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滴水洞  
以滴水之情,相望于江湖  
https://blog.creaders.net/u/4102/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吴有信
注册日期: 2010-07-24
访问总量: 253,44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Email:smtp324@gmail.com
三太道场:https://tritao.org
七彩禅http://colorfulzen.net
最新发布
· 中西体制与历史范式
· 万圣节与中国巫覡传统
· 历史主义的精神意象
· 2024年时事一把抓
· 神州先帝传位遗训
· 民族主义和暴力对抗
· 中国巫史文化简说
友好链接
· 炒股天才:炒股天才的博客
分类目录
【互联网金融】
· 欲说难休的淘金新宠: 互联网金融
【街谈巷议】
· 万圣节与中国巫覡传统
· 2024年时事一把抓
· 神州先帝传位遗训
· 民族主义和暴力对抗
· 令人破防的油罐车事件
· 姜萍事件和天才之累
· AI和人工奴隶社会
· 血污丑闻与血浆经济
· 阿波罗登月与郑和下西洋
· 阿波罗登月真与假
【坐而论道】
· 中西体制与历史范式
· 历史主义的精神意象
· 中国巫史文化简说
· 马列主义语境下的自由观
· 中西合璧信仰启蒙
· 伪史论大法师的秘辛
· 周朝的祖先和帝系建构
· 秦帝国与西域文化
· 天命说与六经皆史
· 大清与满族祖先考
【视觉和媒体】
· 异教徒希帕提娅之死
· 影视闲侃(12):红色恋人 (199
· 影视闲侃(11):电视剧《岁月》
· 影视闲侃(10):春晚节目(2011)
· 影视闲侃(9): 非诚勿扰2(2010
· 影视闲侃(8):剑雨(2010)
· 影视闲侃(7): 冈拉梅朵(2008
· 影视闲侃(6):孔子(2010)
· 影视闲侃(5):让子弹飞(2010
· 影视闲侃(4):山楂树之恋(201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坐而论道(6):论太有
   

旧约圣经出埃及记3:14a,"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英文的“自有永有”是“I am that I am", 永远的现在时。中文翻译得很好,就是说:一,它不是从别的生来的;二,它不会消失。

但是道家是不承认有这样一个自有永有的神的存在的。道家的永恒概念是”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老子》第十四章

万物生于无又复归于无,这就是道德经所告诉我们的关于”无“的一切。至于“无”和“有”之间是怎么过渡的,道德经没有说,我们也无从知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明性原则假设这个由有到无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极限过程,而在这个通向极限”无“的过程中的“有”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叫“太有”。

很显然,道家的道,就是这样一个”太有“,而基督教的上帝则是另外一个‘太有”,而且对于道德经来说,道这个太有要比上帝这个太有更太有。有例为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四十章 

类似地,不难验证,佛家的“空”和儒家的“性”也是这样的太有,它们都是道家没门通向终极的太玄阶梯,由它们和道家终极概念“无”的距离可以构成这样一个递归数列,即儒家的性,基督教的道(三位一体神),道家的道,佛家的空。

它们就象路标一样在道家没门的攀援路径上闪烁。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