我们西方人却总是昂首挺胸的,这是为什么呢? 毛泽东(眯眼一笑):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嘛! 蒙哥马利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像个刚被将了一军的老棋手。 毛泽东的这个“机智幽默的回答”,很可能是后人杜撰的。这类故事,除了用来塑造个人崇拜,还常被用来呼应毛提出的“东风压倒西风”战略。然而,毛的确以幽默见长,尤其在外交场合,他常用风趣的语言化解紧张气氛,同时展现战略智慧。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论中国》 (On China) 和《白宫岁月》 (The White House Years) 中多次提到毛的幽默感,并认为他的谈话风格独具一格,既轻松又不失深意。 毛的后继者中,也不乏具有幽默感的领导人。赵紫阳、邓小平、朱镕基等人在公开场合时常妙语连珠,既能缓解气氛,又能巧妙传达立场。 江泽民偶尔也流露出几分幽默,比如在香港回怼记者时的那句:“You are too young, too simple!” 这句话本身未必好笑,但经过网友的调侃和二次创作,竟演变成了一句网络金句:“你们这些人,土样,土行不?” 真是令人喷饭。 然而,假如今天让近平遇上蒙哥马利,面对这样一个“灵魂拷问”,恐怕连王沪宁都无法事先准备答案。习近平很可能只是憨笑不语,或者即兴憋出一句雷人的话,让网民又多了一个需要翻墙才能讨论的“敏感词”。 说到“东风压倒西风”,这句话如今听起来既陌生又熟悉。原来,毛时代的口号如今被包装成了“东升西降”——不过,当年毛泽东的表达方式带着几分幽默,听起来不那么刺耳。而现在,习近平用同样的话术,却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 从毛时代到习时代,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格局也今非昔比。几代国家领导人更换了无数口号,多少还能让人耳目一新。轮到习近平,他却只是把毛的旧酒装进了自己的新瓶子。毛的“传家宝”几乎被他完整继承,唯独“幽默”这一法宝,在他这里彻底失传了。 问题来了,AI 也不懂幽默,就像它无法体会人间的男女之情一样。试想,如果未来人类被AI控制,那岂不正如习近平治下的中国?人间的各种“乐趣”恐怕都将荡然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