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最熱門的話題就是“狀元”了。本來狀元是科舉制度全國金榜第一名。由讀書人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一步步考過去,最後斬將過關的精英由國子監考官會試後,選出三甲,進宮接受皇上殿試,由皇帝親自欽點狀元,探花,榜眼。如今可好,不僅省,市,縣皆有狀元,連學校都排出狀元。狀元這詞和老師,小姐,專家一樣,都被玩壞了。 最近有個北京高考“狀元“發表了一番感慨,說自己的成績和北京人享受的教育資源分不開,農村學生享受不到這些資源,所以中國的高考是不平等競爭。他這一番話讓農村學生如獲知音,成了為他們仗義執言的大俠。然而,也有人質疑他所說的農村教育狀況雖然很詳細具體,但完全不是現在的狀況,似乎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本來,北京的高中生怎麼可能對農村的教育資源了解的那麼詳細,他要準備高考,哪裡有時間去農村調研。說了半天卻又都是二十多年前的,確實可疑。 我看他就是在表演,導演應該就是他父親。他父親是外交官,這就對上號了。他父親應該不到五十歲,應該是九十年代初期進入外交部的。那時候進入外交部的政治審查十分嚴格,不是幹部子弟就是貧農出身,黨團員學生幹部,首先要求階級立場堅定,思想自由化的堅決不要。他父親一定是本人在農村長大,參加高考,在校努力鑽營,入黨當團幹部,因為出身好,政治可靠畢業後分配到外交部。這孩子雖然在北京長大,卻完全沒有北京孩子那種陽光大氣的氣質,而是一臉老實憨厚樣,活脫脫一個二十多年前的公社中學畢業生。
那麼他說這一番話的動機呢,這就簡單了,為畢業後到美國留學製造輿論準備。美國的名牌大學招生不止看成績,還看參加服務社會的活動和關注窮人的愛心。中國學生在申報美國大學時,往往漫天撒謊,出現過一個班有四十多個學生說自己擔任過班主席。他這番講話,就是為了畢業後報考美國大學做 鋪墊,在進入大學前就開始關心農村教育資源短缺了,給人以憂國憂民的形象。看來他這個外交官父親的智商不低,有前瞻能力,四年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後記::他的講話剛發表,河南文,理科“狀元”勝出,二人都是農村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