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至正年间布商徐寿辉率众起义,后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其共颁行四个年号,其中“天启”乃第三个年号(公元1358—1359年)。徐寿辉天启年间,铸“天启通宝”钱(为与明代天启钱相区别,故称其为“徐天启”)。其钱文楷、篆二书体,形制谱载计有小平至折三(楷书),其中篆书折二大样,乃有名之珍泉,谱载言其存世仅二三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篆书钱有所发现,早非存世二三品能盖棺。愚亦有不止一品收藏,且也展赏过篆书折三合背钱,此不赘言。从“徐天启”之楷书钱分别有小平、小平大样、折二、折三等几式来看,作为楷、篆对钱,就基本逻辑来说,其篆书也应该对应才是,只不过从发现以及存世量来看,相对于楷书钱,篆书钱的铸量和遗存量确为更少。
尽管徐天启篆书钱遗存稀薄,形制之前发现不足,然天有不测风云,泉有不知种类,在愚的古泉收藏实践中,就发现并收藏了一式徐寿辉所铸之篆书天启通宝折二钱,该形制篆书钱,只见谱载楷书,而未见载入篆书,因此,其似为脱谱之品,之前亦是未见公展,可谓十分罕见。故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点出,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公展赏析,是骡子是马,一看便明矣。 一识书相。展目本品,可见其面文“天启通宝”四字,篆书书体,直读,光背。其篆书写规范,中规中矩,笔划横直竖立,间隔有距,布局协调。整体品之,书相端庄有加,其时官炉出品之本色彰显,其门可开矣。 二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规整有加,其直径约26.3毫米,重约5.42克,铸体厚薄适中,可谓真折二或小平大样,由于有泉谱将其折三写成折二,故当纠正之。其铸相显示,中宽缘窄穿廓,整体方圆廓正,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复观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毫无故作之态。无需再为细表,以此规整得体之铸相来看,其官炉出品本色鲜明,开门铸相,不再话下。 三察锈相。一眼可见,本品生坑锈相,浑身锈痂皮壳裹缚,厚薄深浅有别,分布极为自然,其出自东北黑龙江窖藏。测其锈质则是坚硬不糟,真锈实痂,毫无疑问。薄失锈之处,可见包浆纯真老熟,续可识其乃青铜质地,铜色更呈熟旧之质色。毫无疑问,以此锈相辨识,昭然一派自然天成,实物实证,其门不叩自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本枚元末“天启通宝篆书折二(或小平大样)”铜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实难存疑。正如前述,由于之前诸谱不载此形制篆书徐天启钱,结合其早有与此相差不大的楷书形制钱,因此,其被发现,且经得起考辩,一方面十分珍贵难得;另一方面也是弥补了空白,进一步说明徐寿辉铸天启钱,正是采用各形制皆铸篆、楷对钱。 贝币伊始,上下三千余年,古泉之海浩瀚无比。古泉之发现,正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历史以来,对于前朝所铸之钱,无法做到在某一时间段全部发现,当然也就没有那一个人能做到在有生之年对历史之物尽知通晓,这不管名气多大,水平多高,皆如此矣。我们唯有本着对历史造物的敬畏之心,摒弃唯心主义和不良心态意识,紧紧围绕实物,认真辨析实证,真就真,假就假,方才是一个真泉家矣。
|