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愚蠢的人类相互屠杀, 从未有停息过, 今天仍有人跃跃欲试。 切看: 扬州十日清军屠城和辛亥革命对满洲人的屠杀 http://baike.baidu.com/view/27821.htm ...... 1645年5月20日城防崩溃后,扬州城居民只有听天由命。尽管当时大雨倾盆,但是一些居民忙着烧香,准备着入侵者的到来,同时大量地隐藏他们的金银财宝。他们只是做了这些谨慎的准备,但是全然无力抵抗那些已接管这座城市的满族人、蒙古人和投降了的汉人。王秀楚写道:“众皆次第待命,予初念亦甘就缚”。[11] 到1645年5月21日,一份告示保证说,如果藏起来的人能够出来自首的话就会得到赦免,于是许多藏在自己家里的人走了出来。可他们走出来后却被分成50或60人一堆,在三四个士兵的监督下,用绳子捆起来。然后就开始用长矛一阵猛刺,当场把他们杀死,即使仆倒在地者也不能幸免。 一满兵提刀在前引导,一满兵横槊在后驱逐,一满兵居中在队伍的左右看管以防逃逸。三满兵驱赶数十人如驱如犬羊,稍有不前,即加捶挞,或立即杀掉。妇女们还被用长绳索系在脖子上,绳索拖挂,女人们由于小脚难行,不断跌倒,遍身泥土。街上都是被弃的婴儿,他们或遭马蹄践踏,或被人足所踩。[13] 扬州变成了屠场,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一切社会准则都不复存在了。 路过的沟池里,只见里面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流入水中,化为五颜六色,池塘都被尸体填平了……街中尸体横陈,互相枕藉,天色昏暗无法分辨死者是谁。城墙脚下尸体堆积如鱼鳞般密密麻麻,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14] 在城里,一些人藏到垃圾堆里,在身上涂满烂泥和脏物,希望以此躲开人们的注意,但是清兵不时地用长矛猛刺垃圾堆,直到里面的人像动物一样蠕动起来,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14] ...... ———————————————————————————————————————————————————————————————————————————————————— 转载:辛亥革命对满洲人的屠杀--包括妇孺(文明并不是时时存在的)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44829-1.shtml 老舍先生以前的作品,社会使命感很鲜明,为弱势者,为国家,为故土,为文化,为新社会的政治,等等。但老舍直到50岁,从不在正式场合说自己是满族,在其他作品中,也没有标明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满族。但其中必然有许多的满族人。老舍回国之后,家里有时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客人,"他们大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有的还领著个小孩。一见到老舍,他们就照旗人的规矩打千作揖行礼。老舍忙把他们扶起。事后,老舍向旁观的朋友解释:"这些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当年有给行商当保镖的,有在天桥卖艺的,也有当过'臭脚巡'(旧社会的巡警)的。你读过我的《我这一辈子》,《断魂枪》,《方珍珠》吗?他们就是作品中的模特儿啊!" 我想,骆驼祥子也象是旗人。 1950年后,老舍才开始明说自己是满族。 民族意识明确但不说,正是内心民族身份认同强烈的表现。 辛亥革命后的满族,遭遇至为惨痛。例如在西安,英国驻华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至于西安府的情况,曼勒斯先生证实了我们已经收到的关于在头两三天内屠杀满洲人的报道。他估计普通的满洲居民有两万人,并确证了肖乐克先生所说的大约一万人被杀一事。" "西安的满城遭到攻击,所有的满洲人除了六名在四川陆军部队服役者外,几乎统统被屠杀。" 据武昌起义参加者的回忆,[在当时,革命党人只要是捉到旗兵,不是就地杀掉,就是送到革命政府枪毙,很少幸存下来的。有的旗兵被捉后,至死不讲话。越是不讲话反而越是证明是旗兵。直到首义成功三天之后,军政府下了命令,捕杀才停止。] 而且各地"满城"中许多无辜的妇女儿童,也被杀害或因恐惧自杀了。例如江宁,荆州等地,[城内旗营多有以火焚其室,举家而殉者。] 这样的经历,深刻影响人的一生。 例如词学大家唐圭璋家是南京驻防旗人,辛亥时还是婴孩。革命军攻入旗营时,驻防将士及其家眷悉数服毒自尽,而他因服药较少得以幸存。 油画大师常书鸿,杭州驻防旗人,辛亥年间他尚年幼,对革命军攻打当地旗营存有难以泯灭之惶恐记忆,[那时我还是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家人把我单独藏在南高峰上的一所小寺庙,叮嘱我有人来切不可承认是旗人,但是我脑袋后边有一条小辫子,生怕被认出来,那种幼时的恐慌是久久都忘不掉的。] 幸好各地情况不同,例如辛亥革命的参加者鲁迅说,[不过战事是有的。革命军围住(杭州驻防)旗营,开枪打进去,里面也有时打出来。然而围得并不紧,我有一个熟人,白天在外面逛,晚上却自进旗营睡觉去了。虽然如此,驻防军也终于被击溃,旗人降服了,房屋被充公是有的,却并没有杀戮。 ] 常书鸿得以幸存。 老舍夫人胡洁青说,辛亥时,西安出现了对旗人几乎全都杀尽的事情。老舍有一门亲戚是西安的驻防旗人,全家遇难。老舍家人听说此事,心里非常恐惧和难受。 京剧艺术家关肃霜(荆州驻防旗人)谈到过,她幼年随父辈在武汉等处跑码头卖艺,父亲嘱咐,切记途中过关卡若有人叫你数数,数到"六"时千万不可以说"liu"而一定要念成"lou",不然就会从你的京腔听出你是旗人来,轻则要挨骂,重则要挨打! 宣扬"五族共和,天下大同"的崇高理念的革命,同样要"驱除鞑虏",也进行过与历史上民族仇杀无异的屠杀与迫害。 而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全国登记的满族人口由清末的500万减少到建国前的150万左右。 这是悲情。 还有刚烈。 一个尚武质朴的民族,成为一个温文有礼,爱好文学艺术和精致享受的人群,但没落时仍显出刚烈之气。我读《清史稿》和其他资料,在近代历次卫国战争中,旗人官兵的壮烈表现,可歌可泣 八国联军之难中,清亡过程中,长长的殉国者殉难者的名单,使这样的刚烈更加引人注目。 一个民族的悲情,是深深埋在每一个成员的心里。 一位在台湾的末代皇孙,小恭王溥伟的弟弟,书画大师溥心畲,别人讽刺他写些"假唐诗",他沉痛地对知友说,"百死犹有忠孝在,夜半说与鬼神听!" 家国之痛,其实从未去心。 何止他一人!老舍怀著深沉的满族意识和满族情结,在眷恋,憎恨与同情的矛盾交织中,写出了刚开头却只能在高压政治局面下秘而不宣的《正红旗下》,也是老舍真实地表达民族认同的绝唱。这项创作活动被扼杀后,老舍依旧决意写满族,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他心里积郁沉淀的凝华,我们再也无法知晓。 傅光明在可以理解他为什么选择死在那里,但他为什么死? 他那么平和幽默,那么外场,那么八面玲珑,甚至很世故,这样一个有性情有情趣的人,为什么不能忍受人格的侮辱? 我看老舍,看到悲情与刚烈。他的作品,多是悲剧,笔下人物,多是悲情人物。读的时候,有时觉得难以呼吸。 因为他负担着太沉重的多重的民族悲情。他是热烈的爱国者,因为近代中华民族的悲情命运;而他内在的苍凉悲郁,似乎是来自作为满族人的悲情。 他的刚烈,在抗战时期就有显露,在生命最后时刻才完全呈现。 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个“面黄无须”的旗兵,因为在我八九岁时,我偶然发现了他出入皇城的那面腰牌,上面烫著“面黄无须”四个大字。] [没有嗜好,既不抽烟,也不赌钱,只在过节的时候喝一两杯酒。他最爱花草。到上班的时候,他便去上班。下了班,他照直地回家。回到家中,他识字不多,所以不去读书;他只出来进去,劈柴,看看五色梅,或刷一刷米缸。有人跟他说话,他很和气,低声地回答两句。没人问他什么,他便老含笑不语,整天无话可说。对人,他颇有礼貌。但在街上走的时候,他总是目不邪视,非到友人们招呼他,他不会赶上前去请安。每当母亲叫他去看看亲友,他便欣然前往。没有多大一会儿,他便打道回府。“哟!怎这么快就回来了?”我母亲问。父亲便笑那么一下,然后用布掸子啪啪地掸去鞋上的尘土。一辈子,他没和任何人打过架,吵过嘴。他比谁都更老实。] 就是一个这样温文平实的人,八国联军之难,他殉国了。[他是在那一年与联军巷战时阵亡的。他是每月关三两饷银的护军,任务是保卫皇城。联军攻入了地安门,父亲死在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 父亲的武器是老式的抬枪,随放随装火药。几杆抬枪列在一处,不少的火药就撒落在地上。洋兵的子弹把火药打燃,而父亲身上又带有火药,于是。] 他可以选择逃避,躲藏,不是连皇上和太后都逃走了吗?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家里还有指望他抚养的妻子儿女。但他有尊严地战死了。一个人的奋斗,可能完全没有用,但尽了一个中国人,一个满族战士,一个自尊的人的职责。 于是就可以理解,老舍为什么会选择以死来完成自己对尊严的追求。 他是他民族的一部分。他是他父亲的一部分。 关键词:辛亥革命 满洲 妇孺 文明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为何不退守满洲?[文明冲突]满清政权的性质:谈谈满洲人的"中国人认同问题"(转...不能把秦灭六国和蒙元,满洲入侵混为一谈"满洲复国主义"的萌动-"阎崇年疑案"初探[近代风云]辛亥革命时期的十八省建国思想及其恶劣后果辛亥革命时期从单一汉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思想]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灰常点评]看了第一集辛亥革命我只想说清粉们你们敢看下去吗 作者:highfly008 时间:2009-09-28 11:27:13 比起历史上进入中原的女真蒙古等民族,满人亡国后的运气算是好得无以复加了。 作者:weizhenglo1 时间:2009-09-28 11:26:46
杀人不对,但比起明末来,汉人做得够文明了。这是一篇悲情文,前面讲满人如何如何的惨,后面讲满人如何如何的优秀,老套路了。人啊,只会看见自己的不幸,对自己强加给别人的不幸却视而不见。汉人不欠满人什麽。 作者:T恤衫设计师 时间:2009-09-28 11:28:14
写史需要公正的态度 作者:天瀚宇 时间:2009-09-28 11:39:10
说的有理。
作者:lion3987032 时间:2009-09-28 11:44:55 报应啊!! 楼主咋不说说满清在辽宁的莫名其妙的荒唐的所谓的“杀穷鬼”“杀富户”行为呢?
还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不杀旗兵旗人,革命能成功吗?
作者:highfly008 时间:2009-09-28 11:46:55
没错,对比明亡后满人入关的残暴以及清亡后汉人的大度,汉民族永远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 作者:059831114 时间:2009-09-28 11:55:15
…… 为什么汉人总想到欠不欠·~~ 我认为文章为表达的是以前满人一直得不到的认同感~~~ 我不是满人,我是僚人所有同样有这种感觉~~ 作者:ljbfat 时间:2009-09-28 12:09:26
3楼高见啊,我上过一些满族网站,得出的结论跟您差不多 这就是人性啊 作者:第7个ID 时间:2009-09-28 12:20:52
有点文革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